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玉湘的經曆不過是最後幾年奪嫡之爭的縮影。真正曆史上的年玉湘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連生三子,卻又在極短的時間內紛紛夭折,曆史上最後幾年的奪嫡之爭也如年玉湘的遭遇一般陷入了白熱化,所有參與其中的皇子大臣彼此敵對,完全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根本無法調節。
而有寶珠這個異世來客的蝴蝶效應的影響的世界,年玉湘在奪嫡的最後幾年雖然仍舊受寵,仍舊連生二子,但兩個孩子都存活了下來,年玉湘也不曾因為接連生產而掏空身體,隻能纏綿病榻。
同樣,因為朝中局勢早已鮮明,雖然礙於康熙,許多大臣不敢明著投靠胤禛,但暗中卻都通過一些宴會對胤禛做出了一些表示。
對此,康熙了然於心,卻並無太多表示。
沒有額外的反應就已經是最大的表態,其他大臣如何看不懂風向?
胤禛地位漸穩。
而之後無論是被康熙派去清查京、通兩倉,還是在冬至這天代替康熙到泰陵祭天,都讓胤禛在朝中的呼聲愈發高漲。
而與此同時,年羹堯與胤禛幾個孩子在邊關完全不遜於胤禵的表現,也讓八爺黨最後的掙紮被輕易摁下,再掀不起半點波瀾。
康熙六十一年十月,康熙突然來了興致,隻帶著梁九功一人來到原雍親王府的皇家學校,他並未通知任何人,就在學校所在的牆外聽了一會兒裡麵奔跑笑鬨聲,眼神突然沉寂下來:“梁九功,老四其實很不錯了,是吧?”
最近身體小病不斷,幾乎日日喝藥才能勉強保持神智,康熙心裡便有了猜測,自己恐是大限將至。
梁九功嚇了一跳:“皇上!”
“你呀,還是這般小心。”康熙擺了擺手,讓梁九功攙扶著自己回了馬車,“去老四家看看。”
臨近死期,康熙反倒前所未有地平靜下來。
就在前些年,康熙甚至還是個流連權柄,舍不得手中全是被人覬覦一絲一毫,麵對羽翼漸豐的老四,他甚至想過要將十四抬起來與老四打擂台,最好能爭個你死我活……
若非那些個提前參加考封的孫子出現在自己麵前,康熙恐怕還意識不到自己老了——
不但自己老了,就連自己的兒子也老了。因為他的孫輩都已經成長起來了,重孫輩也出生了好幾個,而且一個個在自己看不見的角落成長得很好,灼灼其華,耀耀生輝。
尤其是老四家的幾個小崽子,明明同父異母,卻相處地意外和睦,讓他這個見慣了兄弟相殘、父子相鬥的人都生出了些許羨慕。
老四有福氣,娶了個好福晉。
但隻是這樣還不夠,康熙眼底閃過一道冷芒,他還需要做最後的確認。
得知康熙突然上門,寶珠竟不覺得意外,態度十分平靜地將人請進了門。
寶珠想要派人去請胤禛,卻被康熙抬手製止:“不必,朕今日上門並非為了見老四。”
寶珠也不多問,默默側立一旁,靜等康熙吩咐。
康熙不說話,她也一言不發。
屋內一片死寂,若非還能聽見幾道微不可聞的呼吸聲,寶珠都快要以為屋內隻有自己一人。
約摸兩炷香的時間後,康熙突然笑了一聲:“你很不錯。”
寶珠心頭一緊,不敢多言。
好在康熙此次前來也不是為了見她,試探後確定自己這個四兒媳沉得下心後,便乾脆說出了自己的來意:“將弘暉叫來見朕。”
“弘暉今日休沐,特意趕到學校去同弟弟們相處,回來尚需要一段時間,還望皇上勿怪。”
康熙微訝,擺手:“無妨。”
-
康熙與弘暉相處過一段時間,後來因為胤禛的緣故更是將其放在皇位繼承人的位子上考慮過,得出的結論是他很優秀,出乎意料地優秀。
作為皇帝,康熙一向是自得的,無論是在文化上的成就,如促進滿漢大融合,如主持編寫四庫全書;還是在無功上,三征葛爾丹,維護了滿蒙和平,都是拿得出手的政績。
康熙自認,他完全不必曆史上的那些皇帝差。
但同時,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他太好大喜功,對名聲太看重,對有功之臣也太軟和,以至於在威懾力漸漸消去的晚年,給下一位繼任者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大清。
弘暉很好,然而又不夠好。
或者說,弘暉身上的有點不是康熙想要的。
康熙想要的是一個殺伐果斷的革新除弊之人,但弘暉卻是個冷靜溫和的守成者。
康熙一度因為弘暉而動搖了將皇位交給胤禛的想法,當時還是梁九功的一句“弘暉世子隻是您孫子”的話給打消了念頭。但如今他自知時日無多,卻無法就這麼放任。
其實胤禛有很多兒子,他們全都足夠優秀,性格各異,就算拋開了弘暉也能從中找到合適的胤禛的繼任者,但腦海裡產生這個想法的時候,康熙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弘暉那雙堅定又溫和的雙眸。
不甘心……
這樣的情緒在康熙親政之後,便再未出現了,但在弘暉身上,他卻難得產生了這樣的情緒。
如今弘暉站在自己麵前,這樣的情緒不減反增。
康熙看著弘暉,問了許多話。不同於上一次的淺嘗輒止,這一次康熙的問題要深入得多,上到民生溫飽,下到邊境戰爭,隻要是他覺得皇帝應該掌握的知識,他都問了弘暉。
弘暉答得很好,出乎康熙預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