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一章(2 / 2)

漢侯 來自遠方 6416 字 5個月前

文帝和景帝時期,哪怕錢庫堆滿,串錢的繩子朽爛,朝廷也沒敢這麼做。

今非昔比,通過趙嘉的影響,以及大軍連戰連捷,國庫不斷豐腴,武帝產生新的經濟和治政理念,逐漸掌握越打越富的精髓。無需擔憂耗空家底,大可以擼起袖子,敞開手腳去浪。

苗頭剛出現時,朝中大佬不免擔憂。

即使一年比一年富裕,國庫超過前朝,也不能這樣大手大腳。畢竟大軍幾次出征,耗費的錢糧有多少,都是有目共睹。

為糾正天子的態度,包括竇嬰和直不疑在內,都曾向劉徹進言。

劉徹的應對方式很簡單,三公九卿召集起來,關起宣室的門,讓少府和太農令輪番做財政報告,統計朝廷現有多少錢糧,馬上能增加多少,明歲又會達到什麼樣的數字。

一項項列舉出來,巨細靡遺,讓眾人有個清楚透徹的認知。

報告完畢,劉徹又命人抬出幾隻木箱,裡麵是趙嘉和魏悅秘呈的奏疏,記錄此前大軍西征過程中,真實繳獲究竟有多少。點出沿途綠洲疑似存在金礦,並認真寫明,安息大夏匠人擅長冶煉鍛造,兩過境內都可能有鐵礦。

竹簡傳閱下去,宣室內除了翻閱聲,再無其他聲息。

最後一冊竹簡看完,大佬們神情產生變化,如劉徹預料,全都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原來朝廷這麼有錢,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有錢!

沒有窮兵黷武耗空國庫的隱憂,無需擔心國內不穩,大佬們自然緊隨天子腳步,一同放飛自我,開始甩開膀子浪。

以目前的條件,彆說武裝幾萬軍隊,就算十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照樣沒問題!

南征拿下百越,紅利已經逐步顯現。

從南運來的稻穀和柘糖源源不斷,去歲有郡縣發生蝗災,有奸商囤積居奇,意圖哄抬糧價,太守和都尉呈上奏疏,朝廷直接調撥糧食,一批批稻穀運到,糧價始終平穩,甚至一度下跌。

參與此事的商賈,非但沒有大賺一筆,反而賠得傾家蕩產。事後更被官寺追究,一個個捉拿下獄,罪重者斬,罪輕者罰為城旦,押送往邊郡,至少要服五年苦役。

南征巨利如此,西邊豈能小視?

比起稻穀和柘需要生長期,至少一兩年才能收獲,中亞和西亞的礦產,隻要鎖定位置,地盤打下來,直接命人開挖,轉道運回國內,再簡單不過。

搜尋匠人看似麻煩,實則辦法有得是。

趙嘉想通過安息商人,走商業途徑。大佬們手段更狠,土地占下來,上麵的人自然就是我們的!

於是乎,在趙嘉埋頭朔方郡,組織遷徙人口,擼起袖子大搞建設時,遠在長安的劉徹和三公九卿集體放飛自我,撒丫子狂奔在曆史的岔道上。

鑒於大佬們權重驚人,硬生生將岔道踩成官道,而且不斷擴展,越走越寬。完全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彆人無路可走”的真實體現。

君臣達成一致,開疆拓土成為題中之議。

漢軍更換甲胄武器,提升戰鬥力,無一人提出異議,當場全票通過。

在安息和大夏打得火熱,中亞西亞亂成一團時,漢軍完成換裝,追著月氏來到大夏。

身為主帥的衛青,打定主意要在大夏邊境切下一塊。最主要的目的,是方便搜羅匠人,完成趙嘉沒有實現的目標。

至於匠人搜羅完畢,大夏會不會派重兵奪回失地,衛青早有對策。

此地同漢不接壤,中間隔著西域,能守住自然好。既能趁機立下一處橋頭堡,又方便將藏在地下的金礦徹底握在手中。

如果守不住,同樣沒關係。

漢軍撤退之前,完全可以通知安息,讓對方過來接手,在這場混戰中添一把火。

殲滅月氏殘兵後,漢軍開始清理戰場。

衛青騎在馬上,眺望大夏方向,想到趙嘉講過的兵法和典故,認真開始思考,發展到後一種情況,是否該留下一支騎兵,隔三差五給兩邊添些火,讓他們打得更熱鬨一些。

不提衛青如何定計,竇良和陳蟜同大夏守軍相遇,想到劉榮和張騫曾言,同安息、大夏之屬開戰,為方便“戰-後-清-算”,必須讓出刀理由站得住腳,當下準備犧牲一下小我,在衝陣時故意露出破綻,假裝擋不住密集的箭雨,“中箭”負傷。

奈何想得容易做起來難。

基於老兵戰場經驗豐富,新兵平日裡沒少實戰演練,遇到箭矢飛來,多數騎兵形成條件反射,加上鎧甲防禦力驚人,想“中箭”絕沒那麼容易。

眼見計劃不成,竇良當場發狠,抄起一枚飛來的箭矢,直接卡在肩甲上。

這樣的機智,簡直防不勝防,就問對手懵不懵,怕不怕!

陳蟜恍然大悟,和麾下騎兵有樣學樣,一邊“負傷”,一邊痛斥大夏守軍:“窩藏月氏賊寇,襲傷我將兵,是要同我為敵!”

對於漢騎這一係列操作,大夏守軍果然集體發懵。

等將領意識到情況不對,竇良和陳蟜已經收縮隊形,同時釋放-煙-筒,給大軍送出消息。

身在前線的安條克七世根本不會想到,在他和德米特裡打生打死,決戰中亞之巔時,自己身後即將起火,而且火勢相當不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