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之平而言,這所謂的‘開竅’都是被逼出來的,都說江南文風甚重,求真學院更是其中的翹楚,裡麵的學子不愛雜文、策問,唯獨對詩賦偏愛的很,可以說是一言不合就賦詩,辦文會要賦詩,出去踏青要賦詩,賞花要賦詩,品茶還要賦詩,當賦詩成為日常的時候,不開竅也得開竅了。
當然除了作詩,方之平在求真學院被訓練出來的還有‘裝逼’水平,大冬天拿折扇隻是小菜,一本正經的對月抒懷、對風吟誦才是真本事,他現在對著一盤菜都能引申到情懷上去。
宋老太爺已經致仕多年了,不過退休生活過的一點都不愜意,兒子忙著給皇帝當差,孫子和重孫子的功課就隻能他盯著了,大孫子宋高誌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加會試了,二孫子雖然去年中了舉人,但名次卻不上不下,自覺學問不夠,今年會試也就沒下場。
兩個人花了將近一個時辰,才把方之平的答案看完,親自整理好放在書案上。
“你答的不錯,詩賦沒拖後腿,策問言之有物,這筆字也寫的好啊,不出意外的話,不是一甲,就是二甲,落不到三甲上。”宋老太爺捋了捋花白的胡須道。
外孫答的明顯比孫子要好,高誌應該也能中,但究竟是二甲還是三甲就不好說了。
宋老太爺給孫子留著麵子呢,沒說出來,但宋振海這個當爹的就沒有這麼多顧及了,“你默出來的答案,留這兒一份吧,也讓你兩個表哥看看,彆不知道天高地厚。”
方之平正沉浸在自己能中一甲或二甲的喜悅裡呢,會試總共錄取一百八十名,第一名至第六十名都是稱為進士,為一甲;第六十一至第一百二十名為二甲,第一百二十一名到第一百八十名為三甲,一般來說殿試跟會試的名次不會差太多,殿試的一甲隻有三個人,狀元、榜眼和探花,這三個肯定也要在會試一甲那六十個人裡取,剩下的就是二甲和三甲了。
方之平最怕的就是落在三甲裡,比不中都可怕,三甲人數最多,被賜同進士,這個‘同’實際上卻是表達的不同,士人甚至做過這樣的對子來諷刺同進士:如夫人洗腳,同進士出身。
如夫人就是小老婆,用如夫人來對同進士,可見同進士的地位,比進士要低出一等來,當然肯定要比舉人的地位高,但方之平畢竟年輕,又不是等不起三年,對他而言,寧可不中,也不想成為同進士。
瞧著方之平的答案,宋高誌是服氣的,“表弟文章的確比我寫的要好,有時間一定向表弟討教。”
“談不上‘討教’,有時間咱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方之平回過神來謙虛道。
宋高傑雖然心裡有一點不爽,但還是起身道:“我哥說的對,之平你就謙虛了,等你殿試完,我們哥倆肯定去找你取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