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小小年紀就遠嫁塞外,瞧著怪可憐的,他沒打算壓榨得太過分。
偶爾露個臉吸引吸引觀眾就好。
不過,要是她們自己提出來就不一樣了。
她們本人提出要求的事,能算是壓榨嗎?
王嬙被吳普灼灼的眼神看得有點不好意思,她說道:“我彈琵琶可能沒昭佩姐姐的劍舞好。”
吳普一本正經地提出建議:“不要緊,你們練習點現代人不知道的,彈錯了跳錯了也沒人知道。”
王嬙:“…………”
徐昭佩:“…………”
吳普被兩大美人默默盯著,果斷轉開話題:“你沒有劍在手,想要什麼樣式的,我去給你借來。”
他認識的人挺多,各行各業都有,其中就有個愛好收藏好劍的。
他可以照著徐昭佩的要求去順——哦不,去借一把回來。
徐昭佩說出了自己的要求,還給吳普畫了圖紙。
幾個互動活動和表演節目都確定下來,吳普愉快地宣布散會。
朱元璋緊跟在吳普身邊,等其他人都散去了,才失落地問:“我可以做點什麼嗎?”
剛才吳普把所有人都安排下去了,就差他一個人沒事乾在這邊白吃白喝。
朱元璋不想當白吃飯的閒漢。
吳普說:“我帶你去借劍吧。”
朱元璋遺憾地說道:“我沒摸過劍。”
元朝對普通百姓管得很嚴苛,最過分的時期是要求百姓每十戶才能有一把菜刀,連切菜都要輪流切。至於武器之類的,那更是碰都不許碰。
吳普說:“我也沒怎麼摸過,一會去那邊正好可以摸個過癮。”
吳普領著朱元璋出了博物館,開車前往市區。
一開始朱元璋還隻是好奇地往外看看遠郊的景色,觀察一下來來往往的車輛。
到後來道路兩旁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朱元璋就有些震驚了,忍不住問吳普:“這裡麵住的都是什麼人?”
吳普看了眼,那一帶似乎是個科技園,他一本正經地回答:“住的是些窮苦勞動人民,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每天都有乾不完的活,每年都有人半夜猝死,人到三十幾頭就差不多全禿了,怪可憐的。”
朱元璋更震驚了。
現代社會的窮苦勞動人民,住的居然是這樣的大房子嗎?
吳普見朱元璋一臉的不敢置信,給朱元璋講了講首都住房有多昂貴。
他們這樣辛辛苦苦乾十年,壓根買不起茅草屋那麼大的房子,有個落腳處就不錯了!
房價高,老板心還黑,一天到晚忽悠說什麼“996是福報”,打工人日子難混啊!
朱元璋聽得一愣一愣的。
“996是什麼?”朱元璋好奇地問。
“就是每天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一周得工作六天。”吳普耐心解釋,“大概就是巳時乾到亥時吧。”
朱元璋一聽,乾到亥時,那是有點累人。
可早上九點才開始乾活,不是挺晚的嗎?
他在家時可是四五點就聽著雞鳴起床的。
朱元璋提問:“一周有幾天?”
吳普答:“七天。”
朱元璋好奇:“那還有一天就不用乾活了嗎?”
吳普:“…………”
不愧是你,老朱!
吳普深深地看著朱元璋,心裡覺得這家夥要是生在現代,指不定是要當資本家的。
不過當皇帝,能剝削的勞動力似乎更多。
怪不得要打倒資本主義、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帝國主義,這些家夥全都吃人不吐骨頭啊!
吳普給朱元璋科普:“正常來說,應該是朝九晚五,一天工作八小時,一周休息兩天。”
隻可惜現在雙休的工作難找,不加班的工作更難找。
朱元璋感慨道:“還能這麼輕鬆啊,那一個月就能有八天不乾活了?地裡的莊稼能長得好嗎?”
吳普說:“現在糧食問題不是很大,小麥、大米、玉米畝產量都能有一千多斤,低的也能有七八百,就連大豆也能畝產三四百斤。要是實在撐不住了,還能用畝產幾千斤的土豆紅薯堵堵缺口。”
朱元璋聽得目瞪口呆:“能產這麼多嗎?”
吳普點頭說:“是能產這麼多。”
朱元璋情緒有些低落:“要是我們那會兒的地也能產這麼多糧就好了,這樣我爹娘就不會活活餓死。”
吳普說:“我們現在能產這麼多也不容易。”
吳普在心裡回憶了一下元明時期的糧食產量記載。
宋元時期糧食畝產量不算特彆高,到了明清時期農業飛速發展,巔峰時期糧食產量基本就和建國初期持平了。
建國初期的畝產量也低得很,畝產三四百斤都算是良田。
那會兒也鬨過饑荒,有過艱難無比的苦難歲月,農業、工業都從零開始重新發展,他們曾得到過幫助,也曾被落井下石;他們曾走過錯路,也曾咬牙苦苦堅持。
無數人付出青春、付出血汗,甚至付出自己的性命。
經過幾十年的不斷發展,不管理論、技術以及耕作方式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才終於讓糧食逐漸變得“不值錢”。
一直到2006年,農民才不用再繳農業稅。
整個九十年代,農民們每年豐收後都還得挑著新米去交公糧。
發展這種事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凝聚著無數人的艱辛努力。
朱元璋聽完吳普的講述,沉默了一會才讚同地說:“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