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婚事(上)(1 / 2)

庶房媳婦 春未綠 5041 字 4個月前

天空中一輪紅日破曉開來,金光閃耀下,湖廣江陵府的碼頭人聲鼎沸起來,做工的行商的趕考的人群絡繹不絕,沿著碼頭往下走,有一排青瓦白牆的屋宇,這是江陵府最繁華的地帶,這裡住的人大多也是江陵府的官員。

江陵府是湖廣中心,荊楚之地,物阜民豐,因為湖泊河川眾多,這裡吃魚蝦抑或者是鱔魚泥鰍者眾多,江陵府的官員們每日食魚蝦者不少,尤其是炎夏,今日徐通判家卻是格外多了起來。

往常給徐家送魚的販子姓龔,今日他找了不少挑夫過來幫忙,再有他兒子渾家也全部過來幫忙。

有那挑夫不明所以,便問道:“老龔啊,這徐通判家裡滿打滿算也就十口正主,咱們運好幾百斤的魚,他們吃的了這些嗎?”

龔小販笑道:“你這就有所不知道了,徐通判的千金要出閣,這魚啊有的是用來做魚糕的,有的是喜宴上要用的,咱們這點還怕不夠呢。”

江陵的魚糕一向有名,是喜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挑夫是本地人當然也知道,他一聽說原來是這事兒,了然一笑:“徐通判向來不是十分大方的,這般大手筆,恐怕是徐大小姐嫁了個好人家。”

龔小販跟徐家送魚七八年了,又是江陵本地人,對徐家的事情也略微聽說了一些,徐家出身屠戶之家,偏祖墳冒了青煙,徐屠戶的兒子從小就是當地有名的神童,十一歲就中了秀才,從此一路青雲直上官拜一品,這徐家改換了門庭之後,二子皆中進士,一時煊赫。

這神童便是徐通判的爹,死在吏部尚書任上,原本徐老尚書還在的時候,徐通判在翰林院,標準的天子門生,隻可惜自從徐老尚書死了之後,徐家長子再無長進,在江陵通判這個位置上待了八年了。

還好江陵富庶,又是家鄉,徐通判一家在此很有幾分麵子,雖然和徐老爺子在世的時候不能比,可人家到底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呢。

龔小販想到這裡,不禁搖搖頭,自己一個做小買賣的操彆人的心作甚,人家徐通判好歹是江陵的大官呢。

徐通判家住的是標準的二進的宅子,穿過影壁從宅門進去之後,倒座房裡住著徐家的下人,出來招呼的是徐家的管家陳順兒,他摸著山羊須迎來送往。

他渾家是太太身邊的得力之人,知道送魚蝦的過來了,忙捏著銀子過來,給完銀子,又穿過垂花門過了影壁後再往正房去。

此時,徐通判的夫人張氏正拿著聘禮挑好東西,她難得的養了女兒一處,又借錢置辦了嫁妝,若是不留下些聘禮,怕是明年入不敷出,所以她既要顧著體麵,又不能吃虧。

她下首坐著一位姑娘,發同漆黑,眼波若明,纖纖十指似栽蔥,曲曲雙眉如抹黛,托腮看著忙碌的張氏,她便是徐湘湘,徐家的大小姐。

“娘,您說沈家怎麼就提起跟女兒的婚事了,若非是有方大人來這麼一遭,就連爹都不知道呢。”

說起來這些日子徐湘湘跟做夢似的,她自嬰孩時家中因為祖父的原因倒也算得上鐘鳴鼎食了,祖父位高權重,又得皇上信任,她們一家在京師可謂是過的安逸舒適,可祖父一死,落地的鳳凰不如雞,父親守孝完再起複時,隻分到江陵,一個六品小官做了七八年,完全看不到儘頭。

這讓徐湘湘的婚事也十分坎坷,以前在京師時,爹娘那是非三品以下官員的兒子不考慮,甚至在她很小的時候開始攢嫁妝,在最困難的時候她這筆嫁妝都沒動過,即便父親官位幾年如一日的不變,但是她很清楚,爹娘是絕對想讓她嫁個好人家,從而更上一層樓的。

可是江陵這個地方,雖然比不上江浙一帶,還算富庶,但是讓爹娘看的上眼的人幾乎太少了,或者說有那真正位高權重的,還不一定看的上他們。

所以徐湘湘的婚事一拖就拖到了十八歲,甚至於小她兩歲的從妹都快要出嫁了,她才得了這樁婚事。

好在不負所望,徐湘湘的這門好婚事便真正讓徐父徐母揚眉吐氣,也讓徐湘湘這個十八歲的老姑娘的地位忽然水漲船高了起來。

對,她的夫家便是鼎甲豪門世家的吳興沈家,本朝雖然科舉開始興盛,但世家依然在士林中執牛耳,尤其是沈家一門雙相,沈家子弟高官故舊尤其多,比如湖廣總督便是沈家人,得知此婚事,還特意送了賀禮過來,這讓爹娘也十分有麵子。

張氏笑道:“所以說人家大家族可不會做哪些魑魅魍魎的醜事,隻有市井小人才這樣呢。”

徐湘湘想這個說法倒也不對,可她也知道張氏信奉世家信奉讀書人的緣由,祖父徐老尚書很早就出類拔萃做了官,當初徐父完全可以找一門高門婚事,就彆說高門婚事了,便是門當戶對的也一大把。

況且當初張氏在家也並不受寵,外祖父連個舉人也未曾考上,還害了一場大病,家資都散了不少,就是在張家最困難的時候,徐老爺子感念一飯之恩,上門為長子提親,張氏感激涕零,在她心目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隻有讀書人才是真的信守諾言是好人。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