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可可對他們來一下又走也沒什麼特彆感覺,她還沒充分意識到這個年代的‘求賢若渴’,很多事情沒辦法走後門,有實力的人在現在這個時候完全是不怕被淹沒。
將這個小插曲放下,又一塊兒錄音去。
至於鐘主任他們倒是有看出什麼來,不過卻是沒有什麼嫉妒心或者眼紅什麼的,都經曆過牛棚那些年了,人也上了年紀了,外語係就這一個小年輕,給個機會又怎麼樣。
專心地把教材錄音工作給做好。
他們的錄音工作做的挺順利,磁帶效果錄得可以,還做了備份,恰好有兩台錄音機。
等弄好之後,這錄音機就提到外語係英語專業學生的課堂上了,聽到裡麵的聲音,這下子學生們也知道那天廣播意外播放出來的聲音是為了什麼事。
學生們還挺激動也挺感動的,沒想到學校這麼關心照顧他們,為了他們更好學英語都額外花時間花心思來給他們教材錄音,錄音效果還那麼好,尤其是薑老師簡直跟外國人說英文一模一樣了,不知道的還真以為這錄音有外國人參與錄製。
以前跟薑可可同個宿舍的趙欣雅等人也聽到了這錄音,不過心底卻生不出什麼嫉妒隻有羨慕,覺得她很厲害了,跟傳奇人物似的,一下子從學生變成老師,還能跟教授們一塊兒給教材錄音,已經跟她們不是一個級彆的,眼紅嫉妒不來,反倒想更努力學習,爭取也跟她一樣變得優秀。
就是趙欣雅也生不起嫉妒的心思,都搬出去了,不在眼前,又不是一個級彆,哪能升起嫉妒的心思。她現在是慶幸自己沒被薑可可教到,不然多尷尬啊。
薑可可也不知道她們這些心思,她從宿舍搬出來後就很少跟舍友見麵,畢竟上課和工作時間不一樣。不過她倒是還跟夏圓保持友好的關係,上學期在宿舍她跟夏圓處的不錯,偶爾也有一些課跑到一塊去上,還能說說話。
但是也不頻繁,隨之時間的推移,等薑可可不去蹭一些中文係老師的課程了,估計就很難再跟夏圓有其他交集。
薑可可也知道這是必然現象,就像她在後世,一開始的時候還能跟舍友出去玩什麼的,但是後來舍友為工作打拚的打拚,為家庭忙碌的忙碌,就她一個人全職在家做作者畫手,工作內容和時間都不一樣,很難湊得出來,即使湊出來話題也很難聊到一塊去。
時間總是會替你篩選同行的對象的,有的是過客,有的是夥伴,每個階段都是經曆。
而自從英語專業的學生發現聽教材錄音更能訓練聽力的時候,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或者說家裡有錄音機的學生,就跟薑可可借了磁帶去拷貝一份。
市場上有賣空白磁帶,一塊兩塊九毛錢,也不用票,因為這東西用的人其實不多,畢竟普通家庭的多,是買不起一台錄音機。
現在市麵上錄音機很少,有也賣的很貴,像國產的葵花牌、熊貓牌什麼的一台最低就要五六百塊,還要票。而友誼商店要外彙券不說,賣的外國牌子更貴,得一千兩千。
華國的錄音機成本還沒降下去,也沒大麵積生產,更不是改革開放,所以要見到小年輕穿喇叭褲戴著□□鏡扛著錄音機跳迪斯科也得到了八十年代,那個時候改革開放兩年了,富裕家庭要多了,也有能力置辦貴一點的家電。
像到了八十年代,結婚可不止三大件了,手表、收音機、縫紉機、自行車之外,還有錄音機、黑白電視機/彩電、冰箱、電風扇。
那是華國小家電繁榮時候,眼下還不行呢,春風還沒吹起呢。
不過英語專業的還真是有家庭比較富裕的,能主動報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個人興趣,也跟家庭出身多少有些關係,比如有華僑或者什麼的。
就薑可可班上跟她借磁帶的就有十來個人,彆的老師班級上也有。
他們商量了一下可以借,不過把人集中起來統一錄製,免得弄壞了,空白磁帶是可以反複錄音了,萬一使用錯誤不小心把原先的錄音弄混了或者覆蓋刪除了就麻煩了,備份不多,重錄也勞師動眾。
除了教材錄音之外,薑可可也倡導同學們建立英語角,每天或者每周固定一個時間到一個地方交流學習英語的心得,或者互相教學英語,推薦英語課程等等。
這跟學習互助小組差不多,不過可以弄得更加正式,內容更加豐富點,也可以麵向全校,歡迎所有想學英語的學生,不分專業和年級,大家一起交流,多多少少也能豐富一下課外知識。
