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 39 章(2 / 2)

郎悔 袖側 9922 字 10個月前

“我會給姨母打下手。”

剛剛還愉悅的心情不知道為什麼消散了。淩昭總覺得林嘉講的這些不是他想聽的。

他點點頭,吃了一塊點心,擦擦手,終於還是問:“今天也會吃蟹吧?”

“會,三夫人院裡的姐姐來知會過了,晚上上大廚房去領去。”過節了,林嘉很高興,“府裡待我們很好,螃蟹還有我的份呢。”

淩昭又點點頭。

是了,這才是他想聽的。

想聽她說怎麼開開心心地吃螃蟹喝菊酒拜月神做遊戲之類的高興事,而不是在節日裡忙忙碌碌地為彆人操勞。

聽著心裡就堵了起來。

這個中秋的早晨就和那些旬日的早晨差不多。

總體來說還是輕鬆愉悅的。淩昭指點了林嘉寫字,又把五日前提過的那本海外見聞錄給了她。

這本書是他小時候買來收藏的,要找到頗是花了幾日時間——他的書太多了,便是書房的書架也不能全裝下,有些書是裝進箱子裡收起來的。

林嘉將新得的書抱在胸前,脆脆地跟淩昭道謝。

晨光裡,總算看到探花郎眼睛裡似是有了點笑意,應該不是錯覺。今天九公子似是有些不高興,林嘉也不敢問為什麼。

總之是歡歡喜喜地帶著新書回去了。

有看不完的書,這日子感覺充實多了。

看著她的背影消失,淩昭眸子裡那一點笑意又淡去。連進來收拾東西的飛蓬都隱約感受到他身周的氣息有些冷。

回到水榭,婢女們伺候沐浴更衣。

水榭這裡雖被稱作書齋,但其實什麼都有。

所以內書房對男人來說常常是比正房寢院更重要的地方。因為當男子娶了妻子,就要和妻子共享正院,而內書房始終都是獨屬男主人一個人的空間,常常是妻子也無法乾涉的地方。

淩昭尚未娶妻,日常裡卻也不常待在自己的寢院裡,他待在書房裡的時間要遠比待在寢院裡的時間多得多。

也是因此,在他的身邊,書房大丫鬟桃子的地位和說話的分量還高出了寢院裡的大丫鬟。

淩昭沐浴完,見到桃子進來,忽然問:“桃子,府裡的節禮是怎麼分配的?”

這問題問得突兀,桃子有點莫名,不知道淩昭想問的點到底在哪。

淩昭換了個說法:“你們今天也會分到秋蟹吧?”

“自然會。”桃子道,“大廚房已經來知會過了。柿子貪吃,還巴巴地去廚房問了詳細,她說看見了好多螃蟹。主子們的這麼大,我們的這麼大。”

桃子說的時候,還用手比劃了。

但第一個“這麼大”和第二個“這麼大”並不是同樣大。

桃子說:“其餘人的更小一些。”

螃蟹個頭分大小,還分公母。

三房守寡,但想來廚房是不敢克扣三夫人和十二郎的份例。但林嘉那個姨母呢?

她姨母不過是個妾室。沒了夫主的寡妾,還是被正室打發到很邊緣的地方居住。

淩昭知道三房不曾在用度上克扣過杜姨娘,他知道杜姨娘姨甥倆為什麼會被打發到西路外緣那個排院裡去住。

但,他也知道,他知道的大廚房未必知道。

林嘉姨甥二人,還是從他給她們換了小寧兒開始,才能從大廚房領到熱飯,而不是領到冷飯自己再熱一回。

下人間這種捧紅踩黑、趨炎附勢是哪個府裡都存在的,是天然的生存環境造成的,便是淩昭也沒有辦法改變。

淩昭出仕七年了,見過許多官場的勾當。朝廷官場和一府眾人的生存環境,其實有許多相通相似的地方。

細節到,譬如克扣,譬如以次充好。

杜姨娘的份例本就比正經主子的低一個檔,林嘉的該更低。若隻是這樣也就罷了,世上本來就有尊卑高低貧富,就算是他和四夫人的份例,也肯定要比淩老爺和老太太的低一個檔。這是淩昭認可並接受的。

但淩昭想到的是,廚房那些肥壯結實的廚娘們,很可能會將該給杜姨娘和林嘉的份例還要再降一個檔,以次充好地糊弄欺負她們二人。

有人人為地克扣林嘉,這是淩昭不接受的。

淩昭想起林嘉在晨光裡的明俏笑容。她眼睛裡有光,顯然是很期盼著過節。

在為數不多的交談裡,是可以聽得出來她的生活有多單調的。

她不像妹妹們那樣還有四季宴遊,還可以參加詩會、雅集,還會有閨中的朋友邀請過府小聚。這個府裡哪怕做堂會,以林嘉那謹慎的性子,也一定不會往前湊的。

就像沒有他使人去喚,她在梅林裡都從來不越界。

她甚至可能都沒有府裡彆的寄居的親戚更自由。

想到這一點,淩昭陡然意識到,林嘉被她自己的尷尬身份困在淩府的後宅裡了。

因為大家子裡規矩嚴格,包括垂花門在內的各門都有人值守。女眷要出府,得有對牌。這對牌需要去主持中饋的人那裡領取。

如今府裡是六夫人主持中饋。

當然也不是非要見到六夫人本人才能領。六夫人身邊也有得力的仆婦、丫頭協助她。

但府裡彆的、正經的親戚可以直接去找管事的丫頭、媽媽領取,林嘉卻不能。因為她不是正經親戚,她是跟著杜姨娘生活的,她被人視作是三房的人,而不是獨立存在的。

一個府裡,特彆是像淩家這樣的大家子,一府裡光是仆婦就百十口子人。為著管理方便,各房會有專門跟打理中饋之人對接的人。否則誰有事都往六房跑,六房還不成了菜市場?

林嘉若想要出門,得去向三房的人申請,可能是丫頭也可能是媽媽,然後由這個人再去六房那邊領取對牌。

中間多了這樣一道轉折,以她柔軟、小心、謹慎又克製的性情……淩昭幾乎能肯定她一定沒有主動地、單獨地出去過。

或許有可能跟著妹妹們出去過,但要她自己為著自己的什麼原因出府,一定是沒有的。

淩昭忽然問:“杜姨娘是金陵本地人嗎?”

大過節的,這問的問題一個比一個突兀。

這時候就體現出桃子的素質來了。作為大丫鬟,除了有辦事的能力,還要有足夠強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尤其是近來,關於林嘉的信息。

“不是。”桃子立刻就能回答,“杜姨娘和林姑娘母親的家鄉在陵縣下麵的鎮子上,坐船要走三天才能到。”

淩昭默然。

因為除了對牌,林嘉無法出門還有一個原因是杜姨娘幾乎根本出不了府。

一個女人一旦進入了這種大宅裡做妾室,想要出門基本上隻有三種方式,要麼被夫主帶著出門,要麼被主母帶著出門,要麼娘家離得不遠,夫家又寬仁,派個婆子半盯半伺候地陪著回次娘家。

最後一種方式幾年不見得能有一回。

尋常人家的正妻也不是隨便能回娘家的,何況是妾,何況是高門妾。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並不是調侃玩笑,而是一句客觀的陳述。

似淩府這種深宅大院,有些女人一頂小轎從角門抬進來,一輩子就再沒見過垂花門外的世界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