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大人想了一路,愁了一路,後悔了一路。自己就是不幫忙,也不會得罪了林海。聰明了一輩子,怎麼臨致仕了,乾出了這樣的蠢事!他可不能給倆兒子留下禍患,唉,一大把子的年紀了,他都多少年未對彆人賠禮了。
林海倒沒有遷怒到李家夫妻身上,立即請李老大人到書房,還親手給房師奉茶,驚得李老大人都不知道茶味了。林海看李老大人不安的樣子,心想還是把話明白地說透了好。就讓人去抱來暮哥兒,給李老大人看孩子後腦。頭皮摸上去還忽顫著,還有未吸收完全的血腫。
暮哥倒是個好性的孩子,有爹爹抱著,腦袋也不那麼疼了,李老大人摸頭,他也讓摸。叫他拜年,就搖搖晃晃地站著拱手,嘴裡跟著爹爹學:“師,祖,吉,祥,如,意。”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
李老大人解了身上的玉佩給暮哥兒,林海看玉佩太好偏貴重,趕緊去攔,“老師,這太貴重了,他一個小孩子,承不起的。”
“如海啊,暮哥兒叫我師祖,再貴重,師祖給的,他也承得起。乖暮哥兒,大了好好讀書,要和你爹爹一樣。”
林海看李老大人這樣說,也不好再攔著。暮哥兒似懂非懂地點頭道謝,逗笑了老人家。林海吩咐人把玉佩給暮哥兒收好,送走了孩子。
“老師,您看,這麼小的孩子,話都說不完全,這都磕了一個月了,還沒好。這磕了不是一次。從這孩子能坐起來,就被晨官兒把他當玩具。不瞞您說,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這孩子被磕壞了腦袋。”
是啊,李老大人看著孩子,心裡就不得勁兒。要是磕壞了,不能科舉,這輩子就毀了。
林海頓頓,傷心地對李老大人說:“老師,紀氏要對我有半分的夫妻情誼,都不會這麼待我兒子的,您說是吧?”
李老大人慚愧得無地自容,這要是自己的女兒,他隻能立即領回家了。這是指著鼻子說紀氏沒有不慈、不配做嫡母、對林海沒有夫妻情誼了。可這紀氏,他夫人接過來的時候就過了二十歲了,平時看得好好的,哪裡想到會出這樣的事兒呢。
“怪老夫,都怪老夫,真不知道紀氏是這樣看嫡庶的。”
“不怪老師。”林海在這事上倒是分的清楚明白。李老大人提出婚事交換,他認了。當時是想跳出死局,想好好活著。反正娶誰都要娶,都要生兒子。初始的時候,紀氏的性情坦蕩,有事情攤開說,還頗中他心意。男女在這時候,都是先結婚,即便不能相愛,也能互敬地恪守規矩,養出相濡以沫的親情。
所以,在他看到紀氏的坦蕩行事風格後,他給紀氏的,超出這時代任何男人給主母的優容。隻是他沒想到紀氏對他沒半點情誼,就像他和李老大人說的——紀氏要對我有半分的夫妻情誼,都不會這麼待我兒子的。
暮哥兒出事,他不知怪責了自己多少次。是他輕信紀氏的視同己出,他以為紀氏隻是想把暮哥兒養的不認生身姨娘……他是真的沒想到根深蒂固的嫡庶觀念,在紀氏那裡更極端,去到了把庶出的當奴才的年代。幸好她沒說出庶女可以做家妓來養,不然他都怕自己暴怒下,忍不住擰斷紀氏的脖頸。
“她那是從小養成的武官家的嫡庶觀念。要是早和我說,我也不是非生庶子不可。現下隻能等我找好教引嬤嬤了,把孩子交給教引嬤嬤了。我不敢把孩子再交給紀氏教養,我怕她會教歪了孩子,以後沒法在清流中立足的。”
李老大人點頭。這樣的嫡庶觀念,在大部分男人看來,比那些不讓庶子出生的妒婦更可怕、更可惡。很少有男人能受得了,庶出的兒子被妻子當奴才來養的。他看林海沒提出讓他把紀氏接回去,深感保存了顏麵,滿懷歉意地對林海說:
“如海啊,是老夫愧對你了。這紀氏,從此,隻當老夫沒養過她吧。慚愧,慚愧啊!”
林海好好安慰了李老大人,令他放心,說些今年沒能去拜年的閒話,並問他一些兒子、孫子事的安排。
如今的李老大人,哪裡還敢擺房師的譜,讓最年輕的閣臣、他的頂頭上司,去給自己拜年啊。他看著眼前的林海,與初回京城的時候比較,少了一些溫和,多了一絲難以化解的沉重。而這變化,卻正好填補了他年輕入閣的劣勢,隻讓人覺得他那如玉的溫潤氣韻,與閣老氣度越發地相稱了。
看來家事的不快,拔高了這男人的心氣。林海對自己的態度,誠懇得不像有半點作偽。要是林海內外一致,就憑林海這氣量,就怪不得人家能入閣了。
作者有話要說: 題外話:
前幾年回去參加三十年大聚,發現有些年少時候不起眼的男人,經了歲月的磨礪,宛如能工巧匠雕琢的美玉,流光溢彩,閃瞎了狗眼啊。
……
回到正題
謝謝親們看文、留言、收藏。
滿心期待地雷,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