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鋼廠的大門口,陰涼處的樹蔭下人事科搭了個臨時的桌子。
此時已經排起了長隊,數一數大致有三四十號人,第一天,效果還是不錯的。
隊伍中間位置,還有一塊宣傳科的製作的黑板,此時也圍攏了不少慕名而來的農村人,有的看的是津津有味,有的對著黑板指指點點,跟身旁的人聊些什麼。
透過人縫,能看到黑板上,其中右邊一半用粉筆繪畫了一位戴安全帽的建築工人,砌牆時的場景。
建築工人眼神堅定,手中揮舞的瓦刀也十分有力,仿佛下一刻,這把瓦刀就會砍在帝國主義的狗腦袋上。
左半邊,就是極其簡單的文字介紹,考慮到很多農民,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識字率有限,描述的很簡單。
工地一天,管三頓飯,括號,吃飽。
晚上有大通鋪可以睡覺。
工作時間早晨七點到晚上七點,中午休息兩個小時,用作吃飯和午休,充分考慮到人性化管理,避免人員中暑。
能獨立蓋房的鋼筋工,瓦匠,木工,一個月二十五塊,啥都不會,隻要能出苦力的一律十五塊,都是從報名當天開始算,月底結賬。
為了避免濫竽充數,報名技術工種的,人數湊差不多,三輪車送過去,就得開工,乾的不行人自個回去,或者當小工。
“同誌,這差的也太多了,裡外裡差十塊錢了~!”
人事科的辦事員,抬頭瞄了一眼跟自己訴苦的老農,瞅了瞅他手心的老繭,判斷是個能乾活的,這才不疾不徐的說道。
“想什麼呢,管吃管吃,這錢就是餘出來的,回去給村裡交五塊,一年還能攢一百二,你沒技術,可以進去學,學得快,三個月能自個單乾了,那工資就能漲上去,以後回村裡還能給彆人蓋房~!”
天也熱,人事科的辦事員後背的衣服也都汗濕了,說的太多次,看起來也沒多少耐心了,把廠裡的政策說完,就看向了老農。
工資是人事科和財務科一同定下的,不算高,但對京城附近的農村地區也有較大的吸引力,換算下來,比種地工分賺的錢,大概多出一半,不至於讓所有人人削尖腦袋往這邊鑽。
最大的噱頭是能吃飽,這才是吸引力,節流出來的糧食,家裡人就能多吃一些,省到,那就是賺到。
“怎麼說,是報名,還是回去商量商量,先說好,招的人可不多,先進工地,還可以先跟著學,要是晚了,哼哼,彆說十五塊了,位置都沒你的~!”
“彆,彆,同誌,不是第一次進城麼,不懂這些,聽彆人說到你們招工,過來打聽打聽,我也不知道真假~!”
老農摘下了頭上的草帽,膽怯的捂在自己的腹前,眼神裡能看到農村人進城時,有的那絲惶恐,麵對乾部,小心翼翼陪著笑臉。
“不懂,我可以跟你們解釋,這不是廠裡要招工人,也不是安排大家進城,這是咱們廠裡要在東郊亮馬河建家屬區,那邊現在是農村還不算城裡,招的臨時建築工,乾得好,兩三年沒問題,乾得不好,也彆來沒事找事~!”
人事科的辦事員,從位置上站了起來,清了清嗓子後,麵對排著隊的人,大聲的喊道。
有些人,以為是廠裡招正式工,有些人以為,報了名就算進城,這是兩碼事,得跟他們解釋清楚,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但奈何人比較多,一個個都問的話解釋起來,口水都乾了,所以,直接大聲說一遍,讓排在後邊的人都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