第兩百六十四章(2 / 2)

漢侯 來自遠方 7467 字 9個月前

如果還不夠,完全可以從月氏身上割肉。

得到足夠的補充,揍死大夏不成問題,對安息輕騎照樣有不小勝算。

伊稚斜並非妄自尊大,而是以匈奴的戰鬥力,隻要不遇見上升期的漢軍,和當世的哪一支軍隊交戰,都會穩穩占據上風。

隻能說該匈奴倒黴,無論匈奴多強,漢軍都能更強。

近十萬大軍覆滅在漢邊,大單於戰死,王庭四角去其二,哪怕集合匈奴殘存的全部兵力,頂多和漢邊戰個平手,想要取得大勝,基本是白日做夢。

既然贏不了,索性遠遠躲開。

拿得起放得下,匈奴並非輸不起。

隻要避開滅族之禍,用二三十年休養生息,恢複人口,未必不能重振旗鼓,再打回草原,拿回失去的一切。

“西遷還有生路,更有複興的機會。如果去漠北,部落的人口隻會越來越少。沒有人,沒有能戰的勇士,就隻能和那些奴隸一樣任人宰割!”

伊稚斜的一番話,可謂是振聾發聵。

火堆旁的匈奴貴種陸續陷入沉思,開始考慮西行的可能。

右穀蠡王仍是眉頭緊鎖。

在他看來,西遷的變數實在太大,還是北上更為穩妥。更重要的是,軍臣單於和右賢王死在朔方,象征大單於的鷹雕不知所蹤,有極大可能落進漢軍手裡。

於單身為正統繼承人,迄今沒有任何消息,估計是陷在雲中郡,凶多吉少。

伊稚斜並非大單於,兩人地位相當。在議事時卻穩穩壓他一頭,比他更有話語權。這讓右穀蠡王很是不忿。若非時機不對,他早帶著親信離開。

將眾人的表情儘收眼底,伊稚斜做出決定,五日後西遷,在暴風雪來臨之前,必須越過青河。

多數人沒有異議,以右穀蠡王為首,傾向北遷的五六人則麵露不悅。議事結束後,幾人交換眼色,在眾人睡去後,悄聲來到右穀蠡王的帳篷,顯然另有謀算。

匈奴為西遷和北上產生爭執時,長安派遣的官員已抵達朔方城。

讓趙嘉感到驚訝的是,來人竟是竇嬰!

當朝大將軍親至邊塞,各郡太守獲悉,哪怕不能親自前來,也會派人當麵問候。

竇嬰是奉天子旨意查驗軍臣單於和右賢王首級,左賢王於單暫時不殺,直接押送回長安,禦前獻俘。

早在戰報送出當日,三位使君已達成共識,對戰功的分潤做出安排。此刻不過走個過場,確定首級數量沒錯,就會寫成奏疏送往長安。

“善。”

看過隨員錄成的簡牘,再看由李息執筆,郅都、李廣分彆落印的奏報,竇嬰點點頭,當場封緘,裝入絹袋。

他此行目的有三,一為核實軍臣單於首級,查驗戰功數量;二為向有功之臣傳達旨意,尤其是趙嘉、魏悅和李當戶等年輕將領,依照天子的口風,隻要戰功對得上,回到長安之後,最低也是關內侯。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劉徹有意乘勝追擊,不給匈奴恢複的時機,揮師漠北,就此斬草除根。

這樣的戰役,大將軍坐鎮為帥,更能拔升士氣,振奮軍心。

禦史大夫本該同日抵達,奈何直不疑殿前崴腳,沒法像竇嬰一樣騎馬,隻能乘車在後,自然慢了數日。

兩人北上之前,還有一段小插曲。

因直不疑行動不便,丞相衛綰自告奮勇,要代為北上。

此言一出,劉徹都差點被嚇住。

實在是衛綰的“老邁”人設太成功,沒人放心這位舟車勞頓。

萬一路上真“瓷”了怎麼辦?

為免意外發生,直不疑強撐著站起身,用力跺了兩下傷腳,表示這點小傷不算事,完全無礙,半點不影響行動!

作為“說服衛綰”的代價,當日離開宣室,堂堂禦史大夫一路瘸腳,最後是被王恢和韓安國抬上馬車。

負責記錄的史官停筆捂臉。

性情再是耿直,麵對此情此景,也委實下不去筆。

竇嬰和直不疑抵達邊郡,調撥的糧秣和兵器鎧甲也一批批送達。依趙嘉的估算,照這個速度進行下去,明年初春,大軍就能再次北上。

在飛騎往來邊郡長安,朔方城一片忙碌時,趙嘉尋機請見竇嬰,提及在戰中被俘的中行說,想知道朝廷將會如何處置此人。

“自是要殺。”竇嬰沒有任何猶豫。

“敢問大將軍,是否要帶回長安再殺?”

“這倒不必。”

“如此,嘉有一請。”趙嘉抬起頭,雙目灼灼。

“講。”

“此人數典忘祖,為虎作倀,禍邊疆多年。嘉請將此人縛於百姓麵前,施以千刀萬剮!”

竇嬰聞言一頓,認真看了趙嘉片刻,方才頷首道:“可。”

趙嘉當即行禮,正色道:“謝大將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