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摩托“化”步兵(1 / 2)

白雪茫茫的草原,反射著銀白色的光線。

原本的道路,被積雪這麼一覆蓋,都很難分辨的清。

前麵開路的吉普車,不時車輪還會打滑,甩出一堆爛泥巴,靠自身動力,能爬出來的地方還好,爬不出來的地方,還需要後麵卡車炮把車給頂出來。

在沒有樹木,石塊的草原上,絞盤都沒地兒使用,一開始,保障車還會下車釘樁釘,後麵索性感覺出不來,就打開窗戶玻璃,朝後招了招手。

車頭輕輕一抵,把檔位切換到一檔的楊為民,直接把小吉普給懟了出去,駕駛室的幾個人都往前猛然往前傾了傾身子。

“這車,彆的不說,在這種路麵上,比小吉普還管用,擱CA30,估計都得靠邊站~!”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要說對車的了解,在坐沒有比賈師傅更強的了,連他都忍不住對新型卡車連連讚歎。

“路測麼,什麼路況都得多跑跑,不跑,咱們沒底氣,部隊用著也沒底氣~!”

斜靠在車門邊小憩的李峰,被推車的動作驚醒了,抹了抹玻璃上的霧氣,淡然的說道。

就說21團駐地後麵的山窩窩,給解放爬那個坡,都得費老牛鼻子勁,才能上去,兩百馬力的紅岩,掛著二檔,都能輕鬆上去。

底盤的越野通過性能到底怎麼樣,草原上這種爛泥地,無疑是最佳的試驗場所。

“這車確實好,就是個油老虎,比解放油耗至少高出一半~!”

望著窗外的李峰,忍不禁皺起了眉頭,開過這輛車的駕駛員,都說好開,勁大,越野性能表現的也是十分優越。

但後世,對於這輛車,不說評價,光是見,甚至都沒見過多少,聽更是沒聽過,哪怕到了九十年代,路麵上跑的,大部分依然是解放,東風,乃至陝汽好歹都聽過。

難不成,隻是因為油耗?

國內勘探出的石油儲備,確實不行,需要進口。

但現在國內的車輛,本來就不多,紅星廠這麼大的廠子,卡車數量甚至沒超過二十,能拉重貨的,更是不超過十輛。

市麵上的汽車和卡車保有量那就更少了,縣政府估計都隻有那兩三輛老掉牙的吉普車,地方派出所甚至得騎自行車出門辦案。

花了那麼大代價,跟高盧握手,費勁巴拉的引進越野卡車的生產線,如果隻是因為油耗,造成產量低,那屬實,就有些浪費資源了。

“你說,東北那邊怎麼就造不出來這樣的,川蜀,這後來的,反而能把這車給弄出來,這要是東風?”

賈師傅的一句話,讓李峰驟然回過頭去,看向了他。

“因為,這車,生產線是進口的~!”

仿佛抓到了事情的重點,又仿佛是自己多慮了,但賈師傅的反應,仿佛已經把答案告訴了李峰。

一汽解放,二汽東風,就單獨按這款車目前的標準,川汽的產量隻要提升上去,基本上就能穩坐卡車製造廠的第三把交椅。…。。

但最終淹沒在了曆史的洪流當中,會不會跟進口,有著莫大的關係。

李峰逐漸把身子坐正了,雙手撐在膝蓋上,低頭思索了起來,這個問題,對彆人不重要,但對紅星廠的改革,卻有著莫大的關係。

卡車炮需要一個好的底盤,不論是考慮作戰需要,還是說國家本來就缺乏越野載重卡車的技術,紅岩,無論如何都必須得支棱起來。

不是說卡車炮不能用解放,而是現階段的解放卡車,技術水平達不到目前從高盧引進的技術水平。

這還是122榴彈炮,要是上到152重型榴彈炮,那就更不成了。

一直沉浸在卡車炮研製成功喜悅中的李峰,忽然發現,貌似隻算成功了一半,火炮廠自然能尋找到合適的,但卡車廠貌似還真沒什麼合適的。

“到了,到了,你們看,前邊是不是?”

從烏蘭出來,往北已經開了差不多一個多小時,在地方牧民的指導下,車隊徑直往205師駐地方向,又開了三十多分鐘。

草原的儘頭,確實出現了連綿的山窩窩,山窩窩底下,肉眼就能看到連排的土坯房,紅磚房,隱約間,還能看見人影在走動。

高聳的旗杆上,紅旗在寒風中飄揚,如果方向沒有跑錯,那這裡,就是紅星廠車隊的目的地,卡車炮的試驗場地。

“滴,滴滴~!”

“滴~!”

前方開路的小吉普,興奮的摁起了喇叭,楊為民也摁了一下作為回應,本來還有些EMO的李峰,看到終於到達了目的地,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笑容,雖然,看起來很勉強。

“同誌們,最終的考核已經到來,順利到達,我們的成績就出來了一半,隻要經過炮兵部隊的檢驗,達到實戰要求,成績就合格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