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劉時敏知道魏朝這樣的想法,絕對會啐他一臉。以秉筆太監做乾清宮的管事,外朝的事情都知道,乾清宮的管事是天天在皇爺的眼前晃。皇爺不允許任何管事太監有外宅撈私銀,王安的這位置選擇,絕對比做吃力不討好的東廠廠督要好的多。
魏朝立即向劉時敏拱手致謝,“謝劉爺教導。”
劉時敏點點頭,“你以後當差做事,要再更上心一點兒。就是神宗老皇爺餘下的那些秉筆太監,皇爺不會選用。但是先帝留下的人,鄒義已經執掌了東廠,張邦詔、郝隱儒、劉時登都是鄒義名下的人,他們已經占了秉筆太監的優勢。
你要是再跟著你師傅往後退,就是我做掌印太監和這個監正,陳師(陳矩)名下的人,以後在司禮監也會慢慢沒什麼站腳的地方了。”
“是,是。劉爺教訓的是,小的以後一定更用心一些。”
魏朝自回司禮監的值房當值,劉時敏袖著孫如遊的折子到禮部去協商。
孫如遊看著自己與禮部同僚、翰林院掌院等人費儘心血、擬定的出閣讀書禮程序,捏著筆、下不去手刪減。
劉時敏隻好溫言相勸。
“孫尚書也是為了皇爺好,可是皇爺不耐煩這些,拗起來可能就要耽誤了出閣讀書大禮。”
孫如遊很頭疼,“唉,先帝怎麼不長命百歲呢!”
對上執拗又有些任性的皇帝,他覺得自己那十幾歲、調皮搗蛋總挨揍的孫子,簡直是這世上最乖巧的孩子了。
劉時敏裝作沒聽見孫尚書的感慨。
孫如遊沒辦法,隻好先收回自己的折子。
“劉內相啊,老夫先謝謝你了,明兒再把這折子給你可好?”
劉時敏為難地說:“按例這些都要登記存檔的。”
“就當老夫欠你一個人情,明兒一早就送還給你。如何?”
劉時敏勉為其難地應了,再三地囑咐孫如遊要準時,才在孫如遊的認真保證下回去內廷。至於這折子怎麼處理,全當作自己不同意票擬,打回去重新再議了。
而此時在洛陽的英國公世子張世澤,帶著京師所有十六歲以上的勳貴子弟,已經把福王府所有的護衛、下人們都趕去福王府的空地看起來。然後讀罷聖旨,留在福王府裡的這些人才知道他們是來查抄福王府的。
想說聖旨為假的大管家,幾下子被這些勳貴踹倒。至於指著那些護衛反抗,福王父子都不在,在哪裡都是給大明當兵,犯得著嘛。
張世澤把這些勳貴子弟分成了四組,他與自己的三個兄弟各帶一組,準備抄撿福王府。
“聖旨大家都聽到了,我與你們把醜話先說在前麵:彆被福王府的財物迷花了眼。福王府的所有財物都是軍需。咱們祖輩都是軍營出身,相信大家知道動了軍需,是會掉腦袋的勾當。
今兒我在這裡加一句,要是誰敢偷偷藏了福王府的一星半點要銀子,壞了我們大家的前程,絕對要用自家爵位來賠補的。都把心思放正了,免得到時候後悔。都聽明白了沒?”
幾百號的勳貴子弟大聲回應張世澤:“聽明白了。絕對不會伸手的。”
“你們明白就好。所有物品都要登記。各組的人互相監督,彆碰碎了東西。”
張世澤喊了一通,見所有人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就帶著分到自己名下的定國公世子徐允禎這一組去抄撿福王府的書房、帳房。
這些勳貴子弟們,一路上不管是被罵著還是被張世澤抽過鞭子,大部分人還是努力跟上了張世澤的速度。至於隊伍裡的那些沒有機會承爵的次子、庶子們,不用張世澤催逼,寧可磨破了大腿,也要努力跟在張世澤的身邊。
誰都明白天子肯派差事與勳貴子弟,就是給了大家一次機會,跟不上的很可能就要被淘汰。但要是把這次的差事辦好了,入了天子的眼,得了天子的青睞,以後就不用靠著恩蔭得來的小官,領著吃不好、穿不好的那點兒銀子混日子了。
家裡兄弟多、爵位低的人,更是在意這次的機會。聽得英國公世子吩咐不得朝福王府伸手,立即嗷嗷叫著讓張世澤放心,絕對會互相監督,誰也不會伸手偷拿的。
作者有話要說:鄒義,(1555-1627)嘉靖四十一年,入侍。萬曆四十八年,調任司禮監秉筆太監,賜蟒衣、玉帶;8月,明光宗繼位,兼東廠提督太監。
天啟元年1621,退休。天啟七年,去世,葬於西山門頭村靜妙庵。
王安,明神宗皇宮太監,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由司禮監掌印太監、東廠提督陳炬推薦,為皇太子伴讀。當鄭貴妃謀立福王為皇太子,“光宗”處於危機之時,多由王安保護。
光宗即位,擢司禮秉筆太監,並勸光宗重用東林黨人楊漣、劉一燝等人。
光宗去世,熹宗即位,王安協助天啟將李選侍移出乾清宮。
天啟元年(1621年)五月,明熹宗任命王安掌管司禮監,王安根據過去的慣例加以推辭,明熹宗的乳母客氏便趁機勸皇帝答應了王安的請求,接著又和魏忠賢圖謀殺死他。起初魏忠賢猶豫不忍下手,後經客氏的勸說拿定了主意,並唆使給事中霍維華抨擊王安,把王安降職充當南海子淨軍,而後以劉朝任南海子提督,讓他殺死王安。劉朝上任後下令不準給王安送食物,王安隻好刨取籬笆底下的蘿卜吃。三天後劉朝見王安還沒有被餓死,便直接殺死了他。
穿過來的朱由校把王安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東廠提督,但他就是一個“扶”不起來的。
劉時敏和王安都是陳矩名下的人。魏朝是王安名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