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帶著超市回五零最新章節!
但是在買小母雞之前,還要將家裡改造改造,首先要保證雞房的乾淨和衛生,為此吳迪專門在外麵找了兩個木工,按照曾尛給的設計圖,畫出了現代模式喂養雞和鵪鶉所用的籠子,最後籠子雖然有了,可是地麵卻是土地,起不到防水的作用。
於是曾尛花了好幾百塊錢的大價錢,從黑市上買來了上千斤的水泥,好容易將地麵打造成水泥地麵,還修建了專業的排水管道,這排出來的水都儲存到了房屋後麵的小水池裡。
這樣,雞籠鵪鶉籠侍弄好,水泥地麵乾了,排水管道也適用合格後,還專門打了口水井。
這個年代京都市區早就有自來水和電了,可是農村因為有壓水井,所以並不樂意再去花那錢去裝什麼自來水。
雖然方便是方便了,可是也意味著每個月都要交水費,所以他們更樂意吃自己壓水井裡的免費地下水。
可是喂養雞需要用水管清掃地麵,這一桶一桶的提多費勁啊,她索性一步到位,在院子裡打了一口水井,然後再加一套加壓裝置,直接插上電就能用水槍清掃地麵,方便的多了。
所以,從開始買房到家裡家外的裝修設計,曾尛前後差不多折騰進去一千多塊錢。
但看著整修之後的房子,她卻覺得這些錢花的值。
房子整好了,接下來就是購買雞苗了,農村人喂養雞的多的很,但為了不引起本村人的注意,所以吳迪都跑到外麵的村子去買,前前後後折騰了好幾天,花了十來塊錢買了二十隻小母雞,還有四五隻的小鴨子。
為了雞鴨減少生病的情況,畢竟到了夏天,細菌滋生的快,未免這些小家夥生病,她特意在後罩房養雞的隔壁房間裡,擺放了十多個藍色的大桶,這一個桶都能裝幾百斤的水。
趁著吳家人都出去的空檔,她將這些水桶裡的都裝滿了空間的藥泉水,以後她的雞鴨都喂這種水。
十多個桶,十天半個月來換一次也夠了。
農村現在都是生產隊時期,就算這裡是京都的農村,也依然如故,不過稍微好點兒的是,這邊因為是天子腳下,生產任務重,對雞鴨鵝豬這些的需求也大,所以家家戶戶都讓養。
要不然她恐怕得用空間的孵化器才能孵化出小雞小鴨來。
對了,她空間超市有孵化器啊,那是不是她自己就能孵化出鵪鶉出來?
有了這個想法,她決定有空的時候,得進空間研究研究,如果鵪鶉蛋能孵化出來,那鴿子蛋應該也可以吧?
越想越興奮的曾尛,覺得自己未來發家致富可能真的要靠他們母子女幾個了。
好在這套房子足夠大,進門之後,臨街有一間雜物房,雜物房的旁邊是家裡的廁所,廁所的坑在外麵,方便出農家肥。
然後就是大院子,院子裡可以種果樹也能種蔬菜,大概有個一二百平方。
一抬頭就是主人家住的地方,正房一個大套間,有客廳和臥室,左右兩個小房間,之後右手邊就是過道,通往後院兒的過道。
穿過過道,依然是一二百平方的大院子,左手邊是大灶房,連著灶房的還有一間專門吃飯的小房間。
後院兒的三間房現在雞鴨占據正中間最大的那一間,左邊那一間裝水,右邊的那一間回頭將置辦成飼料房。
飼料房的旁邊就是過道了,穿過過道就來到了後門所在的後院兒了,沒錯,這裡還有一個大院子,院子裡她挖了一個汙水池,池子裡是從雞房排出來的汙水,這些汙水回頭會當做農家肥上到院子裡的蔬菜地裡。
這後院兒有一個後門,出了後門就是莊稼地和樹林了,因為他們這家的主人原先也是村裡的大戶人家,所以宅基地是彆人的兩倍,居住條件是沒的說了,單愁這三個種菜的地方,也夠他們一年到頭吃的了。
曾尛的空間都是細糧,沒有麩子之類可以喂養雞鴨的飼料,所以這些都需要將來他們母女三人去周邊的村子裡找,花錢買也行,這個年代人吃的都是粗糧,這些麩子不好買是必然的,所以他們需要在院子裡種多一點的蔬菜,蔬菜切碎也能給雞鴨吃。
沒有飼料是個大問題,好在,她還有彆的辦法補救。
一個是蠅蛆,一個是蚯蚓。
她在後院兒安放了好多的木箱子,然後讓吳迪吳昕有空的時候就去地裡麵捉蚯蚓。
蚯蚓喜歡在爛草、堆肥、牛馬糞及腐爛的枯枝落葉、爛菜、瓜果等環境裡生長,有機物、垃圾或馬牛糞先要經堆積發酵,待溫度下降後,才能作為養蚯蚓的基料。
把基料裝入木箱中,然後放人蚯蚓即可養殖,養殖期間經常噴水保持濕度,並用草席、草簾和舊麻袋覆蓋遮光,在氣溫13~28c都能正常生長。
至於蠅蛆,就更簡單了,在後院兒挖個坑,裡麵放入豬糞或者雞糞,加入酒糟發酵,之後將蠅蛆放入發酵好的飼料裡就可以了,具體細節她會詳細的說給母子女三人聽,雖然有些惡心,但用蠅蛆和蚯蚓喂養出來的雞,不但產蛋率高,而且長得快。
正好這個季節十分適合實驗和操作,如果他們有豐富的蟲卵,哪怕沒有麩子,糠,也能喂養出不錯的雞來。
為了侍弄好自己的第一份外快,曾尛幾乎有空就要往郊區跑,從家到郊區,每次都要折騰兩三個小時,但她必須在任務之前弄好,要不然出差在外也不放心。
經過半個多月的折騰,所有成果已初見成效,不但院子裡種下的蔬菜發芽長開了,帶回家的雞苗也長出了小翅膀,不再是黃黃的小鴨子小雞造型,後院兒的蚯蚓和蠅蛆也在迅速的繁衍中,看起來惡心極了,起碼她這個密集恐懼症患者看了是有些頭皮發麻的,但是天天侍弄它們的吳嬸子表示已經麻木了。
眼瞅著家裡家外都走上了日程,她總算送出口氣,兄妹倆早在搬過來的時候,就在附近的學校辦了入學手續,這還是簡楚找自己的戰友給幫忙辦的,為此曾尛還給人家送了五十斤的大米作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