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烈皇後70(1 / 2)

荀彧的表態讓孫策的心像喝了蜜水一樣,他興奮之下把給吳景、徐琨等人準備的刺史工作須注意的重點事項搬了出來。

嗬,好厚重的一本,看起來有幾百頁那麼厚那麼沉。

荀彧看孫策捧書的態度太鄭重,不由地跟著也莊重起來。他充滿敬意地接過書,隻見深紫紅色的刻絲封麵封底,反著微微的絲光,觸手潤澤的凸凹暗紋,上麵繡著幾個大篆:刺史政務紀要。

可把荀彧激動的啊,自己博覽群書怎麼就沒看過有這一本呢。

孫策難掩激動地說:“文若,這本書是原本,是我阿娘給我寫的,我舅舅去徐州上任的時候手抄了一本,我表兄去交州上任也手抄了一本。依你的能力,與顧元歎、孫長緒不相伯仲,當不用抄寫的。不過我想著你去益州遠,往來通信不便,你在這裡看看這書,有沒有值得借鑒的內容。”

荀彧前麵捧著書還挺激動,聽孫策解釋以後熱度就降下去了不少。出於禮貌,他還是捧著書坐下來細看,就當是還禮吳侯對自己的器重、和對吳國太的尊重。

翻看第一頁,荀彧就明白為什麼這麼厚了,裡麵都是絲繡的字,黑色絲線繡的拇指肚大小的字,絲線勾勒出的圓潤飽滿不僅沒掩蓋繡字的整體沉著端方,撲麵而來的一股肅穆冷峻蕭殺,讓他下意識地倒吸一口冷氣。

這是自己沒見過的字體。

“好字啊。”

荀彧開口稱讚,不管內容如何,單就這繡出來的字都值得好好觀摩了。

孫策也不急,欣賞完荀彧對繡字的讚歎表情,抓起手邊的兵書認真地研讀起來。

荀彧慢慢把整本書看完,又返回去再看了一邊,這回看的更慢了。這次看完以後,他長跪著兩手捧書,垂目陷入深思。

孫策間或抬眼看看認真讀刺史政務紀要的荀彧,露出會心的得意笑容。自己初初看到的時候也會震撼了一把,過後才意識到若是每一州的刺史,能把上麵所列的事項都做到了,哪怕隻做到八成,該州的軍政將事務一般講無可擔憂之處了。

荀彧從沉思中抬頭,看孫策仍沉浸在他的兵書裡,輕咳一聲喚起孫策的注意。

“吳侯,這書好想謄寫一本。”

孫策點頭,“好。”

“我可以見見國太嗎?”荀彧提出要求。

“行啊。我阿娘一般在單日的上午都會在前麵聽事兒。明兒上午可好?”

孫策知道母親每天這個時間都在教導阿紹、與阿紹玩耍,進行所謂的寓教於樂。若是沒有要緊事或是什麼急事,貿貿然去打擾祖孫倆,會惹得母親不高興的。而荀彧的事情,看起來就是問母親那書裡的一些問題罷了,應該不急的。

荀彧見孫策應允,謝過以後就低頭開始抄書。看著厚厚的一大本,用竹紙謄寫一邊就沒那麼厚了。

等荀彧抄寫完畢,孫策立即把原本收了回來,珍重地收到一個檀木匣子裡鎖好。看著不解他行為的荀彧,笑著說:“我阿娘說等我得了天下,就要用這個來要求各州刺史,這書以後要傳給子孫後代的。”

荀彧晃了晃,臉色因遽然失去血色而變得有點兒駭人。

“吳侯想取漢室而代之?”

孫策覷著荀彧的臉色不對,小心地回答:“是啊。文若,你有什麼不舒服?”

荀彧痛心疾首道:“吳侯,你是漢臣啊。天子信任與你,賜封你為吳國侯加使假節。”

孫策看荀彧激動,抬手示意荀彧,“文若莫急慢慢說。”

荀彧看孫策神色平靜,放緩了語氣勸道:“吳侯,現在漢室傾頹,需要的是匡扶漢室的忠臣。像你這般人物若是肯扶將崩的漢室,定會在千秋史冊上留下輝煌。”

“文若,你可想過漢室為何傾頹嗎?”

“還不就是內宦、外戚,奸臣當道,才使漢室至民不聊生的今日。”

“那內宦、外戚是誰縱容的?又是多少年了?”

荀彧張張嘴,但他看孫策等他回答呢,才不甘不願地說:“先帝昏聵縱容內侍。”

孫策不讚同地搖頭,“文若避重就輕了。若是單單靈帝一人昏聵,文若責我的話有道理。可是從順帝時期就是宦官把持朝政,宦官與外戚勾結,魚肉百姓。而外戚把持朝政更要追溯到和帝的百餘年前了。能使天下的百姓民不聊生百餘年的漢室,你認為還值得匡扶嗎?還是文若以為天下的蒼生百餘年所受的苦難,與漢室的延續比較起來不值得一提?”

荀彧是心有漢室的忠臣,但是他不是輕忽天下黎民百姓百餘年苦難的人。他勉強說道:“那是沒有吳侯你這般的人物,不然不會有外戚當權、內宦惑亂宮廷。”

孫策被荀彧的話逗笑了,荀彧也覺得自己說的有些欠妥,奉承的意味太明顯了。

他為自己辯解:“彧此言不是奉承吳侯。從兗州到徐州,沿途見阡陌荒草、村落累累白骨。初使從者掩埋,後不得不任其暴屍曠野。而離開廣陵郡到曲阿再來壽春,見百姓雖不是富足,但也是安居樂業,幼不見棄老無所遺,官學不因寒族而拒其子弟與門外,世家豪族不見有街頭跋扈者。彧親身經曆,並不是要奉承吳侯。”

孫策知道荀彧說的這些話沒有摻假。他趁機問荀彧,“我若使得天下百姓都如文若所見的壽春、曲阿之人,可青史輝煌嗎?”

荀彧從心底深處不願意回答孫策這種問話的。

“那吳侯也會背上悖亂逆臣之名聲。”

孫策朗聲大笑,“策一人背汙名使黎民蒼生得救,有何不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