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之前從老大哥那156工程,是從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設的,奠定的是工業基礎。
那今年的設備考察引進,則是絲毫不遜於之前156工程,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就是在奠定好的基礎上,向更高層次邁進,目的就是促進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手裡捧著這次的考察團隊,一行人需要考察的引進的目標,李峰才發現,人確實來少了。
需要引進的東西——太多了。
光是考察團碰頭開會擬舉的名單上,看得懂的看不懂的的類目,就讓人目不暇接,鋼鐵,機械,冶煉,電力,石油,化工,煤炭,電力。
156工程確實把基礎打紮實了,但打的越是紮實,才發現,欠缺的,還是有很多很多,重工業是骨架,輕工業是肉體,兩個必須都得有,才能讓巨人走的更穩。
然而,進了玩具店的孩子,東西那可不都想要,父母卻不可能都買,考慮到資金的因素,隻能從中挑選,性價比高,以及迫切急需的“玩具”。
說到底,還得是錢。
錢就那麼多,哪個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撇下誰都會讓人心疼。
跟隨著考察團的隊伍,李峰到了齊諾爾鋼鐵公司位於高盧北邊的巨大工業基地。
位置很多人都聽說過,敦刻爾克港口,沒錯就是那個大撤退的地方,高盧的工業托拉斯,大都都聚集在此,借用便捷的水運,把產品運往全國各處。
剛下車,就能看到冒著縷縷白煙的“大煙囪”,這是電廠必備的降溫設備,降溫塔,冒起的白煙,都是水蒸氣,源源不斷的電力,正是從這個地方產生,通過電線的輸送,進入到各個工廠。
這裡冷卻塔數量之多,由此可以看出,電力需求巨大,側麵展示出了,這個地方的工業實力。
工廠對於這一批考察團,看來還是十分重視,哪怕是全球世界十大鋼鐵公司,麵對遠道而來的考察團,都放下了高盧人一貫高高在上的架子。
畢竟,考察的目的是采購,雖然他們是鋼鐵廠,但整個集團,卻不止涉足鋼鐵行業,這可是他們前年才建成的新廠,可以看做示範的樣板間,這樣的工廠,他們隨時可以再次建成。
拿起了明橙色的安全帽,李峰看著一個個現代化工廠的布局,內心才有深深的差距感。
“這個看起來,比石景山的那個還要大~!”看著這個規模,李峰發自內心的感歎道,比石景山的都還要先進,更何況是比紅星軋鋼廠。
看起來,完全是幾十年的代差,最簡單的一條,占地龐大的選煤場沒有了,整個廠區不說乾乾淨淨,至少看起來是像那麼回事。
其實不光是大,石景山那個畢竟是數十年了,在未來數十年後,持續發力下,肯定能攆上,但親眼見到後,那種緊迫感,死死的啃噬著李峰的內心。
“不光是大,你看看他們的這個布局,能發現,人員並不多,機械化的生產,非人力所能企及,聽說他們這裡才數千人~!”
謝老的一句話,讓李峰都有些難以置信,占地規模如此龐大的工廠,操作人員還沒自己廠子的人多,這一點,就能看出了兩者的區彆。
石景山鋼鐵廠,李峰親自去過,拉過不少幾次貨,近距離接觸下,說是鋼鐵叢林,其實是鋼鐵加混凝土的叢林,但這裡,除了馬路和房屋建築,整個生產流程,哪怕是架子,全是鋼鐵支撐,儘顯工業的底蘊。
“不過,也就是在這裡,洛林那邊的話,和咱們差彆並不大,畢竟是新廠~!”
看著李峰瞠目結舌的樣子,謝老也頗為感慨,走出來,才發現,這些東西,很多用錢,都沒辦法,他也眼饞的緊,目視的這一切,都恨不得一股腦的搬回自己家鄉。
“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