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養美人收麵首這事兒, 其實宮裡的人早就傳遍了,就連康熙也早有耳聞。
雖然康熙因此對太子感到失望, 但以他以往對太子的溺愛態度,他是從來不會覺得這是太子的錯的,而是會覺得都是其他人帶壞了他的太子,所以太子才會做出這種不著調的事兒來。
就算父子二人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康熙也不大可能突然轉性,就因為這點兒事就對太子橫加指責。
讓康熙暴怒的是太子的暴虐無度——
宮裡麵的宮女太監太多了, 而且時有無故失蹤與消失的, 因為舉目無親又地位低下,就算死了也沒人會願意給那些人討回公道。
人命如草芥。
太子宮裡頻繁死人這事兒, 早被太子嚴令禁止外傳, 除了毓慶宮的宮女太監,以及負責將分配宮女太監到各處的管事,其他人其實是一點兒也不知情的。但太監宮女不敢亂傳,管事又是胤礽奶父——內務府總管大臣淩普的屬下,更是不敢多說什麼,於是這種駭人聽聞之事,竟也被瞞得死死的, 直到如今才透出些風聲來——
就連太子妃也是在事發後才第一次聽說, 自己居住的宮殿裡頻繁換人的原因, 竟然是那些宮女太監全都被殺了,而且還是太子動的手。
康熙聽聞此事後勃然大怒,立刻讓人嚴查, 掘地三尺也要將那些受害人的屍體找到——
那麼多人遇害,屍體總不可能不翼而飛了!
藏屍的地方倒真沒有那麼隱秘,一來太子有恃無恐,二來為了掩人耳目,自然也要選擇最近、也最不容易被人撞到埋屍的地方。
那些受害人的屍體,就被藏在太子居住的毓慶宮外麵不遠處的小花園地下。
好幾個花園被挖開,下麵都是累累白骨,隻是粗略掃過一眼,就能得出一個驚人的數字。前來挖人的小太監早就被嚇得麵無血色,那瑟瑟發抖的樣子實在讓人擔心會不會立刻就癱倒在地上。
那些可都是和自己一樣身份的太監宮女,如今全死了,還死得悄無聲息,誰能保證下一個死去的人不會是自己呢?
恐怕從今往後,這原本讓人趨之若鶩的毓慶宮,就變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惡鬼所,這些伺候的宮女太監們輕易是不敢往這邊走的。
那既然這件事胤礽做得這般小心隱秘,宮裡甚至還有人為他打掩護,那這事兒又為什麼會被人捅出來呢?
原來起因是一個雨夜出門,到毓慶宮辦事的小太監。
他當時道玉清宮所為何事,如今已經沒人知道,但他來到毓慶宮附近時,卻明顯撞見了擔心雨水會將屍體衝刷出來,導致事情敗露,所以前來查看情況,順便將埋屍的小花園的泥土弄得更嚴實的一行人。
晚上黑燈瞎火的,就算屍體被雨水衝刷出來,其實也很難發現。
但一群人在小花園裡埋頭苦乾,一句話也沒人說,卻顯然有貓膩,讓人無法不在意。
那小太監擔心自己被發現後會招來滅口,於是趕緊找了個地方藏了起來。
然後,便親眼目睹了一群人將好幾具屍體埋進小花園。
那小太監嚇得不行,等那群人離開後掉頭就跑回了自己的住處,根本不敢再去毓慶宮。但他又是有要事在身,若是讓人發現事情沒辦好,鬨了出來,他肯定會招來那些人的懷疑,到時候可就小命不保了。
小太監為了保命,就乘著康熙到禦花園散步的時候,直接將這事兒給捅了出來。
於是太子惡行得以暴露太陽之下。
所有人都翹首等待,想知道康熙冷靜下來後會如何處理這事,因為這關係到其他人以後對太子的態度,也關係到朝中勢力會不會因此來個大洗牌。
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康熙冷靜下來後,仍舊將這事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隻是將淩普的內務府大臣職位撤下、並嚴查其任職期間尤物其他錯漏之處後,明麵兒上就什麼也沒做了。
很多事情是根本經不起細查的,更何況淩普任職期間仗著自己是太子奶父,行事很是囂張,光是從內務府中飽私囊的銀子就是一筆天文數字。他的把柄幾乎是一抓一個準兒。
淩普自然沒有好下場,太子卻毫發無傷。
然而幾個皇子卻因此蠢蠢欲動起來——
按照康熙以往對太子的態度,就算這事兒被揭露,他也隻會想法子將其掩蓋下來,就連淩普,康熙可能都會看在太子的麵上不讓其下場太過難看,因為這也會讓太子麵上無光。畢竟在康熙看來,太子是不會出錯的,若是做出了事,那也一定是被身邊的人挑唆的,隻需要將挑唆他做壞事的人隔離開,太子自然會變成以前的太子。
而為了不讓太子麵上無光,不影響其他人對太子的觀感,從而影響到太子的地位,他就算要嚴懲太子身邊的人,那也需要找個不那麼容易牽扯上太子的罪名。
但之前索額圖一事可能給了康熙很大的陰影,所以如今太子身邊的人隻要有個風吹草動,就會讓他精神緊繃,然後不想再因為太子而容忍這些人。
於是淩普的罪名不但羅列了一大串兒,還一條條全都是真實且容易攀扯上太子的罪名。
這顯然給了其他皇子一個訊號,一個康熙對太子的忍耐已經達到頂點的訊號。
也許他們隻要想法子將太子與康熙的關係再推一推,康熙自己就會將以往積累的所有的對太子的不滿全部發泄出來。
皇帝的怒火豈是旁人可以承受的?到時候恐怕就是所有皇子喜聞樂見的廢太子了。
其他皇子看得出這點,太子自然也看得出。
於是,太子在淩普被罰之後的這段時間,徹底安分下來,其行事謹慎,沒有行差踏錯一步,讓人就算無時無刻地睜大雙眼盯著太子,卻怎麼也抓不到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