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公於私,他們都是沒有任何理由來阻止皇上封後的。
皇上封後功在社稷,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秦長安是由於身體原因沒能封後,如果是其他帝王,這麼久沒封後,老臣們會跪地請他封後也說不定。
可也偏偏是秦長安,老臣們幾乎都默認了他不封後是由於身體原因,根本不能留下子嗣,甚至現在已經有人有了親近的親王,可他現在封後了……
那說明了什麼?
有的看的深的老臣都開始懷疑了,會不會從頭到尾皇上都沒事兒?皇太弟一說還能不能確定真假?
曾經安耐不住的大臣們汗如雨下,一想到自己的所有形式都被皇上看在眼裡…
就連寶親王也有點緊張。
明王幾個當年還小,不過幾歲,可能感受還不深,可他當年十二,已經記事,是真真正正經曆過那一場腥風血雨的人,對當今皇上的手段記憶猶新。
——當年先皇去的突然,朝堂本就因他昏庸比較亂,他又連個遺旨也沒留,引發了一場大亂,內憂外患,皇上和幾個年長的兄弟爭位,少年登基,而後在權臣的輕視之下,用鐵血手段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那一段日子,菜市口的地麵都被血染紅了。
在這樣的手段下…如果真的確定皇後能懷孕,那麼他還有沒有勇氣去爭?
寶親王溫和的臉上有些苦笑,大概是沒有的。
那個位置沒有人不想做,都走到這裡了再停下他很不甘,可不甘歸不甘,他的理智仍舊告訴他,必須停下。
皇上登基八年,手段更為深不可測,他絕對沒有一爭之力,再不甘也得停。
保住命比較重要。
秦長安倒沒有想到,這事情還有人反對。
理由是,看皇上重視皇後太過。
他表示美色惑人,曾經因為一個女子從明君變為昏君、而致亡國的事例也有,現在都能因為她改祖宗規定了…那以後…
秦長安氣笑了,看向那一臉正直的禦史,“所以你認為朕是昏君了?”
禦史大義凜然,“臣不敢,可臣必須要說,古有睿文王寵愛鄭妃而亡國…臣願死諫以證忠心,隻願吾皇…”
秦長安,“死諫?”
這些禦史還真動不動死諫了,真當他怕了不成?
他笑了兩聲,突然砰的一聲把奏折扔了下去,勃然大怒,“好一個禦史!”
“朕給你禦史的職位,並不是讓你著眼於朕的私事,國家水患你不管,民生問題你不關心,倒是要為朕的後宮死諫?!”
他擲地有聲,“若是朕有一天亡國,那也是朕忘了初心,對百姓做的不夠!是你們這群父母官做的不夠!與一個女流之輩何意?!”
“不知反省自身,反而推到女流身上,朕倒要擔憂你能不能擔得起這個職位?!”
鄭禦史瑟瑟發抖,不自覺的腿軟跪了下來,“皇上——”
“………”秦長安直接讓人把他拖了出去,革職永不錄用,寂靜之中,秦長安若無其事,一個一個的掃視過其他大臣,“愛卿們還有什麼意見?”
朝堂寂靜無聲。
大臣們表示沒有。也不敢有。
隻是百姓們可能要有些風浪了。
可他們完全沒想到,消息傳到外麵,百姓們竟全都自動的跪了一地,高呼萬歲,熱淚盈眶。
這是第一次他們聽到這樣的說法,好!這就是他們的皇上!她們皇上說了,如果亡國,那一定是因為他為百姓做的不夠!
什麼?禦史?那禦史該罷官!他們皇上做的都對!
這個時代的百姓都認為皇上是天,沒想到他們的天竟然那麼看重他們…一種感動油然而生,百姓們滿腔熱血,恨不得立刻為他們皇上而死。
大臣們:“………”
秦長安回了宮,自覺這事解決的很好,雖然是自己該解決的吧,但是如果妙妙非要表達一下感動,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於是在朝堂上威風凜凜的皇帝陛下當即寫了一封信,眼巴巴的解釋了一下,讓暗衛送去給了皇後娘娘。
皇後娘娘看過之後,覺得他做的還可以,滿意的點了點頭,就放到了一邊,邊吃荔枝邊聽著宮女們講故事。
——宮女們是秦長安派過來的暗衛。
他宮裡沒有其他妃子什麼的,但或許仍會有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對妙妙下手,所以在妙妙出宮後,他就派過來了幾個宮女,——表麵是宮女,其實是暗衛。
妙妙的生活過得美滋滋的,有荔枝吃著滿足口舌之欲,有八卦聽著滿足好奇心,就慢慢的把那封信放到了腦後……主要是,秦長安那信上也沒寫著讓她回信呀。
就,他不說妙妙怎麼知道╯^╰
還是幾天過去,宮裡有女官出來,過來給妙妙量體裁衣的時候她才想起來,因為一個女官又交給她了一封書信。
嗯,雖然還有兩個月,但是現在就得開始縫製鳳袍了,可以理解。
妙妙趴在桌子前,打開了書信。
上麵龍飛鳳舞的幾個大字,力透紙背,以後能想象出那人寫時的表情。
——你給朕的信路上丟了!再寫一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