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女知青回城記(4)(2 / 2)

葉母破口大罵,葉苓冬看著大家遠去的身影,心裡撥涼撥涼的,怎麼會這樣?為什麼都不信她的話?

渾渾愕愕的葉苓冬回到家中,一個巴掌迎麵揮過來,“啪。”

這是一天第三次挨打,一日三餐的節奏,葉苓冬已經被打的麻木了,怎麼又是她?

葉母立馬護著寶貝女兒,擋在前麵,“老頭子,乾嗎打孩子?孩子受了委屈……”

葉父這一天受儘了同事的奚落,是個人就問他,他怎麼管教女兒的?

還有人笑嘻嘻的討要喜蛋吃!新生兒出生才發的喜蛋!

他憋在心頭的怒火在看到葉苓冬的瞬間徹底爆發了,“我沒有這麼不檢點的女兒,我們老葉家祖祖輩輩的臉麵都被她丟光了,你馬上把她嫁出去,我不想再看到她。”

眼不見為淨!

葉母不高興的皺緊眉頭,“都說了是知夏……”

回來時想將知夏帶回家狠狠教訓一頓,但沒有找到人,也不知跑哪裡去了,隻能喪氣的先離開。

葉父對兩個女兒都不怎麼上心,反正他將來靠兒子養老。

鬨出這樣的醜事,他恨不得將人轟出家門。

“彆人親眼看到是葉苓冬,不光一個人這麼說,你以為你這麼一改口,就能封住所有人的

口?彆做夢了,你到底是怎麼管教女兒的?”

就算將水攪渾了,有什麼用?連鄰居都糊弄不過去。

葉母心裡也很煩躁,誰不想要一個好名聲?

但事情已經這樣了,還能怎麼辦?

“又不是什麼大不了事,至於這麼凶嗎?苓冬說了,她這就跟男友談,先挑日子訂婚,將名份訂下來,聘禮不會少,一定會讓我們葉家風風光光的。”

葉父一愣,看向麵色蒼白的小女兒,葉苓冬衝他點了點頭,算是默認了。

在利益麵前,一切都是浮雲。

隻要她能給出足夠的利益,家裡人自然會捧著她,這個世道就是這麼現實。

葉大嫂立馬從房間裡鑽出來,笑容滿麵的說道,”這是好事啊,隻要結了婚一切都好說,外麵的流言蜚語自然會停下來,我們全家好好合計一下吧。”

葉苓冬冷冷掃了一眼,這個大嫂一直在屋裡偷聽吧?對這個極度勢力的嫂子,她從來都沒有好感。

但,大嫂在家裡的位置比她高多了,畢竟生了葉家的長孫。

至於葉家的這一場風波,知夏一無所知,也不關心,她太忙了。

她第二天就出院了,也不回家搬東西,直接住進宿舍樓。

一個宿舍住十個人,性情各異,但大部分都很善良很熱心,見知夏什麼都不帶,連件換洗的衣服都沒有,忍不住心生同情。

“知夏,你為什麼不回家取東西?”

知夏一臉的憂愁,“回不去了,我把家裡人得罪了,哎。”

其實她根本不想回去找東西,衣服都是葉母穿舊的補了又補的,鞋子是葉苓冬穿舊的,彆的都是公用的,不屬於她個人。

她何必為了些破爛玩意落下話柄呢,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從家裡帶走多少好東西呢。

大家為她打抱不平,“那能怪你?明明是葉苓冬不知檢點亂搞,卻將你拉下水,良心太壞了……”

本來沒有這麼氣憤,但自從聽說葉苓冬散布謠言,往自己姐姐身上潑臟水後,全都被激起了義憤。

人都是有底線的!葉苓冬的做法觸及了大部分人的道德底線!

知夏麵色黯然,顯然傷的不輕,但即便如此,她沒有說過葉家人的半句不是。

“算了,不提這些不開心的事情

,放心吧,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會勇敢的麵對。”

這兩廂比較,立馬將葉苓冬比成渣渣,占住了輿論高度。大家對知夏又憐又愛,處處維護她,也更加討厭葉家人了。

田圓陪知夏去商場買生活用品,田圓的小姑在商場當營業員,私底下能拿到一些內部處理商品。

雖然有些瑕疵,但能用,很便宜。

田小姑很喜歡知夏這個老實孩子,還是自家侄女的恩人,很大方的帶知夏去倉庫挑選。

知夏挑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比如毛巾、臉盆、床單、肥皂等,還買了兩套換洗的衣服和鋪蓋,就將一個月的預支工資花完了。

這錢太不經花,光靠節流不行啊,得開源賺錢。

她在宿舍安頓下來後,每天早出晚歸,哪都不去,就在圖書館刻苦用功。

她看遍了所有世麵上的農技書,心中有了底,就開始下筆。

先定了書名:《一名知青的學農劄記》或《燃燒的青春:我在農村種田的十年》。

她本來是敲定前一個的,比較合適,但寫著寫著忽然跳出來一個念頭,不光光可以寫成學農劄記,還可以寫成紀實文學嘛。

側重點不同,寫作方法也不一樣,但有些素材可以共用。

紀實文學是一種客觀反應真實現實生活的文學樣式,介於新聞報道和之間,是允許一部分的虛構性,這是當下很流行的文學體裁。

比如後世很火的電視劇《外交風雲》,大部分都取材於真實事件和真實人物,但男女主角是虛構的,是無數外交官的縮影。

先賺點稿費花花吧。

心中有腹稿,下筆如神助,大綱刷刷的寫完,再寫開頭,寫的很嗨,一章五千字很快就出來了。

正當她奮書疾筆時,“咚咚。”敲桌子的聲音響起。

知夏抬頭一看,是傅霄燁,他穿了一件一塵不染的白襯衫,散發著清澈乾淨的氣質。

她微微一笑,“好巧,你也在這裡。”

笑顏明媚,一雙黑眸盛滿了星光,傅霄燁的心口仿佛被撞了一下,酥酥麻麻的,嘴角微微上揚。

有些人一旦遇見,一眼萬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