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家人早早起床,決定滿足時天天想要見識見識相親角的願望。
其實宋女士也有點好奇。
她之前一直在教高三。上學時候整天精神緊繃,星期六星期天也隻想在家躺著,根本沒心情出門。
唯一好的就是放假,但因為高三學習緊張,所以她還是比其他年級的老師休息的時間少。
所以幾乎沒機會見識這種傳說中的盛況。
一回生二回熟。
之前路況不熟悉,大家走路的速度也不快。
現在知道公園在哪,三個人二十多分鐘就到達了目的地。
剛一走到門口,時天天就感受到了與之前幾天截然不同的氣氛。
前幾天早上來到公園,這裡給人的感覺是安靜的、溫和的,但今天剛一過來,就能讓人感覺到一種不安的躁動。
從公園大門內往裡走十幾,這裡已經有好幾個大爺大媽開始在忙碌。
他們腳邊放著小板凳,身上掛著個斜挎包,身前鋪開了自己帶來的大海報。
時天天還看到一個大媽拿出一張A4紙大小的、寫滿簡介信息的過塑紙,然後熟練地把東西掛在了鐵絲上。
她這才注意到,原來公園兩側的一些樹木間居然還係著鐵絲。
不過除了周六周日,這些鐵絲上應該是不允許掛東西的。
時天天前兩次來時,在兩邊什麼都沒看到。
剛往前走了沒兩步,斜前方突然有一股殺氣傳來。
“你把東西往那邊挪挪,壓著我紙了!”小花壇旁,一個身穿紅衣的大媽,不滿地將隔壁大爺撐開的大型白紙往旁邊推了推。
隔壁大爺大概五十過半,腳邊放著一塊一米多的寫滿信息的白紙,這會兒看起來像是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完了,所以正悠閒地坐在小板凳寫東西。
聽到大媽的話他頓時不樂意了:“這位置是我占的,怎麼就壓著你東西了?那麼大的地兒呢,你往旁邊走一點不就行了,乾嘛非要往我這邊擠?”
“那不行!”紅衣大媽不甘示弱道,“這塊地方我都占了一年多了,每次來都是這兒!我可找師傅算過了,這地方利我姑娘的姻緣,你說什麼都得給我讓出點地方!”
正好聽了一耳朵的時天天:“……”
大媽,在這裡占了一年還在相親,這個位置利您女兒的姻緣,您是認真的嗎?
要不……還是考慮換個師傅吧。
又往前走了沒幾步,門口沿路邊已經擺好東西的大爺大媽們終於注意到了時天天,目光頓時齊刷刷地望過來。
那種滿是打量的熱辣目光,饒是時天天這種心理素質極強的人,也隱隱有些扛不住。
一家三口是一起往裡走的。
時天天站在時先生右側,宋女士站在時先生左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一家人。
沿路的一個短發大媽目光在時天天身上一掃,試探性地問道:“小姑娘也來相親啊?多大年紀啦?是本地的不?”
時天天感覺新鮮,笑嗬嗬答道:“不是來相親的,二十了。”
“二十了啊?也是時候準備了。”短發大媽頓時來精神了,對著時天天身後的時先生兩人熱情道:“你們是住這附近的吧?孩子長得可真棱正。我兒子也是這附近的,比小姑娘大不了多少,要不咱們互相了解了解?”
時先生哭笑不得道:“我女兒還在上學,暫時就不考慮這些了,謝謝。”
“那你可就錯了,就得上學的時候找,不然就來不及了!”
短發大媽一副過來人的表情,搖頭道:“就像我兒子,他現在畢業了,單位裡也沒啥能處的姑娘,不像在學校……所以小姑娘這可正是定下的好年紀!”
時先生不敢苟同。
他反而覺得,還在上學孩子缺乏對社會的認知,其實最不該草率結婚。
看她還想再多說兩句,時天天回過頭來,煞有其事地點頭道:“謝謝阿姨提醒了。您放心,我以後去學校的時候一定多留意,爭取在學校裡就解決終身大事。”
短發大媽:“……”
她的意思是小姑娘年紀到了,可以找對象了!
不是真的讓她去學校找啊!
“小姑娘你是什麼學校的?”短發大媽還是不死心,“我兒子是名牌大學碩士畢業,長相也端正,上學的時候最討你們這些小姑娘喜歡了!”
時天天琢磨了一下。
碩士畢業,起碼今年得有二十四、二十五了吧?
最主要是看短發大媽的模樣,那她兒子怕是不止比時先生小個四五歲吧?
時先生雖然沒有給時天天找對象的意思,但他顯然也跟時天天好奇到一塊去了,忍不住問道:“大姐,你家孩子今年多大了?”
短發大媽:“不大,也就不到四十。”
時先生:“不到四十是多少?”
短發大媽:“三十九歲零八個月。”
時先生:“……”
時天天:“……”
宋女士:“……”
二十歲的年齡差,放在大媽這嘴裡就是差不多?
時天天才二十,都還沒畢業。
再缺男朋友不至於找個跟她爸歲數都快差不多的吧?
這大媽是不是對自家孩子太蜜汁自信了一點!
時先生當即悠悠道:“大姐,四十歲還是有點小了,這個年紀怕是很難承擔起家庭的重任。”
“怎麼承擔不了?!”短發大媽滿臉自豪,“我兒子是咱們秦市本地人,有車有房,年薪有五十萬呢!”
還能養不起個小姑娘不成?
時先生:“年薪五十萬,兩個人用勉強是夠。但是我和孩子她媽都沒工作,未來女婿年薪隻有五十萬,這養我們四個人就不夠了啊。”
短發大媽:“???”
時先生:“不過您說您是本地的……有兩套房嗎?過戶一套給我和孩子他媽住,也不是不能考慮。”
短發大媽:“!!!”
呸!您做什麼美夢呢!
看到短發大媽轉身就走,臉上出現了避之不及的嫌棄表情,時天天都快笑死了。
時先生和她的嘴炮技能不愧是一脈相承。
話說這會兒雖然有為了搶位置一大早就過來的,但畢竟還沒到高峰時期,所以總的來說‘擺攤’的人還不算太多。
但也就是因為這樣,基本上附近一圈的大爺大媽都聽到了時先生的話。
原本他們看大媽上去搭話了,還準備也上去看能不能撿個漏。
結果一聽時先生的話,立馬‘轟’地一聲就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