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的問題在秦厭給的閱後感宣紙上基本都有寫。
沈達川不確定的是,這究竟是不是秦厭靠著自己的真才實學寫出來的感悟。
聞言思忖了片刻後,當即又起身去往書架旁,抽出一本新的書冊遞給他。
“你讀完第一章之後,將你的感悟如何言說出來便可。
本閣老需要確定一下,你交上來的東西是不是你用自己的才學寫出來的。”
這話於秦厭而言,等同於變相的鼓勵。
他本來還擔心他寫出的體會入了不沈閣老的眼,如今來看,倒是他多慮了。
右手因為還牽著駱雨不大方便,秦厭便用左手接過書冊,單手翻看了起來。
沈達川給的書冊,第一章寫的內容也不多。
大致將書冊內名為西笙的國家目前麵臨的困境寫出,也列舉了一些可以借助到的助力。
第一章是在分析西笙想要強國的話,應當如何做。
後麵他未看的幾章,不出意外就寫著對策。
秦厭研讀完,抬眸去看下巴處胡須茂密的中年男人。
“沈閣老,我已經讀完了。
按照書冊的第一章所寫,問該如何複興西笙,我認為,隻需要做到這三件事便可。”
“哦?隻需要做到三件事?
不妨說來聽聽。”
沈達川起了興趣,畢竟書冊後頭光是寫對策,就用了差不多十幾章的筆墨。
十幾章裡寫下的對策當然也不少。
現今身前這少年竟告訴他,隻需要做到三件事,這的確是令他起了些興趣。
秦厭點頭,走到還放置著筆墨紙硯的書桌前,抽出了一張空白的宣紙,提起毛筆蘸墨。
少頃片刻的功夫,就在宣紙上畫出一個大致的地圖,上麵寫了除卻西笙之外的另外幾個可以由西笙選擇聯手與否的國家。
“第一件要做的,便是聯狄榮拒南麗,取得要塞之地——冀州。”
言語間,秦厭手裡的毛筆在西笙和狄榮兩個名字間連了一條線,又寫下了冀州二字。
“至於這第二件,則是需要奪取易攻難守的浦錦,建立根據地。”
寫著浦錦二字的地方,隨著秦厭話音的落下,被他畫了個圈標注起來。
“最後要做的,隻需要靜以待變,滅南麗複興西笙。”
秦厭說完想法之後將手裡的毛筆重新放回筆架,抬眸去看沈達川。
“這隻是晚輩自己的拙見,不知前輩覺得如何?”
方才秦厭所說的計策,有一道就是書冊後麵已經寫了的。
而另外兩道,則是沈達川頭一回聽。
若是這三個計策這書冊上都有記載,他或許還能懷疑一下秦厭,是不是提前看過這本書冊,早就知曉答案。
但現實是,這書冊不僅持有之人少到屈指可數,秦厭給出的計策中也有兩道是他的的確確第一次聽。
隻能說明,眼前這名被譽為大周之禍的棄子七皇子,在謀略上,天生就具有較高的天賦。
沈閣老被震撼地在原地呆站了好一會兒,最終才在秦厭的再次詢問聲中回神,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中年男人眸內之前一直帶著的頹靡之色如今再去窺,早已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略帶著些激動的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