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六年,戈柔跟胤禛的兒子弘昭周歲生辰過去沒多久,宮裡的德妃便悄沒聲息的去了。
與此同時,朝堂後宮的格局跟去年已然變了一個模樣。
這個變化是潛移默化的,可也顯而易見,也人懷疑什麼。
德妃去世那天晚上,哄睡了兒子,戈柔道:“這算不算報仇了?”
胤禛道:“不要多想,睡吧!”
德妃去世,胤禛心裡已經毫無波瀾了,往事隨風,還要繼續往前看。
“好”
沒人把德妃去世的消息跟弘昭聯係到一起,德妃身子不好,早就傳出來了。
又過了兩個月,戈柔去找了康熙一趟。
康熙聽完戈柔一番陳述,眼睛瞪得老大了,人都站起來了:“你了說的可都是真的?!”
“兒臣句句屬實,如今那些莊稼還在地裡呢!若是皇阿瑪不信,可親自去瞧瞧。”
戈柔原本沒打算那麼快弄出高產作物的,可是這一兩年發生的事情有點多,太子跟大阿哥之間比起上輩子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水火不容了。
太子上輩子這個時候還算理智,可是如今呢!
太子已然變了。
變得開始喜怒不定。
在康熙心目中,太子身上漸漸沒了繼承人的品質,他依舊最疼太子這個兒子,可心中也開始把目光投向彆的兒子。
這跟上輩子用大阿哥,八阿哥給太子做磨刀石不同,康熙是真的開始物色新的繼承人選。
對此,太子作為當事人,最是清楚不過,他無力改變,倒是越發沉浸在酒色之中。
這番作態,又是讓康熙一陣搖頭失望。
康熙的心思,不是沒人揣測,索額圖和明珠到底在朝堂多年,麵對這個局麵,也都適可而止的停止了你死我活的敵對狀態,朝堂上難得的一片平靜。
康熙這才鬆了口氣,隨後就聽到了戈柔說的高產作物一事。
對戈柔,康熙知道她不喜說大話,便明白,估計是真的。
懷著激動,康熙又跟著戈柔去了一趟莊子。
還是上次戈柔帶康熙來的那個莊子,此時,莊子上一片豐收景象。
來了後,康熙水都顧不得喝一口,便開始下了田。
康熙親自盯著,最後忍不住下了田。
傍晚十分,天色微黃,總共收獲了五畝地的水稻。
經過一番稱量,這五畝地的畝產都能夠達到十石。
即便是江南的良田也不過是畝產五石左右,這還是在豐收的季節才會有的。
可以說,畝產量翻倍。
按著現代的度量法來算,十石穀,脫殼成米也有**百斤,要知道,清朝水稻平均產量也就三百斤左右。
這可是翻了近三翻。
自古以來,糧食產量就是衡量一個朝代是否繁榮昌盛的標準之一。
從糧食被廣泛種植開始起,曆朝曆代都在為糧食產量做努力,從一開始的畝產幾十斤,到如今的目標三百斤左右,這是一代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