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這個餅 得攤大一點(2 / 2)

說到此處,李峰則是站起身,把牆壁上懸掛著的地圖取了下來,右手撫摸在地圖右邊,那片深藍色的海域上,眼神中有的,隻有痛心和之後的越發堅定。

“戰艦製造難度高,資金需求就是無底洞一般,俗話說一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才能建成海軍,加上我們的工業基礎,都分布在漫長的海岸線邊上,哪怕是東北部的重工業基地,也是同樣的情況,現實逼迫我們,必須把防禦線築立在海岸線之外。”

“三線建設規劃,是把現如今沿海以及東北工業基地在西南內陸省份進行複製建造,目的也是如此,一旦進入戰爭狀態,當原本的工業基地遭受到不可挽回的重大毀滅性損傷時,還有備份的工業基地,保留住工業基礎,進行二次反擊。”

“這個時間,注定會很漫長,想要完整的複製下來,資金投入至少需要一千億到兩千億之間,甚至可能連兩千億都不夠!”

“時間,資金,我們都很欠缺,在和大象打了一架後,時間反而會越發緊張,某些人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我們複製成功,那中間我們就需要用最極致的武器,拓展沿海東北工業城市的戰略縱深,把它們從身處未來的一線,變成二線,乃至三線。”

手掌側立成刀,第一刀劈在沿海岸線邊上,第二刀則是往外延伸,第三刀甚至劈在了地圖之外。

隨後兩隻手平托了起來,一隻手表示時間,一隻手代表資金,最後兩隻手同時重重的砸落在了地圖上。

這番規劃,造成的後果就是,全國上下所有人,繼續得勒緊褲腰帶,經濟運轉則是依然保持剪刀差,以犧牲農業為代價,重複建造現有的工業。

沉重的負擔,讓地裡刨食的農民,繼續著麵朝黃土背朝天,努力輸血彌補第二個工業基礎。

在度過漫長的壓力之後,一轉眼,後麵才發現工廠太多了,但分配下來的任務卻少了,最後三線建設出的廠房機器,很多就地封存,重複的工業基礎,反倒成了新國家身上新的負擔。

農業,最終扛不住了。

這是特定情況下的無奈舉措,因為孱弱,因為技術,因為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三位一體的核打擊並沒有探索到。

甚至連核武,都還在繈褓之中,最頂尖的國防科技,歪果仁甚至連消息都不會露出一絲一毫,自己隻能摸著石頭過河,采用最保險的方法。

“這就是一個小小潛艇,能帶來的作用,隻要擁有能發射導彈,擁有了二次反擊能力,哪怕這裡打爛了,我們能也可以給對手,進行同樣的破壞,形成威懾力,三線建設,就可以儘量複製重要的工業,而不用全盤複製,減少巨額資金的投入,進行工業的產業升級。”

這一番站在國際局勢的角度,剖析三線建設的由來,並能計算出耗費的資金,讓兩位大領導,都瞠目結舌了起來。

當然,他們不會表現出來,到了他們的位置,哪怕是再大的驚訝,都依然能讓他們麵色如水,隻是,目光中閃爍出的,卻是對這位小同誌,極致的欣賞。

這些東西,下麵人不知道,哪怕到楊廠長的位置,也沒有辦法了解到其中的真正原因,但李峰卻能和盤托出,這種戰略意識,戰略眼光,戰略判斷,和他年齡相比,說出去都駭人聽聞。

能研究出相關對策,那就是在黑暗中指明前行方向的燈塔。

“海洋如此之大,以現有的技術,搜尋不過來的,它就像一個刺客,隻要配上鋒利的劍,我們就可以置身不敗之地,真的站起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