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鬨王府(1 / 2)

錦堂香事 浣若君 7433 字 3個月前

過了片刻, 一直在跑來跑去的朱玄林忽而止步, 側首, 兩隻圓圓的眼睛一直盯著某一處。

錦棠順著他的目光望過去, 便見側殿簷廊下的角落裡, 不知何時多了一隻用綿布縫製而成的, 腦袋圓圓,形象極為誇張, 但又看得出來是隻小羊仔的小玩偶。

這玩偶縫的很醜,但因為特地給了羊擬人化的五官, 又笑的極其可愛, 於是吸引了朱玄林的目光。

他一直的看著那小玩偶,瞧樣子,是很想過去抱抱那小玩偶。

恰恰就在這時, 大殿外進來兩列太監,先是皇太後諭旨,前來祝壽,送禮的。

再是內閣六位輔臣, 以及各親王公大臣們家的門人,進來磕頭,給旭親王拜壽。

驟然的熱鬨,使得大家忽略了小皇子,一個不注意的功夫, 他已經朝著偏殿的回廊溜了過去。

錦棠的注意力一直在小皇子身上,所以, 小皇子一跑,她也跟著跑。

到了偏殿廊下,朱玄林先抱起小玩偶來,孩子的天性使然,於懷中摟了摟,然後再低頭,便見地上還放著一盤子東西。

厭食,或者說不貪食的孩子,一般並不是因為懶得吃,而是因為好東西太多,慣饞了他的胃,慣叼了他的嘴,不是格外喜歡的,就不肯吃而已。

而朱玄林,恰恰是這樣的孩子。

那盤子裡放著一盤褐色的糖。朱玄林抬起頭來,手指已經唆進了嘴巴裡:“姐姐,這瞧著像是話梅糖。”

錦棠端起盤子來,拈了一枚話梅糖在手中,揉了揉,比一般的話梅糖要軟,但確實,中間一顆核兒,像是話梅糖。

朱玄林又道:“太後宮中總有話梅糖,但小叔叔吃得,本宮卻吃不得,因為父皇說,吃了糖要壞了牙齒。”

他還挺狡猾的,從中抓了一枚出來,又道:“本宮就吃一顆,你隻要不告訴我父皇,從今往後,本宮會在父皇麵前多為你美言幾句的。”小家夥人小,位尊,為了幾顆糖,卻又不惜討好個陌生人,也是夠可愛的。

錦棠將糖放一鼻子邊嗅了嗅,忽而一個驚醒。

這壓根不是話梅糖,而是阿芙蓉膏。

所謂的阿芙蓉膏,其實是一種毒物,在錦棠上輩子女兒沒了,最痛苦的時候,林欽曾給她用過這東西,不過錦棠後來發現她對於這東西的依賴,會比酒更大,就毅然決然的斷掉了。

這東西本是要像水煙一般,拿煙管點燃,捏成泡兒揉在煙管上,來抽其煙吃的,徜若生食,輕則癡呆,重則能要人命。

卻原來,上輩子皇子朱玄林之所以從旭親王府出去就變成了個癡呆,是因為吃了這阿芙蓉膏。

這東西吃到肚子裡,便剖屍也查不出毒來,但其毒性,卻比真正的劇毒更可怕。

錦棠將盤子牢牢護在掌心,極目四顧,這時候肯定已經找不到做手腳的人了。

她蹲下身子來,掏出帕子替小皇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柔聲道:“殿下,非但這糖吃不得,而且,一會兒小女要帶著你去見你的父皇,到時候,方才你看到這玩偶,以及糖的情形,咱們要原原本本,講給你父皇聽。”

*

阿芙蓉這東西,按理來說應該是一味中藥。

宋代醫書《百一選方》中說,阿芙蓉可治療赤白泄痢,以及嘔逆,腹痛,咳嗽等。隻要將阿芙蓉的子、殼炒熟研末,加蜜製成藥丸,患者服食30粒後即可病愈。

當然,在錦棠所見過的古醫書上,也沒有把這東西治成膏子的藥方。

不過,她上輩子在京城時,所請的金發碧眼的洋人先生卻跟她說過,在大明之外的番邦異國,有阿芙蓉膏這種東西,能幫人治病,但也能讓人上癮,當然,那是在當煙而吃的時候。,徜若生食,無異於自殺。

所以,這必定是有人要暗害於小皇子朱玄林。

*

西大殿中明光如鏡的大理石地板上,錦棠將袍簾前擺撩在膝前,成四四方方的一塊,背挺了老直的跪著。

皇帝朱佑鎮將小皇子圈在懷中,靜靜聽錦棠講述阿芙蓉膏的來曆,聽罷之後,往身旁隨行的禦醫,可有此事。

禦醫也沒聽過阿芙蓉膏,是以,說道:“微臣從不曾聽說過此物,但既這位羅娘子說此物有毒,不如找頭家畜來試之,若是無毒……”那就是錦棠聳人聽聞了。

皇帝直接道:“嘗膳太監來食,若果真有毒,朕厚賞你的父母鄉鄰。”

嘗膳太監專門就是試毒的,也不過一個小內侍而已,拿的月俸高些,在皇帝麵前比彆人有臉,但到了這種關鍵時刻,就得他出頭。

捧過帶著絲淡甜味,軟軟的,瞧著像話梅糖一樣的東西,嘗膳太監一口一個,吞了兩枚,然後便跪到了地上。

初時並未有什麼。

屋中此時隻有旭親王,林欽,並皇帝幾個大人,以及錦棠,劉思罔和朱玄林那孩子。

眾人俱皆啞然,靜靜的等著。整座闊朗的大殿中,靜可聞針,唯獨紅檀木描金海棠的五鬥櫃上,自鳴鐘噠噠而響。

時間一分分流逝過去,初時並未有什麼,待過了一刻鐘,旭親王忽而就站了起來,大步走了過來。

嘗膳太監的臉越來越白,再接著,滿頭冒起了冷汗,於地上艱難的抓挖了起來。不過,似乎除此之外,他沒有彆的反應。

當然,這是因為他是個大人,而食的量並不算太多。徜若是個孩子,錦棠深信,此時定然已經呆傻掉了。

皇帝揮了揮手,命令林欽帶人將了下去,側首望著錦棠,說道:“徜若孩子誤食,會怎樣?”

錦棠道:“重則喪命,輕則癡呆,是好不了的。”

皇帝將兒子牢牢圈在懷中,側首望著羅錦棠:“今日朕得多謝羅娘子救了朕這唯一的兒子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