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殊氣得恨不得直接讓人將宋進明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直接送到雪中凍死,讓他也嘗嘗那些百姓所遭受的苦難。
“教子不嚴,方鑄成如此大過,是老朽的罪過,不過老朽接下來將要說的這些,希望除殿下之外,不入他人之耳。”
何殊隨即示意郭風遠他們先退下去,邱顏與馮立想要拒絕,可是見太子態度堅定,他們也隻得跟著退了出去。
偌大的一個國家,實在藏有太多的秘密,就算是何殊手下的暗衛營人數眾多,能力出眾,所能掌握的信息也終究有限。
尤其是那些被人有意掩蓋與隱藏,知者甚少的秘密,有許多都是暗衛營出手,也無法調查到的。
宋太師講那些內容,有些是何殊知道的比對方知道得更多更清楚,有些則是她此前所不曾聽聞的。
例如何殊並不知道,原來宿山府西南邊的理山國,本是大安的國土。
在先帝正想打壓幾位在征戰蠻族期間,立下大功的名將時,那一帶發生叛亂,這場叛亂持續的時間長達數年。
先帝先後派去鎮壓叛亂的幾批將士卻都傷亡慘重,給朝廷造成巨大壓力與損失,也帶來巨大威脅。
剛消停了幾年的蠻族卻在此時再次兵臨大安邊境,並提出和親的要求。
在朝廷已經變得無人可用的情況下,先帝隻得一邊嫁公主和親,給蠻族送去大量的金銀財物,安撫蠻族,一邊派人與叛軍和談,最後不得不割讓近一省之地給叛軍,允許其自立,還賠上大筆的財物。
為了不讓這件有損自己的皇威與聖譽的事情公開,先帝不許任何人提及這件事,宋太師還在對方的示意下,悄然消除理山國曾是大安領土的事實。
何殊這才明白,為何會在已被封存幾十上百年的案卷上,偶爾會看到個彆陌生地名,她還以為那些地名是不是後來改了名字,或是某地曾用過的彆名。
敢情這是因為大安曆史曾被人為地掉一段,這讓何殊對先帝更加沒有好感。
因自身的無能與多疑忌憚而弄丟了大安的地盤,不說留下這段曆史警示後人,竟然還有意讓人刪減篡改大安的曆史。
更加過分的是,她這個後來者竟然還真被篡改後的曆史給蒙騙過去了。
“宋太師真是好手段,對先帝的忠心,也實在是天地可鑒,這段往事,恐怕知道的人已經不多了吧。”
宋太師知道太子這是在嘲諷他將相關事情清理得太乾淨,苦笑著回道。
“老百姓們可能都已忘了,京中應該還有幾個記得這件事的人吧。”
就算知道,在宋太師儘心儘力地抹去痕跡後,也沒有可靠的證據可以證實。
畢竟宋太師後來將那些痕跡抹得太徹底,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又將其列為禁忌。
如今這四五十年過去,就算是還活著,知道那段曆史的人,估計能記得的也不多,有記得的,也因為那是朝廷的禁忌,不敢提、更不敢議論。
理山國發生叛變立國的事情發生時,正寧帝還沒出世,等到正寧帝記事,開始入學後,宋太師等人已經開始奉令抹痕跡。
所以連正寧帝對此都沒有任何印象,他所知道的大安輿圖上,也從不包括理山國所在的那片區域。
“這便是先帝最後選孤得父皇繼位,沒選各方麵的能力表現,都更優秀的瑞王伯的原因嗎?”
何殊一直想不通,先帝對皇權再怎麼執著,也不至於執著到個近乎瘋狂的地步,幾乎搞死自己所有年長的皇子。
最後有了瑞王這個打敗一眾對手,能力手腕都很不俗,心性也上佳的兒子,在其已然年邁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將瑞王選為繼承人。
何必要趕在自己駕崩前,用莫須有的借口,甚至還不惜使出栽贓嫁禍的手段,徹底斷掉瑞王可以成為繼位者的可能。
然後在剩下的那些年齡相對較小的兒子中,選了她爹這個連先帝自己,都不算了解的兒子繼位。
聽到太子能夠如此直白的提起當今皇上各方麵的能力,都不及瑞王優秀的事實,宋太師的心情十分複雜。
這分明是關係到尊嚴,尤其還是關係到一位帝王尊嚴的話,他自己都有心想要避諱,反倒是太子的態度坦然到讓他覺得仿佛是自己大驚小怪。
不過想到當今皇上三十餘歲繼位時,就能做出任由自家三歲太子幫忙執政的事,好像確實是他自己太過大驚小怪了些。
所以他隻能硬著頭皮,木著臉回道。
“是的,瑞王年少輕狂之際,曾就此事與先帝發生過一次激烈爭執,雖然從那以後,瑞王就變得沉穩了許多,再沒提過那件事,可是先帝對那次爭吵的內容一直很介懷。”
因為擔心兒子在自己死後翻舊賬,先帝不惜舍棄瑞王這個最適合的繼承人,不顧後果的選個確保不知那段曆史,也就不會惦記著要試圖恢複那段曆史的人。
這是宋太師對先帝的報複,何殊知道,但她更知道,大安的地盤一點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