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歌儘風流19(1 / 2)

大唐長公主 秋水晴 6391 字 9個月前

188

光宅元年的冬天,聖人李弘駕崩。

不到一年,大唐的子民送走了兩位國君。

李弘駕崩,三歲的皇太子李天澤即皇帝位,太後武則天垂簾聽政。

長安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冷,冷得太平長公主在公主府都待不住,她去了永安縣主的杏子林蹭住。

杏子林春天的時候杏花開得美,到了冬天,又有寒梅盛開。

每逢冬天,永安縣主都會收集梅花雪水,一部分留給自己釀酒,一部分送去給周國公和長公主。

周國公武攸暨煮的茶,就跟太平長公主跳的飛鴻戲雪一樣,是天下一絕。

太平長公主用飛鴻戲雪送走了父親後,就再也不跳飛鴻戲雪這支舞了,從此成為絕唱。

但周國公武攸暨還是可以煮茶的。

在梅花盛開的雪景中,武攸暨正端坐在案桌前,專心致誌地煮著茶。在他身旁,坐著李沄和周蘭若,還有薛紹。

年幼時相聚在一起的小夥伴,如今難得在杏子林□□聚一堂。

倒不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就是不到一年的時間,太平長公主送走了父親,又送走了長兄,她嘴上雖然不說,想來心中十分難過,否則也不會跑到杏子林裡找永安縣主。

薛紹和武攸暨兩人得了閒,就相約著一起到杏子林來找兩位表妹喝茶。

說是喝茶,不過是想陪李沄說話。

雖說長公主的事情,自然有龍武衛將軍蘇子喬操心,可感覺到底是不一樣的。

如今聖人年幼,太後垂簾聽政,周國公武攸暨得以重用,薛紹仍舊是在大理寺卿中當少卿。

薛紹手裡端著茶盅,徐聲說道:“從前舅父在世時,便說我有些認死理。有時候為官者,便是得認一些死理。我在大理寺的這些年,若不是認死理,許多案件或許就無法偵破。但總在長安待著,眼界有限。我想出去看看。”

武攸暨正在煮茶的動作微微一頓。

李沄和周蘭若也不約而同地側首,看向薛紹。

永安縣主睜大了眼睛,“紹表兄,你瘋了嗎?你的家人,幾位表兄、還有太平和我,我們都在長安!”

薛紹將手中的茶盅放下,他坐得端正,垂眸看著白釉茶盅裡橙黃色的熱茶。

這些年來,內心曾經茫然焦灼的少年郎,早已蛻變成沉穩堅定的青年,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明白自己心中想要的,是什麼。

青年薛紹麵容平靜,語氣也平靜,“我沒瘋,永安,我已經向中書令裴閣老提過此事了。”說著,他的目光一一掃過在場的幾人,然後落在了窗外指頭盛開的一朵寒梅上,“禦史中丞也知道此事,他聽說我想離開長安到外麵見識,十分讚成。”

禦史中丞狄仁傑,中書令裴行儉,他們都對薛紹有過提拔和培養之情,尤其是狄仁傑,薛紹在大理寺,幾乎被狄仁傑一手帶出來的。

周蘭若眉頭微蹙,她看了看薛紹,又轉頭看向武攸暨,有些不悅地問道:“攸暨表兄,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此事?早就知道,為何不讓我和太平知道?”

武攸暨放下茶具,無奈歎道:“永安,你這次可真是冤枉我了。我與你們一樣,今日是頭一次聽他說要離開長安的。”

薛紹麵上帶著淡淡的微笑,說道:“這事情攸暨不知道,我也沒找他商量。要離開長安,是我早就想過的。”

一直沒說話的李沄看向薛紹。

薛紹抬眼,迎上她的目光。

青年的目光有些複雜,蘊含著太多的東西,但李沄沒有躲避,她與他對視著,隨後徐徐展開一個笑顏,說道:“旁人都是想儘了辦法往長安擠,紹表兄倒是好,要自請外調。”

薛紹笑了笑,“長安有長安的好,可長安之外,也有著許多令人向往的地方。太平這樣聰明,想來早就明白這個道理的。”

周蘭若聽著兩人的話,有些著急,她看向李沄,“太平,難道你覺得紹表兄離開長安是對的嗎?”

太平長公主經曆了父兄去世之後,整個人都變得沉靜了許多。李治還在世時,太平長公主無憂無慮,十分的活潑靈動。如今,少女時的活潑靈動,都被她妥妥地收了起來,端的是清貴沉靜,不言不語時,竟有幾分當今太後的影子。

隻是太後氣場外顯,長公主氣質內斂,並不咄咄逼人。

李沄笑著拍了拍周蘭若的手背,“永安,彆著急。”

周蘭若看著李沄的模樣,眼底微熱,她的聲音較平日低啞了些,“可是,我怎麼能不著急呢?”

她怎麼能不著急呢。

自從舅父李治駕崩後,能陪著李沄的人越來越少。李弘即位後,李沄的日子還是過得挺好,跟幾位兄長之間的感情也很好。

可是李弘也駕崩裡,宮裡那個還不到四歲的小天澤即皇帝位。

不到四歲的天子,那能是天子嗎?

太後武則天在宮中坐鎮,前朝有裴行儉和太後從前培養的裴炎等人主持,雍王李賢等人看似無事,實則一步一驚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