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隻藍鯨都已經很老,並且他們的族群解散,彆的藍鯨群也不會收留他們,這讓他們很難存活。
藍鯨的平均壽命100歲左右,壯年期很長,基本上可以持續到60-80歲,三隻藍鯨已超過百歲。
這意味著,就算三隻藍鯨不將潘都和侖引來這裡,不論是自然死亡,還是被虎鯨捕獵,他們都活不了多長時間。
野生動物的壯年期都很長,特彆是海洋生物,各種鯨豚類即便年老之後,仍舊很厲害,直到他們死亡。
比如,虎鯨和藍鯨在自然老死時,身體素質都強壯到可以孕育幼崽,也就是說,他們終生可孕育。
這就是他們作為頂級海洋霸主的神奇之處,即便他們年老後,也就是不如年輕時厲害而已,實際上身體還是很好。
不過雌虎鯨會表現出,和人類很像的“絕經年紀”,也就是大部分雌虎鯨到了這個年紀就不會再生育。
一般而言這個年紀是在45-60歲,基本上沒有雌虎鯨超過60歲還在生崽。
雌虎鯨選擇在哪個年紀後不再生崽,主要取決於她過往幼崽的存活率,以及族群的強大程度。
族群越強大,幼崽存活率越低,雌虎鯨不再生崽的年紀就越靠後。
比如波塞海克是海皇族群,戴麗可以生到60歲,甚至更大的年紀。
戴麗現在才四十多歲就不再生崽,是因為她的幼崽基本上都存活了下來,並且六隻崽子都很厲害,她不需要再生。
如果因為各種意外,戴麗的幼崽順利長大的僅有兩三隻,她就會繼續生崽。
當然越強大的族群,幼崽存活率越高,但海洋勢力總是瞬息萬變,遭遇突發狀況等,都可能導致幼崽死亡。
虎鯨之所以到了一定的年紀就不再生崽,是要將族群有限的養崽資源留給年輕的雌虎鯨。
一個族群的“資源”是有限的,不能無限製的生崽,否則就會導致每隻幼崽分配到的資源嚴重不足。
虎鯨很聰明,幾乎不會發生,族群生了太多的崽子,最後養不起,這種極端情況。
人類有時候在這方麵,表現的還不如虎鯨明智,越是社會底層的人類,反而生的越多。
這些底層的人永遠不會明白,一個家庭的資源有限,為何要將無辜的小生命帶到這世間來受苦。
虎鯨尚且懂得“控製繁.衍的獸.性.本能”,絕不會亂生一堆崽子,某些人類卻不懂這個道理,這是多麼的可悲。
越強大的族群,資源越充足,即便是年老的雌虎鯨也可以生崽,因為養得起。
這也是為什麼越厲害的族群,雌虎鯨“絕育”的年紀越晚的原因。
不過越厲害的族群,越注重每一隻幼崽的培養和教育。
這些族群更不會“亂生”,會為每隻幼崽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
虎鯨在“控製生育”這方麵做的很好,他們終生可孕育幼崽,但他們不會亂生,會根據族群的條件“量力而行”。
所有的族群都會儘量,為幼崽提供好的生存環境,從來不會因為生了養不起,而拋棄幼崽。
阿沙辛實屬例外,阿沙家族的經曆太複雜,阿沙辛被族群厭惡,才會多次被拋棄,但最終他還是在族群長大了。
如果阿沙家族對阿沙辛沒有厭惡的情緒,即便再難,他們還是會養大阿沙辛。
在生物學上,是否能夠生育,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身體是否還足夠健康。
虎鯨和藍鯨等終生可孕育,就證明直到老死,他們的身體都是很健康的,隻是不如年輕時厲害而已。
這就是野生動物的優越性,他們需要永遠保持健壯的身體,才能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活下來。
三隻藍鯨已經非常年邁,但他們的身體還是很健壯,他們可以遊很快,隻是沒有年輕時的耐力持久而已。
他們將潘都和侖引到這裡後,就累的不行了,再也遊不動,他們就等著被潘都吃掉。
侖憤怒的質問:“為什麼要害我們?!”
