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1 / 2)

隔了百多年,古藥方劑起源根本無從找起。

所幸白家族譜中夾雜一些經典醫案記錄,兩人翻看許久,終於找到了兩例與古藥方相關的醫案。

這兩例醫案,都是白承德經手,也提到醫方屬他所創。

靠著這幾張古藥醫方,白承德接掌了白家,成為第三代皇家醫師,將醫家聲名提至巔峰。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白氏醫堂開始在各地做分堂,一點點奠定今日規模。

白家醫者都有自己的個人醫誌,記錄平日出診醫案以及醫方心得。

白承德這樣的人物,醫誌肯定有妥善保管。

兩人去了白家舊書室,從最底層壓著的箱子裡找出了那個年代的所有醫誌。

白承德的三本,被封進密封袋,還抽了真空。

取出來後,看著雖老舊泛黃紙頁脆薄,字跡卻完整清晰。

翻開第一頁,裡麵掉出張白承德生平簡介以及父母子女關係圖,可見處理保存者的用心。

“白承德的母親死得很早,還未入祖墳。”看了父母一欄介紹,俞晶晶指著白承德母親名字後幾行小字說。

“隻生育一子。”白錦溪翻看族譜,一順往下,眉頭微微皺起,“白承德這一脈便子嗣艱難,是從這裡開始的。”

“他母親,應該是屍族。”

這樣有名望的人,母親隻用寥寥幾筆概括,未進祖墳這幾個字,背後蘊含的意義極深。

那個年代,不是犯了極大過錯,不會有此嚴懲。

白承德接掌白家,權勢攀至頂峰,沒有將母親遺體遷回,肯定有什麼不可明說的顧忌。

他的父親,記錄倒是洋洋灑灑。

第一任妻子過世,他又續娶了兩任,生下了四個兒子三個女兒。

他這條線,下麵橫七豎八一堆人頭,而白承德這裡,始終隻有一條。

單傳,一直是單傳。

到了白錦溪這代,也是如此。

白承德父母下麵那堆人頭,充分證明了他的繁育能力。

之所以子嗣不繁盛,問題應該在白承德母親這邊。

若她是屍族,這件事就很好解釋了。

坐胎本就不易,耗儘全身精血才將腹中胎兒養成,生下後身虧體虛,若是養份供應不上,消亡隻是時日問題。

白承德母親在產子後,失了精血形容發生改變,旁人懼怕將其關押,不出幾日便會饑渴而亡。

她的死亡時間是生育白承德半年內,若不是發生重大變故,以屍族存活年限,怎麼可能消亡得這麼早。

雖然這隻是猜測,但事情也差不多該是如此。

白承德有一半屍族血脈,子嗣上便能體現出來。

雖然經曆百餘年,血脈逐漸稀薄,但屍族部分基因,依舊存留。

若是母體強健,生下來的孩子體質便好些,但是輪到下一代,母體稍微薄弱一點,生出來的孩子便是個病怏子。

像白錦溪這樣自小泡古藥包長大的也有好幾個,往前數兩代都還好,到他這裡就又弱了下來,想來跟齊秀珠體質脫不開乾係。

屍族與人類產子,確實有不少例子,但能活下來的嬰孩,隻在少數。

這樣的混血,屍族不會承認其身份,也不會接納進入族群生活。

俞晶晶隻在幾次餐會中聽到有人提及,大家都對生育人類嬰孩的屍族女子唾棄萬分,當花邊新聞說出,滿是譏諷。

屍族內部沒有混血,俞晶晶也不清楚這些混血兒都是以什麼方式存活在世間。

她所知道的,隻是這些混血兒體質大多孱弱,既沒有人類的康健體魄也沒有屍族擁有的力量及各項能力,存活年限極短。

像白承德這樣活過六十九的,真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這或許,與他手中掌握的古藥藥方有關。

俞晶晶從豪叔手上繼承的營養劑配方,是最原始最正確的調配比例。

雲家跟莫家的配比方子,各有殘缺部分。

雲家配出的營養劑稀淡如水,效用不及自製萬一,莫家製出來的藥,隻能用來給人類治病強身,到恢複力極強的屍族身上,隻能當普通傷藥,起不到多大效果。

這樣平平無奇的方劑,也能奠定兩家屍族頂端的位置,白承德手裡的古藥方,保他這一脈性命也沒什麼稀奇。

“所以,我也有屍族血脈?”

“應該是。”

隻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白錦溪在感染病毒後,會出這樣異常的屍變進程了。

以前的例子,都是人類感染,像他這樣血脈稀薄的人屍混血,到目前為止,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一例,根本沒有案例可參考。

俞晶晶的分析合情合理,沒有什麼可反駁的地方,隻是擁有屍族血脈這件事,白錦溪總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俞晶晶想了想說:“正是因為體質特殊,病毒才不會對身體產生強力破壞。這是好事。”

了解到這些,白錦溪的唯一感覺,就是跟俞晶晶的聯係更緊密了一些,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幫助。

就算不具備屍族血脈,感染病毒,也有一部分共通之處。

雖然身體上的變化,並不是他所希望的,但就俞晶晶所說,這些變化對他來說都是好的。

強健的體魄,神奇的修複能力以及可能延長的壽命。

換成任何一個人,給出一樣都能使其瘋狂,他占了多條,該是賺到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