這個倡議班上基本都是通過的,他們還想讓薑可可來組織這種事,不過薑可可不擅長組織,還是拒絕了,讓學生們去弄,她可以幫忙簡單策劃一下或者每周邀請外語係的老師教授們過去給大家分享一下學英語心得什麼的,也算是一種小小的個人講座。
77級和78級的學生不少是帶薪上學,也就是工作過的,像組織策劃這些事能力肯定不差,事實上他們確實弄得很好,這兩屆大學生中人才不少,不能用看一般學生的目光去看待他們,他們是特殊的兩屆大學生,也是經曆豐富很有能力的大學生,有時候給提供個方向,自己就能做得有聲有色。
薑可可除了在外語教學的課堂上把他們當作學生,平時跟他們相處也是像朋友一樣的,有些還特彆有人生經曆,跟他們也能學到非常多的內容。
第一次英語角的時候基本是英語專業的學生比較多,占了有四分之三的人,此外的就是其他專業的學生或感興趣或好奇過來的。
地點是在大學西樓那邊的半山坡草地上,到了這裡,英語角的組織人一開始先給大家介紹了什麼是英語角,建立英語角的目的是什麼,在這裡有什麼規矩。
其中規矩其實很少,但一條就是要開口說英語,儘量用英語交流,不能不開口,這是鍛煉大家英語聽說能力的方式。
然後那位同學說完後就個‘打個樣’,先用英文來了一段自我介紹,接著又用英文讓大家毛遂自薦上來用英文介紹自己表達自己。
不少外語專業的還是很是可以完成這個簡單的任務的,尤其是薑可可教過的學生,她之前都有讓他們自我介紹一下,而且一直鼓勵他們開口講英語,在講台上表現自我,很積極踴躍,沒有羞澀,都紛紛上來。
這讓其他專業的大開眼界,對他們來說,開口講英語其實挺難為情的,因為覺得自己英語很差很爛,讀起來特彆怪不好意思,結果看到這麼多學生上去展現自我,有好多發音也沒比他們好到哪裡去,但是那種大膽自信特彆吸引人,讓他們也生了勇氣去介紹自己展現自己。
而這邊的熱鬨也吸引了不少其他路過的學生好奇過來看看,然後發現是在講英語,還覺得很新鮮很新奇,也跟著留下來看熱鬨。
薑可可那天也有過去看看熱鬨,跟江寄餘一塊過去的,怎麼說都是自己倡議的,也有些好奇他們能辦成什麼樣。
看到這麼熱鬨的樣子薑可可心裡挺高興的,覺得自己的學生真厲害,如果她沒有兩世的經曆,估計這種時候也沒那麼大膽敢把‘蹩腳’的英語講出去。
最後薑可可還被眼尖的學生看見,讓她上去也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學英語的心得或者曆程。
三水大學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學校有個十分年輕的英語老師,但是不少人沒見過樣子,眼下聽說她就是傳說中那個老師,氣氛就更加熱烈了。
薑可可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眼江寄餘,看到他眼裡縱容驕傲的樣子,這才有更多自信在講台之外的地方發言。
她也是用英語跟他們交談,儘量用簡單的詞彙,先做了自我介紹,然後也說當年說英語的經過,不過她兩世學英語條件都比較好,沒辦法作為常規例子,於是便把江寄餘拉上來,讓他講學英語的過程。
江寄餘真的很聰明,他現在英語都能跟她日常交流對話,雖然不夠純正但是也很好聽。
他被薑可可拉上來也不羞惱推脫,事實上薑可可不拉他上來他都要宣誓主權了,彆以為他沒看見薑可可說話的時候在場多少小年輕那放光的眼神,在塘邊村他就見過不少!
江寄餘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後,就很‘心機’地說自己的英語都是薑可可教出來的,平時見麵就一起用英語對話,多說多練,自然能進步。
這種雄性宣誓主權的語氣不少有蠢蠢欲動心思的小夥子都感受到了,有人就問江寄餘跟薑可可是什麼關係,還有更大膽的直接問以後薑老師像這樣教他英語。
薑可可沒有回答,江寄餘卻上前一步微微擋住了薑可可,臉上帶著笑,“不行,她是我見過父母,訂過親的對象。”訂過娃娃親也算是定親。
薑遠鵬:可去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