其中一隻藍鯨十分淡定的說:
“尊敬的藍鯨之王,我們太過年邁,馬上就要死了,還不如為全海洋的藍鯨做點事,讓自己死的光榮而偉大。”
潘都和侖其實已經想到了這一點,全海洋的虎鯨和藍鯨都在阻止他們在一起,這三隻藍鯨就想弄死他們。
他們死亡之後,虎鯨和藍鯨的關係就會回到從前那樣,這三隻藍鯨會認為自己死的很值得。
侖沒有再問什麼,直接撞死了其中一隻藍鯨,另外兩隻要留著,等潘都餓了再撞死享用。
虎鯨幾乎不吃腐肉,均是現殺現吃,這兩隻藍鯨都老了,逃不出侖的看管,當然可以先留他們一命。
等潘都餓了的時候,再撞死吃最新鮮的,侖這樣想。
侖不停的蹭著潘都的身體說:“對不起,都怪我太衝動,我們不該追過來,我們一定可以遊出去……”
潘都安撫著他:“不怪你,我們怎麼能想到,他們居然知道如何遊到這裡,讓我好好研究一下,一定能遊出去。”
雖然這樣說,其實潘都的內心慌的一匹,人類憑借高科技定位係統,都出不了這種海域。
潘都隻是不想讓侖太過擔心,首先心態不能崩,否則就真的沒有一絲活下來的可能性了。
這段時間,偶爾就會有這種年老又沒有族群的藍鯨,他們會各種言語挑釁潘都和侖,他們想要被潘都咬死,被侖撞死。
因為他們原本就很難活下來,還不如死的光榮偉大,他們認為隻要可以罵醒潘都和侖,必將“名垂海史”,死的超值。
年老的藍鯨總是這樣來他們的麵前找死,潘都和侖已經習慣了。
他們當然以為這次也一樣,就想撞死這三隻藍鯨,萬萬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最慘的藍鯨就屬於那些年老後,族群突然解散的藍鯨,失去族群的庇護,他們很快就會被虎鯨群捕獵。
年輕的藍鯨可以被其他族群接納,老年藍鯨是拖累,基本上不可能找到願意接納他們的族群,隻能等死。
海洋哺乳動物幾乎都是群居,就是為了提高存活率,老弱病殘隻要有族群就會被庇護,一旦失去族群,很快就會死亡。
藍鯨和虎鯨族群,都會庇護老弱病殘的成員,不會拋棄他們,但一些弱小的族群總是會被迫解散。
這些族群基本都是因為沒有強大的首領,總是守不住領海,被四處驅趕,總是吃不飽等原因,惡性循環。
族群的鯨不斷的被捕獵,甚至因食物不足被活活餓死,族群成員越來越少,最終不得不解散,各自另尋“出路”。
年輕健壯的鯨當然能夠比較輕鬆的尋到出路,老弱病殘就基本算是被判了“死.刑”。
因此無論對於任何一個族群而言,強大的幼崽都特彆重要。
首領年老之後,有強大的新首領繼任,這是保證族群永遠繁榮昌盛的基礎。
侖安撫著潘都:“快吃吧,你一定已經餓了,我們藍鯨不怕餓,不用為我擔心。”
潘都隻想著一定要儘快遊出去,如果侖餓死在這裡,就算他遊了出去,他也不知道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這時候他才深刻的明白,侖對於他來說,太重要,他不能沒有侖。
其實潘都知道,就算侖死亡,他最終遊了出去,他還是會苟活下來,每天痛不欲生的活著。
畢竟他還有父母和哥哥姐姐們,還有侖和他親生的崽子,這些支撐著他,但他對侖的想念隻會與日俱增。
侖不僅僅是他的配偶,他出生就跟著侖一起生活,雖然斷奶後回到了波塞家族,但還是經常回到侖的身邊。
他和侖的感情實在太深厚,潘都絕對無法接受,侖有任何的意外。
潘都的進食速度很快,他將這隻藍鯨的舌頭和嘴唇吃的一乾二淨,吃的很撐。
