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追尋 二(2 / 2)

生於封神 則美 6378 字 6個月前

有人指著大鼎上的銘文,將一些文字翻譯了過來,指著“功比三皇績蓋五帝”的銘文,“三皇五帝本來就是傳說當中的人,不管在當時或者在咱們現在看來三皇五帝都是當初傑出的部族首領,為什麼在商人看來,這樣一位勞苦功高的公主,到後來連名字都沒有了呢。”

又有一群人來推斷,可能是正處在父係社會成型的階段,所以一個女人的功勞很容易被抹殺。

這個結論在後來得到了論證,那就是在九間殿清理的時候,在牆壁上發現了曆代君王的刻像。在這些刻像的下麵標注了他們的兒子和孫子。

值得令人注意的是,這些刻像下麵都沒有公主,唯一有區彆的,就是帝乙下方,在兒子們的最後,刻畫了一個女子形象。

說是一個女子,也隻是跟他們兄弟們威武的姿勢有所不同,顯得婉約了許多。

這名女子的刻像是背著長弓手握佩劍的模樣,下麵注釋:女王荒,帝乙女,媯王後所出,無子,晚年侄洪奉養。

學者們對洪這個人感興趣了起來,除了在帝辛的名字下麵找到了王子洪的名字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蛛絲馬跡。

就有人猜測可能在公主晚年,權力鬥爭失敗,為了消除影響,商人刪除了和這名公主有關的所有曆史信息,這也就表明了,為什麼指揮了一場大戰的公主最後連一個名字都沒有落到史冊上。

隻不過信息越少,就越顯得神秘。

作為這次挖掘活動的發起人,李教授卻不這樣認為。

他仍然是比較相信唐和尚的劄記,不過有一件事情特彆想不明白,第一:唐和尚當時所在的位置應該在很遠的西域,怎麼會有當時中原上古的竹簡?

第二:經曆了漫長的時光,怎麼會有人記得這位公主,並冒充她的身份和唐和尚相見?

根據唐和尚的記載,這位公主把自己扣留在那裡,也隻是為了讓他讀書,這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如果真的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典籍,隻要抄錄一份兒送到唐王朝,作為天可汗的李世民隻有歡喜的份兒。有這麼好的途徑不去使用,反而讓一個和尚囫圇吞棗的讀了一遍,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彆人看來,李教授這簡直是魔怔了,用大家的話來說,大家都是搞學術的,隻相信眼前見到的,以及這些文物所提供的證據,外邊的一些神話,或許是給了某些方麵的曆史猜測,或者是記錄了某些曆史,但是因為其中虛假誇大的部分太多,不能辨彆真偽,不足以成為證據存在。

李教授當然知道這個,也隻是歎息了一會。他對自己其中一個學生說,“彆人不相信,我確實相信的。我相信在西域的某個地方會有一座山穀,根據時間流逝,這處山穀可能會變成了平原,但是裡麵絕對藏著萬卷書。

這萬卷書裡麵包羅萬象,有著千古聖王的功績,有著人間共主的奉獻。我們能從這些書籍裡麵尋找到我們文明的源頭,我們能扒開時間的麵紗,透過層層迷霧看到當年那些人的喜怒哀樂。”

說到這裡,李教授就感慨萬千,“這就是咱們學習曆史和學習考古的原因所在,還原那個時候最真實的真相,不管是苦痛還是歡樂,不管是低落還是高昂,讓先民們原原本本的呈現在咱們跟前,能明白他們的追求,看到他們的付出。”

當天夜裡因太過疲憊的李教授在帳篷裡麵呼呼大睡的時候,他夢見有人掀開了自己的帳篷門簾走了進來。

李教授夢見自己坐了起來,戴上眼鏡,看到一個穿著皮甲的女人站在自己跟前。

這個女人自我介紹,“我是媯姓女荒,帝乙幼女,帝辛胞妹。我有書冊堆放了三間大殿,其中有伏羲八卦圖,神農百草圖,五穀種植書,軒轅論戰書,禹王治水說,東夷攻夏記,少康複國錄,商湯滅夏誌,伊尹為相傳……林林總總,全是治國之學,於今日來說一無所用,在當年,卻是我等手中的無上寶典。”

說完轉身出了帳篷,李教授被這一堆書名弄的暈頭轉向,飛快地追了出去,一出帳篷發現,周圍的景色已經變了。

自己正站在一處廣場上,周圍來來往往全是披堅執銳的甲士,眼看著剛才的那名女子已經快要消失,李教授顧不得查看周圍,趕快追了上去。

他總覺得和這位女子保持著一丈左右的距離,無論怎麼追都追不上。

忍不住問了出來,“唐和尚在書上說的是真的嗎?你真的把他留在上古中讀了幾年書?你為什麼要把他留在山穀中讀書?”

“因為當時各種勢力紛紛下場……”

這個女子說了很多,然而李教授通通聽不到,著急地向前跑,無論怎麼跑,總是有著一丈距離。

就在這個時候,女子在豐德樓前停了下來,李教授剛快表示自己對剛才的談話什麼都沒有聽見。

這個時候就見這女子哈哈大笑,“聽不見是好的,這就證明神仙離你越來越遠,人族應該靠自己,我在幾千年前想的事情,今天已經應驗了,所以我滿懷欣慰。”

說完之後,對著豐德樓下的一塊磚敲擊了三下,“記住這個位置,我所有的書都在這裡,我覺得最慶幸的事情,就是先祖的堅持根植在血液當中,一代一代的傳了下去,這中間未曾斷絕,相信曆代君王除了那些貪圖享樂的,都滿懷欣慰。”

三個月後,一條新聞刷上了所有的媒體頭條。

《致敬我們的祖先》——脆弱的竹簡,甲骨,石刻出土,它們承載了我們厚重的曆史。

一時間,舉國歡慶,許多未曾聽說的人族,未曾被人了解的事件,一段段爾虞我詐愛恨情仇被放在了後人跟前,先民或真誠或奸詐,或奉獻或奢靡,讓人大哭或者大笑,然而,這個時候真真切切的感覺到了,我們是一家人,跨過時間,我們所思所想,都是一樣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