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第 115 章 質疑九姑婆,成為九姑……(2 / 2)

女兒桂芝跟他們說,九姑婆看小弟是個勤快人,而且分揀的時候特彆認真仔細,打算讓他到合作社做質檢員。

聽說質檢員不需要每天上山下河到處跑,隻要在合作社設立的收購點,幫忙檢測一下村民送來的貨物符不符合收購標準,有沒有殘次品混進去,這份工作簡直就像是為王小兵量身定做的。

王桂芝跟爸媽說,兒子章家興已經在網上給小舅舅下單買了一輛電動輪椅,以後王小兵就能坐著輪椅去上班了。

最重要的是,在他們村的合作社上班,九姑婆都會給員工們繳納五險一金。

也就是說,隻要章家村的農業合作社繼續開下去,王小兵在裡麵上班,社保繳滿十五年,以後就算沒班可上,到了退休年齡,每個月至少也有一千多塊錢的退休金可以拿。

對城裡人來說,每個月一千多的退休金,可能還不夠生活開銷。但對於他們鄉下人來說,一個月要是能拿到一千多塊錢,哪怕是個殘疾人,也能過得不錯了。

因為這件事,王家二老特彆感激九姑婆,正好家裡養的十幾隻大鵝,下了不少鵝蛋,聽說吃鵝蛋很滋補,王家爸媽就挑了一籃子新鮮鵝蛋,讓王小兵來村裡上班的時候,順路帶過來,再讓閨女給九姑婆送過去。

陳曉娟本來就對九姑婆特彆佩服,聽到王桂芝這麼一說,她更加堅定了要留在章家村養老的決心。

農村怎麼了?

章家村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老百姓看著也很淳樸善良(不夠淳樸善良的,都被九姑婆教做人了),反正不管怎樣,肯定比繼續留在女兒女婿身邊,整天受氣要好得多。

什麼?你說農村地區醫療條件不好,不適合老年人養老?

嗬嗬~陳曉娟自己就在醫院乾了大半輩子,她能不知道人老了之後是怎麼回事吧?

這麼說吧,小病不用去大醫院,鄉鎮衛生院就能搞定。真遇到那種要命的大病,陳曉娟可以很負責任地說:治了也是白治,還不如順其自然地嘎了呢。

有些病,到了病入膏肓的時候,再實施各種搶救措施,已經不是治病,而是續命了。很多做子女的,覺得這樣傾家蕩產也要保住父母的命,就是孝順的表現。

實際上,如果是陳曉娟自己的話,她寧可直接嘎了。

真的,千萬彆救她,她不想氣管插管,也不想上呼吸機,更不想渾身上下都插滿各種管子,每天都活在無儘的痛苦裡。

哪怕她心裡清楚,就算受儘了ICU的各種“酷刑”,勉強活下來了,餘生也隻能不斷和病魔作鬥爭,活得無比痛苦。

每次看到網上有人在擔憂,說擔心回老家村裡養老,以後看病不方便的時候,陳曉娟都忍不住想對這些人說:

彆踏馬瞎擔心了!真等你被家裡人送進ICU搶救,需要靠全身插管來續命的時候,相信我,那時候,你才是真的想自殺都動彈不了了——進了ICU的病人,為了防止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掙紮不配合治療,會在第一時間就把你的手腳給固定住。

反正,陳曉娟對於來章家村養老,是半點擔心都沒有。

小病她自己能治,大病她也不願意治。

她這一生治病救人,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如今能在這樣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享晚年,平靜地結束自己的一生,這都是她應得的!

走在章家村乾淨的青石板路上,陳曉娟的心情格外輕鬆。

不過,遠在千裡之外的女兒女婿,此刻的感覺就特彆糟心了。

前段時間丈母娘說她存錢的銀行,送了她這個大客戶兩張新馬泰五日遊的旅行社抵用券,他們老兩口年紀大了,不想動彈,正好女兒生了二胎之後一直很辛苦,讓女婿帶女兒出去散散心。

夫妻倆還挺高興的,想著家裡四個老人,照顧兩個孩子應該沒問題,就美滋滋地把兩個孩子送到嶽母這裡,倆人收拾行李,出國旅行去了。

去的時候好好的,回來的時候,家沒了!

家門鑰匙打不開,倆人還以為門鎖壞了,正打算找人來開鎖,防盜門從裡麵打開了。

“你們找誰?”

“什麼找誰?這是我家!你是誰?為什麼會在我家?”

“什麼你家?這房子是我們家前幾天剛買下來的!”

一句話,把夫妻兩個徹底打懵了。

連夜拖著行李,回到他們以前住的老小區,敲開房門,女婿的爸媽和兩個孩子都在家,嶽父嶽母卻不知所蹤。

女婿鄭高遠不顧妻子楊靜萱阻攔,砸開了老丈人和丈母娘住的那間房門。

果然!裡麵除了床單被褥和一些搬不走的家具家電之外,夫妻倆常用的筆記本電腦、行李箱、衣服,還有一個他們從不離身的保險箱,統統都不見了……

“趕緊給你媽打電話,問問他們,到底什麼意思?”鄭高遠氣急敗壞地催促妻子。

楊靜萱趕緊拿出手機,先打了她媽陳曉娟的電話,沒打通。

又打她爸楊駿的電話,還是打不通。

“發微信看看?”鄭高遠接著催促道。

楊靜萱點開她媽微信頭像,發了一段話過去。

下一秒,等待她的,不是陳曉娟的回複,而是一個鮮紅色的感歎號!

“我媽把我拉黑了?!”楊靜萱不敢置信地抬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