他咬斷了這隻藍鯨巨大的雙鰭,丟在最顯眼的淺海區海底細沙平原之上,相當於做了標記。
如果在這片海域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覺又遊回了這裡,至少可以知道遊錯了。
隨後潘都讓另外兩隻藍鯨,馱著這隻藍鯨的屍體,跟著他們。
這裡沒有任何其他的海洋生物,潘都不願意浪費,如果他們沒有及時遊出去,這隻藍鯨的其他肉也可以吃。
潘都甚至想著,如果三天後他們還沒遊出去,他會嚼碎了這些藍鯨的肉,讓侖吃。
雖然藍鯨不吃這些肉,隻吃磷蝦和浮遊生物,但在極端環境下,能吃一點是一點,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潘都知道,侖吃了這些藍鯨的肉,很可能會非常不適,但肯定是吃不死的,總比活活餓死好。
他們強迫自己保持冷靜,不能亂了心神,一旦慌亂起來,那就更不可能遊出去。
潘都和侖非常認真的辨彆方向,鯨豚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從來不會迷失方向,但在這裡,他們的方向感失效了。
鯨豚類是通過,堪稱黑科技的“回聲定位係統”,辨彆方向的,他們會發出超聲波,並接受超聲波來判斷方向。
潘都猜測,這片海域極可能是具有很強烈的“磁場”之類的,鯨豚進入其中,無法發出和接受超聲波,以至於迷失其中。
同理,因為被極強的“磁場”所包圍,海洋生物無法進入這裡,除非從“磁場”的小缺口進入。
海洋生物失去方向感,他們會覺得,這片海域是自己剛遊過的,或者不是自己要去的方向,永遠無法進入其中。
潘都認為,這有點類似於“鬼.打.牆”,即便這片海域就在眼前,但幾乎沒有海洋生物可以遊進去。
隻有在北霞海生活了一百年以上的海洋生物,才可能知道,如何躲避磁場,進入這裡。
但隻要進去就出不來,知道路徑的也就越來越少,誤打誤撞遊出去的可能性極小。
這片海域沒有任何一座海島,潘都猜測距離這裡最近的海島,應該都在3000公裡以外,這是很可怕的距離。
茫茫大海之中,沒有海島,海底地形幾乎一模一樣,又失去判斷方向的能力,還沒有吃的,這極為致命。
潘都知道,在人類世界中,除了百慕大,還有一片海域與這裡很像,那裡被叫做“尼莫點”。
那裡沒有任何海洋生物,被人類當做“飛船墓地”,很多回收的“空間站”,都在此沉海。
埋葬在這片海域最大的空間站,要數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除此之外,還有三百多艘飛船的殘骸。
尼莫點位於,南太平洋環流所圍海域的中間位置。
來自於各大陸、海域的養料完美避過這裡,以至於沒有任何海洋生物可以生存。
尼莫點和這片海域最像的就是,沒有任何海洋生物,沒有海島,距離最近的海島都有幾千公裡。
沒有參照物,又失去了方向感,幾乎不可能遊出麵積如此大的海域,這就像盲人絕對不可能走出沙漠。
就算他們始終按照一個方向,一直遊,還是會因為沒有參照物,無法判斷是否始終保持著同一個方向。
很可能會遊著遊著就又遊了回來,或者總是在這片海域的不同地方打轉。
潘都根據百慕大和尼莫點的特征,努力分析著,如何才能遊出這裡。
他們遊了許久,侖和潘都牢記著,他們遊過的所有海底的地形,這是唯一可以判斷方向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