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趙佗心驚肉跳,知道自己最害怕的場麵要出現了。
果然,隨著秦王政出口問詢,眾將都把目光望向了王翦。
畢竟是秦國當今第一名將,不問他還能問誰?
王翦沉吟良久,心中估算著楚國的力量,最終說出了他需要的數字:“伐楚,非六十萬人不可。”
趙佗看到,在王翦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秦王政的眉毛皺了皺,但並沒有說什麼。
果然是這樣,秦王不放心。
趙佗心中暗暗歎了一口氣,知道經過昌平君剛才一獻策,秦王政心中已將伐楚的難度大大降低,覺得打一個內部分裂的楚國,用不了這麼多兵力。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六十萬兵力近乎要讓秦軍空國而出。
就連當年的武安君白起也沒有掌握過如此龐大的軍隊,把這麼大的數字交給王翦,秦王政怎能放心。
秦王政轉頭,將目光投向了李信。
“李將軍,你若伐楚,需用兵幾何?”
趙佗聽到這話,忙向李信使眼色,希望他能穩重。
然而這一次,李信根本不看他。
自從剛剛李信獻破齊之策被眾人否定後,他的心裡就憋了一口氣。
他看著秦王政充滿鼓勵的眼神,他不希望王者對自己失望。
李信又看了一眼不遠處的王翦,想起自己在燕地被各種壓製的事情,心裡那口氣越發想要噴湧而出。
再加上剛才昌平君所獻計策,讓李信心裡對伐楚的難度降低了許多。
昔日武安君率數萬之師,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楚王之先人。
何等意氣風發,讓人聞之心潮澎湃。
他李信如今打一個半殘的楚國,再加上還有昌平君輔助,為他分化瓦解敵人。
如此難度,何需六十萬人?
李信昂首挺胸,朗聲道:“信若伐楚,不過用二十萬人!”
秦王政哈哈大笑,似也被李信口中那股豪氣所感染,竟不顧及王翦在側,脫口而出道:“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
“若寡人伐楚,必以李將軍為帥!”
聽到這句讚揚,李信更是臉紅脖子粗,他當場向秦王政稽首叩拜,口稱:“信為主將,必不負大王厚愛,定拔郢而歸,獻楚王負芻於鹹陽!”
短短時間,整個伐楚的主將人選和兵力就已經定下。
秦王之所以舉辦這場慶功宴,除了為功臣慶功之外,也是借此決定好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畢竟大軍征伐,不是一句話就可以馬上出兵的,而是需要嚴密的準備。
必須提前選擇主將人選,攻擊方向和作戰兵力,之後再根據計劃來選擇出兵時間,然後還要征召士卒,準備糧秣運輸,探查敵國情報……
所以秦王政要在今天就確定好一切,剩下的時間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後勤準備,等到時間一到,便利劍出鞘,斬滅萬乘之邦。
麵對秦王的決定,在場諸臣中,眾人反應不一。
王翦好似沒聽到,自顧自的飲酒。
其他幾位裨將軍搓著手,臉色紅潤,有仗可打,便有功可立。
善於兵法的尉繚心知不對,他張了張嘴,但看了眼秦王政此刻意氣風發的神色,又感慨著搖了搖頭。
隗狀眼皮抬了抬,又耷拉了下去。他的意見,就是大王說得都對。
李斯和姚賈,兩人對於軍事並非擅長,對此不置可否。
唯有昌平君臉上帶著澹澹的笑容,看著李信,越發和藹親切起來。
趙佗捂著臉,不想看李信如今誌得意滿的模樣。
這位李將軍啥都好,就是太容易得意忘形,如今木已成舟,趙佗此時做什麼都沒用了。
然而,趙佗雖心如死灰,李信卻沒有放過他。
就看到李信站在殿中,向秦王政說道:“信有一請,還望大王答應。”
“哦?李將軍請說。”
李信看向一旁的趙佗,雖驚訝於這少年為何滿臉愁悶,但還是朗聲道:“信聽聞大王召趙佗入宮為郎。還請大王能在出征之時,讓此子隨我同行。”
我……
聽到這話,趙佗驚呆了。
他看著李信。
見李信正滿臉鼓勵的看著他。
李信昂首挺胸,表情充滿自信,看著趙佗的神色,仿佛就是在說。
跟我來,我帶你立功得爵!
秦王政亦看過來,笑道:“趙佗,你屆時可願隨李將軍前去伐楚。”
趙佗臉上擠出一抹笑,“臣,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