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 科技轉化生產力(1 / 2)

三車間辦公室內。

六七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此時都被車間主任喊了進來。

該說不說,就麵前這些人,在這個車間內可以說,都是可以橫著走的存在,不知道帶出來了多少徒子徒孫。

“長話短說,不耽擱大家時間,諸位老師傅都是焊工行業裡的技術大拿,手藝我是相信的~!”

“關於軋鋼廠要興建家屬區,相信應該都有所聽說了,不瞞諸位,市裡,區裡,基本上已經把前期工作安排妥善,但在這之前,我們還要麵臨一道小小的關卡~!”

說著,李峰把技術部門設計好的鋼桁架橋梁的圖紙,展開後鋪在了辦公桌上,本就認真聽的師傅們,聽到是關於新建家屬區的消息,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

李峰讓開了位置,示意他們上前,先看看這幅圖紙再說,設計歸設計,能不能完成,還得看這些老師傅們,有沒有相關的經驗。

這座橋,不說用個一百年,至少得邁過千禧年後,使用壽命得達到三十多年,那還差不多,到後麵,隨著經濟的發展,這樣的鐵橋,自然會被新的橋梁所取代。

“李副廠長,這是,鋼橋梁?”

老師傅有的端著眼鏡腿,有的托著腮幫子,觀察了片刻後,最後統一看向了李峰。

“對,三十二米跨度的一座鋼橋梁,廠裡決定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畢竟是咱們自己的家屬區,也不好給政府添負擔~!”

“現在就差這臨門一腳,畢竟咱們廠之前,也沒有過這種大型鋼結構焊接工作,我覺得還是得向各位老師傅取取經,看這件事兒,能不能廠裡自己解決~!”

李峰笑著點了點頭,示意老師傅們都找個凳子坐下,隨後從口袋裡掏出了香煙,一人一支,發了過去,擺出了請教的姿態。

“修橋補路,這是自古以來都是行善積德的好事,李副廠長,不管是為了咱們廠家屬房,還是為了彆人出行方便,隻要材料到位,我們幾個豁出去也把這事兒給解決了~!”

“老丁,先彆急,我老朱多一句嘴,他們設計的時候,恐怕沒有注意,現階段鋼製橋梁,大多還是鉚接,比如江城的長江大橋~!”

看到老夥計拍起了胸脯,要把活計給攬下來,另一位戴著眼鏡的老師傅沉吟片刻後開了口,李峰記得這位朱師傅,曾經楊廠長在的時候,還上台領過獎。

“沒事,畢竟是咱們廠第一次乾,丁師傅有這樣的勇氣也是好事,橋梁施工,有勇氣是好事,但安全咱們也不能忽略,朱師傅,我想聽聽您的意見?”

先是把性子比較急躁的丁師傅給安撫了一通,李峰隨後把注意力看向了朱師傅,這方麵細節,他還真沒關注過。

“我去過江城,前幾年江城的長江大橋,抱著學習的心態我去親自上去看過,但主要的連接部位,基本都是鉚接,後來我也問過,因為他們所用的鋼材,是碳素A3鋼~!”

“含碳量高,可焊性差?”

另一位老師傅聽到話尾,第一反應,就是把A3鋼的缺點給說了出來,在這裡的,都是七級以上的師傅,焊接是個頂個的都是一把好手,在此時專業性都顯現了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