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不能再穿了, 再穿棉襖扣不上了。”齊玉珍再怕冷也覺得穿太多了。
待會兒要出發去公婆家裡,她不想穿得太臃腫,現在抬胳膊都有點困難。
宋尋舟拿起她的棉襖外套:“先穿上棉襖看看能不能扣上。”
齊玉珍抬起手, 在丈夫的幫助下穿上棉襖。
扣紐扣的時候,宋尋舟知道確實不能再往裡麵加衣服了。
穿上棉襖的齊玉珍:“尋舟,有點擠, 能不能脫掉一兩件衣服?”
“不然穿我的棉襖, 我有兩件棉襖。”宋尋舟越想越覺得可行,要去拿自己的棉襖。
“不用了,先這樣吧, 暫時不脫了, 到爸媽家裡再說。”齊玉珍拉住丈夫, 她放棄掙紮了。
她在華都買的棉襖很大,和老家冬天穿的棉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華都的冬天很冷, 最近幾天尤其冷,她穿成熊樣去學校, 俞念表示肯定暖和。
暖和說不上,不太冷就是。
冬天走在路上,莫名其妙來搭訕的男生都少了。
因為她穿成熊樣, 臉被圍巾帽子擋嚴實。
圍巾帽子擋住的不止是冷風,還有一些看臉的異性。
正是因為這幾天太冷,公婆把爺爺奶奶接家裡住, 一直住到小年, 小年過了,幾家人就一起陪爺爺奶奶回老屋過年。
尋祺剛好是小年前一天放假,能和他們一起過去。
爺爺奶奶十月份剛來住的時候,蘭馨很痛苦, 爺爺奶奶回老屋,她也很痛苦,心境完全不一樣了,舍不得爺爺奶奶走。
蘭馨和爺爺奶奶住了一段時間,知道爺爺奶奶的好了。
冬天太冷,早起出門上學堪稱痛苦折磨,有爺爺奶奶在,起床能吃到熱乎乎的早飯。
雖然早起離開暖和的被窩依舊痛苦,但比她一個人住家裡好很多。
今天是幾家人和爺爺奶奶小聚的日子,照舊是每家帶點食物過去。
這次他們小兩口沒帶餅過去,小姑姑特意說,餅要剛出鍋才好吃,讓他們彆帶餅,帶餡就成了,豆腐餡和梅乾菜肉餡。
既能當餅餡又能當餃子餡。
宋尋舟聽到小姑姑都替他們決定帶什麼了,不知道哪根筋搭錯,直說我們沒想帶餅。
小姑姑的要求不高,應下來沒什麼,他之前有事求過小姑姑,小姑姑幫了,以後沒準還有事要求姑姑幫忙,姑姑能幫就不會拒絕。
他不可能拒絕姑姑小小的要求,所以說自己搭錯筋了。
小姑姑毫不在意侄子的不配合,說是爺爺奶奶想吃。
一旁的齊玉珍聽到爺爺奶奶想吃,立刻看向丈夫。
宋尋舟和妻子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對上後,覺得自己找到台階了,“勉為其難”應下。
不管是爺爺奶奶想吃還是小姑姑自己想吃,做餡總比做餅簡單。
餡是早上吃完早飯後開始做的,梅乾菜昨晚就泡上了,需要泡的食材已經泡好,早上時間寬鬆了,炒好餡,他們才去換出門衣服。
現在是九點出頭,約定十點到。
齊玉珍不想換穿他的棉襖,宋尋舟沒有為難,幫她戴圍巾帽子手套。
她戴好了,換宋尋舟自己,他行動方便很多,能獨立完成穿戴任務。
齊玉珍覺得自己也能。
有種不能是丈夫覺得她不能。
宋尋舟找來玉珍親手織的圍巾圍到脖子上。
看到他戴上自己織的圍巾,齊玉珍不由開口:“尋舟,我織的圍巾不如我們買的圍巾暖和,感覺這兩天太冷了,不太適合戴它。”
他們夫妻都有兩條圍巾,一條買的,一條對方親手織的。
今天丈夫給她戴的圍巾,選的可是買來的那條。
因為實在太冷了,圍巾洗了曬在陽台很快就會凍得硬梆梆,能當武器使,所以圍巾等一些備用不夠的衣物用品,沒法頻繁洗,她今天戴的圍巾,前兩天出門上學也一直戴著。
另外一條洗曬後,收回來了,到今天早上為止,已經“解凍”,能戴脖子上了,丈夫還是選擇給她戴上“臟圍巾”,用意很明顯了。
不就是為了保暖嗎?
宋尋舟:“我是華都本地人,從小到大在華都生活,體質早適應當地氣候了,我知道你給我織的圍巾能擋風保暖,你就不一樣了,你到了冬天容易水土不服,保暖工作必須做好。”
確保“萬無一失”,出門就要讓玉珍穿戴成“密不透風”的小熊。
“好吧……誒,尋舟,外麵是不是下雪了。”小熊玉珍透過窗簾布的縫隙看到什麼,趕緊湊到窗邊,鑽進窗簾布裡,貼著窗戶看外麵。
真的下雪了!
宋尋舟走過去,對外麵下雪並不驚奇:“我們趁著雪下大之前出門。”
“好!”齊玉珍有點激動。
終於出門,宋尋舟一手提著籃子,籃子裡放了兩盆餡,碗扣在盆上麵當蓋,一手抓著雨傘。
要走進下雪的世界了,宋尋舟看妻子的興奮模樣:“玉珍,撐傘,傘給自己撐,不用給我撐。”
齊玉珍不解:“念念和蘭馨跟我說華都下的雪一般是乾雪,落到衣服上,進屋抖抖就掉落下來,都不會把衣服打濕,不用撐傘。”
她不喜歡冬天,她喜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