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統一後的第一次大朝會結束,整個鹹陽城都轟動了。
一王腰斬,一王棄市。
這事情十分驚人,如果放到以前,一定會引起無數秦人的關注和議論。
但如今,除了一些人拿來當做漿餘飯後的談資外,其他秦人儘數將心思放到了另一件大事上。
議帝號!
當秦王政在大朝會上下達議帝號詔的時候。
為大王商議帝號,就成了當今鹹陽,乃至整個關中,整個秦國天下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
有資格為大王商議帝號的諸位公卿貴族、議郎、博士或是埋頭苦思,或是翻閱古籍典藏,妄圖從古老的簡牘中為大王找出一個無比尊貴的帝號。
如果自己想出的帝號被大王所采用。
那不僅是簡在帝心,更將名垂千古,讓萬世秦人都知道,這個偉大的帝號出自於誰的口。
這事情的利益之大,足以讓眾多臣僚雙眼發紅,為此攪動腦汁,苦思冥想。
李府中。
廷尉李斯高坐主位,他的桉前擺著一盤烤的金黃酥脆的麥餅,旁邊則是剝好了的橘子和用豆盛放的醬。
李斯伸手捏了一瓣橘子,先在醬裡沾了沾,放入口中。另一隻手則抄起麥餅啃了一口,感受著三種食物在嘴裡混合的美妙滋味,他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
下首,坐著他的兩個兒子李由和李於。
兩人此刻正為大王議帝號之事各抒己見。
“周統衰落,有五霸迭出。”
“霸者,霸諸侯,匡天下,威名更勝天子。昔日秦有穆公,霸於西戎。之後又有七國相鬥,混戰不已,爭霸天下。所謂爭霸,爭的就是這個霸主之霸。”
“如今,秦行霸道,平一宇內。既然是為了爭霸,那就不如以霸為名,稱作‘霸帝’如何?”
李由沉聲開口,麵容剛毅,目光炯炯,首先提出了他對大王的帝號之見。
“霸帝?”
旁側,李於皺了皺眉,搖頭道:“兄長所說看似有理,然霸者,乃是昔日之‘伯’也。方伯之名,位居於天子之下,以霸為帝號,恐怕不足以顯示大王的尊貴,且有被周代之天子所壓。”
“以吾之見,秦之先,雖有穆公為霸,然中道衰落,公室內亂,連敗於魏國之手。直到商君入秦,秦行法治,方才一改頹勢,雄霸七國,東出兼並天下。”
“若無法,則秦不興。”
說到這裡,李於伸出舌頭舔了舔嘴唇,笑道:“所以不如便叫做‘法帝’如何,如此也可昭顯我秦國乃是法治之國?父親,你以為怎樣?”
李於神采奕奕,一臉期待的看著李斯。
“法帝?”
主位上的李斯聽到自家中子想出來的名號,眼皮猛跳,差點被嘴裡的麥餅給噎住了。
相比於長子李由愛好軍爭,願意上沙場征戰立功,博求軍功富貴。
他這中子李於,則是和他一樣,喜好刑名之學,讀的是法家經典,走的也是法家之路。
所以李於提出“法帝”之名,便是有著小心思在其中。
李斯不由搖了搖頭。
這小子腦子轉的快,但還是太年輕了。
“法帝”之名一出,就讓人一眼看出他心裡的打算。
法帝。
法居於帝之上,那豈是大王能夠允許的?
秦雖以法而強國,但如今秦王卻不一定隻用法家之徒。
法,隻是帝王家用來治國的工具罷了。
李斯不由想到秦王政最新征辟的七十位博士。
這些博士中,有名家、陰陽家以及法家等諸子門徒,但更多的還是儒門之人。
其博士仆射yè周青臣便是儒家之人,裡麵還有什麼伏勝、淳於越等,全都是儒家弟子。
甚至秦王政之前還曾讓人招孔子八世孫孔鮒,來鹹陽麵王,被孔鮒以居喪推卻,隻派了弟子前來拜見。
這些事情讓李斯感到了威脅。
雖然秦王政征辟這些儒生,很有可能是為了裝點門麵,但李斯卻不能放鬆警惕。
特彆是當今左丞相王綰,頗與儒生親善。
如果那些家夥借著王綰的力量,借著博士的職位,影響到大王的思想,那對他們崇法之徒來說,問題可就大了。
故而他才會想借著殺三王之事,來進行震懾對方。
這是個好機會,齊王建位居齊魯之地,頗好儒學,將其殘殺,也可告訴那些儒生,這秦國乃是他法家的天下,一展他法家的威風。
結果此事被趙佗所勸阻。
“趙佗甚得大王寵愛,能諫王而易事,當不與他衝突。”
李斯眯著眼,顯露出政才的趙佗讓他感到一絲威脅,但如今相比趙佗,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敵人,需要李斯來對付。
儒家。
……
博士學宮。
七十位博士聚集一堂,為帝號之事進行討論。
“昔日秦、齊兩國並雄於世,兩王互相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可見秦有以地域稱帝的打算。如今秦王一統天下,不如就稱‘中帝’如何?”
一個博士引昔日齊秦互帝之事,推出“中帝”名號。
“中帝?”
“不妥不妥,以吾之見,或可稱虞帝,亦或是益帝?”
另一個長須博士立刻否決對方提議,一口氣想出了兩個名號。
提出“中帝”名號的博士頓時眉頭緊皺,質問道:“何為虞帝、益帝,典出於何?”
長須博士撫著額下長須道:“吾查典籍,知秦之先乃昔日之伯益。”
“伯益輔左舜帝馴服鳥獸,被任命為‘虞’之職,所謂‘益主虞,山澤辟’是也。”
“之後伯益又左大禹治水。大禹亡歿之前,欲禪讓天下與伯益。可惜被大禹之子啟用武力所奪,方有夏後氏一朝。”
“故天下本為伯益所有,今伯益後代,嬴姓子孫重取天下,這是上古就已經注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