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css=top_book>強烈推薦:</strong>
家在京畿的、那些進宮服役的宮女, 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五,可以與來探視的家人見麵, 能說說話聊會天,這是陳年的舊曆, 是沿襲了前朝的規矩。
入宮為妃的貴人、等級在嬪位以上的,娘家的女性眷屬則無須過年,得了太後或者皇後的恩準, 也能偶爾見上一麵的。但是入宮的貴人們, 在過年的時候見娘家人,卻是沒有先例的。
太後是個不管事不攬事的。
管著宮務的是太子妃, 幫手是德妃、賢妃、甄嬪、成嬪。這些個人誰都不敢拿主意, 就把事情推到太子這裡了。
“明允,這時候了,請示聖人也來不及了。不如先按沒先例駁回了吧。”太子妃擔憂。
“卿卿,你讓人問問,這事兒是誰挑起來的?好好的有祖宗成例的事兒, 誰那麼膽大呢。”
三德子很快就回來報信, 這事兒是王嬪今兒個給太後請安的時候先提出來。
王嬪是還沒冊封, 但聖人給了嬪位的待遇, 她現在有資格去給太後請安。她提出要在過年的時候見見家人,太後知道她的情況也就同意了。
坐在一邊的德妃就在太後身邊遞話, “王貴人能見親眷,其他貴人不讓見,也不好。不如太後就和太子妃說說, 都讓見了唄。”
賢妃也在一邊符合。
敬陪末座的王嬪卻敢怒不敢言,至於這敢怒也是在心裡,不敢表現在臉上。她隻能在心裡暗恨,啐幾口詛咒幾句這兩個失寵的妃子。成嬪好整以暇閒看著王氏吃癟,從王氏得了盛寵,在宮裡對她也不如既往那麼尊敬了。帶累鐘粹宮裡的其他貴人,也有樣學樣。所以成嬪是一句話也不幫王氏說,叫她王貴人也有道理的,她如今還沒行冊封禮呢。
甄嬪從複寵以後,就不如以前那麼張揚了。她看出來聖人已經把心思、移到新進宮的那些貴人身上,她隻要能維護住自己的地位就好。
等把推到太子妃身上了,她才明白德妃、賢妃為的什麼。
——為的是聖人不在的時候,太子違背了祖製。
甄嬪看明白了更不敢摻和了,兒子已經被太子整的膽小了許多。自己看著惠妃從淑妃降位到喪命,二皇子被貶為庶人……太子不是那麼好惹的人。
太子得了三德子的信,細細一問,這是成嬪宮裡流出來的話。他心裡算計一番對太子妃說:“你明兒可以對她們說,太後特許了有嬪位待遇的王貴人,其他人要是聖人的話,給了嬪位待遇,可以比照王貴人。”
太子停停又說:“這事兒,孤得寫信給聖人呢。”
石氏看著太子嘴角的笑,就知道他心裡打的什麼主意。她笑笑,等著看德妃和賢妃被聖人訓斥了。
這個春節沒有聖人在宮裡,少了許多的熱鬨,宗室給太後拜年後,由太子和宗正賜宴。屬於聖人的位置,仍堂堂地居高擺在正中。
而千裡之外的聖人,接了太子的喜信,將再抱嫡孫的高興猶在他臉上呢,就接到太子的告狀,德妃和賢妃蠱惑太後,讓太後慫恿太子妃改祖製。
本來王嬪要見見家人,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兒,聖人在宮裡也會同意的。但王嬪引出來德妃和賢妃針對太子,聖人就不高興了。也就是自己那傻兒子,還以為德妃和賢妃是陷害太子妃呢,這分明是要對付他的。
聖人回信斥責了德妃和賢妃,雖然沒說王嬪,心裡也是藏了不喜。
聖人的這封信裡夾雜了對德妃和賢妃斥責,指明要魏九去讀給二妃。魏九也是促狹,挑了妃嬪給太後請安的時辰過去了,還沒到上元節,太後宮裡還有外命婦呢,羞得德妃和賢妃無地自容,立即就抱病了。
太子即使是過年過節,也是日日與六部九卿重臣碰麵,派妥帖細致的官員,給西邊的幾十萬大軍督運軍資。聖人後顧無憂,挾著跨越時代的火器威力,在酷暑來臨的時候,再傳回來的信件,就是預備班師凱旋了。
幾十萬大軍在外,說是要回來,也不是一個月半個月就能到得了京城的。太子得了聖人即將班師的喜信,高興地對六部九卿說了聖人的意思。還在小朝會上,興高采烈地對所有的三品以上官員,讀了相關的內容,甚至感慨了一句,“聖人回來,孤就不用再日夜憂心朝政了。”
聽聽這話說的,像是一個有上進心的太子該說的話嗎?
張太傅為太子在小朝會的做法叫好;賈代善是趕緊把太子這番表現,一字不改地寫了下來,打發親信快馬送予聖人。
不要以為賈代善喜歡做這事兒,可聖人臨走前交代他了,他知道以聖人秉性,必然還會暗中吩咐了其他人。自己如果不認真做好這差事,代價是失去聖人的信任。
太子不光在朝臣麵前念了聖人的信,又去慈寧宮太後那裡,給太後念了一遍,還陪太後聊了一會兒天,才滿意地離開慈寧宮。末了他還去了趟上書房,把這消息告訴給正在讀書的幾個皇子。
三皇子在太子離開後,對五皇子說:“父皇回來,太子是最高興的。”
五皇子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