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2 / 2)

初箋 鏡裡片 5598 字 3個月前

鄭壇是個野心家,如今在朝已有自己的一方勢力,與大司馬不同的是,他手上沒有兵權。威武營的兵在李煦手裡,一直在訓兵,神武營的訓練力度更加,不是常人能忍的,一天掉隊好幾個。

但李煦給的待遇豐厚,每日訓練之後夥食比彆處好上太多,還給家人置備專門宅子和一片土地,連俸祿也高出威武營,想進來的人鑽破頭,逼得裡麵的人也隻能咬牙練。

張相離世突然,突厥人尚未見蹤影,皇帝親自下旨徹查各大城門出入口,又嚴懲在市井造謠的混混,即給了張家交代,同時也是在幫鐘家洗脫嫌疑。

知內情的都知道這是太子殿下的推動所為,但此舉也說得過去,威平候府是一大助力,張相又是太子親外祖父,兩方都得公正對待。

隻能說的是威平候世子運氣好,她出現在張家的時機不對,但也正因為這不對,大大減少了她的嫌疑,如果張相是在她走之後沒多久出的事,事情就算與她無關,這嫌疑她也得沾上大半,無法辯解。

皇帝今日早朝依舊沒來,李煦坐在龍椅側左方,聽京兆尹周吝彙報這幾日徹查的情況。他的手搭在扶手椅上,手指不自覺地摩挲。

周吝當年還是顆牆頭草,哪邊有利往哪邊倒,李煦平頂大司馬內亂後,他比誰都懂風向,看得出三皇子無心皇位,立即投誠到東宮門下。

“稟太子殿下,經日所排查到的所有突厥人中,隻有三個不能證明自己當時所在何處,但其中兩個都已經年有六十,一個雖年輕,但十二歲爬樹斷了腿,目前尚無可疑人等。”

京城中的突厥人雖少,但也是有的,不過經過幾代交融,大部分都已經和京城人同化。

李煦沉聲道:“既能無視那麼多侍衛逃出相府,說明武功高強,普通排查或有困難,最壞的可能是人已經逃離京城,本宮覺得他若是有心來挑撥世家關係,那日後還會再次動手,加強各處的守衛,不得疏忽。”

周吝應聲是,也沒出聲質疑這個傳說中的突厥是否真的存在,退了回去。

魏尚書出列道:“鄴城傳來消息,有艘船突然出意外沉沒,當地府尹派人打撈船隻,發現貨船的乾草之下藏著弓|弩,造藝精致牢固,雖與稍加改良過,與平日所用軍弩稍有不同,但小兒函青回信說,他覺得是大薊營內所出,很大可能是運往突厥。”

魏尚書話一出,頓時讓底下的人都議論起來,突厥搶豫州過冬糧的事還沒過去,這種事情又出來,豈不是代表大薊內有人叛變?

李煦臉色沒變,開口道:“頒旨昭告天下,若有人能舉發此事,賞千金,田百畝,論功行賞封爵,蔭後世。”

這事誰主導的可能性大,李煦清楚,昭王的膽子一直很大,李煦上次去雍州就已經摸個半透。

他以器換馬,給突厥的東西確實數一數二,但能用的次數不多,劣物換壯馬,甚為劃算。

李煦不製止,隻不過是想看兩方的戲。

朝中大事總共就那麼幾件,更多的是瑣碎雜事,李煦不像皇帝那樣把有用的時間花在這些事上,他覺得不僅不劃算,還很可能浪費掉。

他下早朝後就直接去軍營巡視,騎著高頭大馬,期間盯著幾個長得不錯的姑娘看,人走了視線都還留著。

隨行的官員還以為他看上了人,忙跟他道:“殿下三思,使不得,那些都已經嫁做人婦,若是動了,有辱您的名聲。”

太子從交州回來後名聲比從前大大提升,保家衛國會打仗的男人素來就得大薊百姓崇拜。

李煦莫名其妙道:“她們梳的發髻好看,本宮多看兩眼怎麼了?”

他的回答讓人琢磨不透,但至少不是看上人,旁人也不知道該說什麼,隻得鬆了口氣,以為他愛好特殊。

從前京城有個鄭邗就已經人人自危,不敢讓自己家妙齡女子出門,要再來個太子,那京城女子就沒活路了。

李煦握住韁繩,說:“今日巡營速度須加快些,本宮要同父皇談談鐘家離京的事。”

鐘家幾代單傳,鐘華甄沒有什麼叔伯兄弟,父親去得早,她連他麵都沒見過,長公主是她唯一的親人,她也最親近長公主。

他昨天去試探過,不管怎麼看都覺得隻要長公主不鬆口,那鐘華甄就不會留在京城。

倒不如讓皇帝下令,這樣大家都不用急。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2/3)

三更很晚,準備熬夜寫了,看看明天早上有沒有更新,沒有就是作者睡覺了

我是七月份開課,所以會趕在七月份前更新完加更,要是趕不完就會延後

等我一更的時候就固定時間,我也想固定時間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