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的陶瓷車間,在這批加熱絲以及溫控件到來時,已經提前做好了高溫爐。
加熱絲的到來讓提前做好的電爐窯,得到了應用,技術科在呂科長的帶領下攻堅克難,從第一台爐子開始,一直到最後一台電爐爐的的成功啟動,付出了最大的心血。
產量迅速提升的同時,研究所配套的人員短缺問題,逐漸顯現了出來,電爐窯是多了,但燒製的人手少了,特彆是懂得把握時間的人員,捉襟見肘。
畢竟不是壓好的材料,送進去爐子內,設定好時間,出爐就立馬變成了氧化鋁陶瓷塊。
爐子多了十多台,但經驗,卻還是隻有當初從滬上來的這一批人裡,才有這方麵的經驗。
為此,攬下了人力資源的工作的李學文,非常頭疼,上哪裡找那麼多熟練工去,這玩意,國內本來就不多。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係列問題,
“李副處長,電壓的問題,需要您跟供電部門的領導去溝通一下,目前的研究所線路負荷嚴重不夠,十四台大功率電窯,如果同時開啟,那就是吃電的老虎,比一車間的總用電還要多,必須單獨走變壓器的線路,新的變壓器最低要有150伏安~!”
電爐窯就是高溫耐火磚一個個砌起來就成,中間加上一層鋼板,外層就是石棉材料,簡單,皮實,在有參照物的情況下,技術難度不算高。
但一台電爐窯開機後的功率能達到十幾千瓦,這還是小一點的,按照目前已有的電爐窯設計的,五台同時開機,就超出了目前變壓器的總負荷,一車間的生產都會受到影響。
增產擴充不光是增加機器,人員,電力也是一大吞金獸,研究所當初設立時,還並沒有考慮這麼多大功率電器,現實情況逼迫的李學文整個人都快團團轉了。
“這塊我去協調,一車間的生產不能受到影響,研究所那邊我會溝通,讓郭大撇子先彆急~!”
掛完了電話,李學文抓緊給研究所方麵去了一個,那邊滬上的電爐師傅還在帶新人學習,關閉一半以上的電爐,無疑讓進度,再次緩慢了下來。
剛剛掛完了通知到研究所的電話,氣還沒來得及喘,供電部門還沒想著去怎麼溝通呢,這邊桌麵上的電話鈴聲再次響了起來。
“叮鈴鈴~!”
“歪,我是李學文~!”
“縫紉機到了是吧,讓運輸科的車把貨卸在木工作坊邊上,不用去物資科倉庫,直接去木工作坊卸貨,讓齊隊長帶人去卸~!”
明明辦公室裡就他一個人,但偏偏出現了雞飛狗跳的錯覺,李學文這下終於明白,李峰為什麼要把他提上來,硬生生安排到這個位置,來給他當副手。
光是現在的情況就讓他手忙腳亂,他是真想不通,李書記是哪裡來的精力,一個人挑起這麼多擔子的,光是一個防彈背心的產線布置,都讓他有些忙不過來了。…。。
“歪,接縫紉車間,找金主任~!”
忙歸忙,亂歸亂,縫紉機的事情,李書記也是提前打過了招呼,這一次突如其來的產能擴充,是對紅星廠的考驗,也是對他這個副處長的考驗。
“我是李學文,運輸科把你們車間的設備送來了,馬上過去卸貨,卸貨的人員馬上也會過去,你抓緊安排好,不要忙,不要亂,安頓好給我打電話~!”
縫紉車間那邊隻能暫時交給了金主任去負責,李學文再次拿起電話,找上了薑校長。
“我這邊實在抽不開身了,薑校長,幫幫忙,供電局那邊,麻煩您給幫忙協調一下,廠內的電力負荷又超了,技術科那邊,至少要增加一台變壓器,一百五十伏安~!”
有人忙得團團轉,有人忙著剪指甲,就比如駕校的薑顯達,此時歪著脖子,聽著那頭李學文的訴苦,咂巴咂巴嘴巴子,感覺到肝又開始疼了。
“那不就喝酒的事了麼,供電局我是有認識的,但變壓器可不是小東西,說添就添,去年還是前年,廠裡增加了一台,差點沒把我給喝死~!”
“難,你都打電話來來了,難也得辦,事兒,我可以替你去跑一趟,但,駕校這邊要買兩台吉普,這指標問題,到現在沒解決,錢都早就準備好了~!”
“行行行,這兩天,我去給你辦,指標問題,廠裡儘快解決一下,馬上年底了,行,我今天就去,我馬上過去~!”?掛斷了電話,薑顯達也聽出了李學文那頭都快火燒眉毛了,也不再像剛才那樣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