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69(1 / 2)

69

朱由校正好整以暇在養心殿等著他們的到來呢。

周嘉謨的資格最老,由他開始向天子提出勸諫。

“陛下,老臣等今日去看了火炮測試,太好了。這新式火炮的造價比紅夷大炮省材料、省銀子、好搬動,發射炮彈比紅夷大炮快得多了。真的是出乎老臣們的意料。隻是聽說陛下有禦駕親征的打算?”

周嘉謨前麵鋪墊那麼多,就是為了小皇帝能夠不反感。這小皇帝的脾性有點兒像他祖父,主意大得很。他們可是對神宗一言不合就三十年不朝記憶猶新。

“是啊,朕是有這打算。朕決心效法太/祖,把異族趕出漢人的土地,還漢人一個安居樂業的所在。”

這誌向夠遠大的,可也不能說不好。哎呦,可是一上來就搬出太/祖來,怎麼阻擋人家孩子效法祖宗呢?唉,就知道這小皇帝不好勸說。

朱由校看魏朝把天子命令準備的熱薑茶,一杯杯薑茶送到在座的大臣手裡。笑著對周嘉謨道:“周卿,先暖暖,暖暖,坐下來慢慢說。”

老大人不容易,七十多歲了還在為大明奔波。

周嘉謨被魏朝攙扶著坐下,隨後一杯熱薑茶塞到他的手裡,魏朝還特意在他跟前擺了一個火盆。可周嘉謨的心,從聽說天子要禦駕親征就如在熱油裡翻滾呢。

“陛下啊,如今大明軍卒的實力尚且不如英宗的時候,陛下親征的危險太大了。”

“周卿啊,天子守國門,朕怕危險不出頭了,讓將士冒著被建奴收割性命的危險,朕還有什麼臉麵被天下百姓供養。”

周嘉謨與朱由校商量事情,基本是屢敗屢戰,最後多數是要按著天子的心意做事。這規律早給葉向高摸透了。周嘉謨指望不上,方從哲這個首輔也是指望不上的,還有黃克纘、徐光啟一定是早就知道天子要禦駕親征的……葉向高把目光投向了孫如遊和公鼐。

葉向高的意思很明顯:你倆是帝師,又是禮部的,以禮相壓啊。

孫如遊接到葉向高的眼色,起身對朱由校說道:“陛下現在禦駕親征不太適合啊。”

“為何?”

“陛下,朝廷還沒有太子呢,一旦禦駕親征除了意外,豈不是造成國本動蕩!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陛下還是等有了太子再提禦駕親征。”

朱由校歎口氣:“孫卿啊,英宗那時候深陷韃靼,也不是太子繼位的。五郎過年又大了一歲、且他已經啟蒙,總比那還不知道在哪裡的太子來的靠譜。你說是?”

公鼐不讚成朱由校親征,可是他的理由是與周嘉謨一樣的。他憋了好一會兒才說道:“大明連著薨逝兩位天子,承受不起陛下再有失。不然民心動蕩,陛下費儘心力的百廢初興,可能要付諸流水了。從大明的長遠考慮,隻要陛下堅持堅壁清野,困弊建奴的策略見效,清除建奴的威脅指日可待。”

“若是建奴得了沈陽和遼陽,遼東就基本失去了。關外再無可依仗之地,進可做騷擾建奴耕種的基地、退可做狙擊建奴扣關的前哨。公卿,若是建奴今年得了遼東,你認為明年的這時候,建奴是不會南下扣關的?”

公鼐愣住,建奴的胃口越來越大,他在每天教授天子讀書的時候,君臣倆不止一次地討論過遼東的軍事形式、可能的轉歸,沈陽、遼陽對大明的重要戰略意義,他更明白天子的堅壁清野計劃在今冬的效用。一旦建奴在明春可以耕種,或許明年秋天的時候,建奴真的會扣關。

崔景榮站起來說道:“陛下,山海關足以擋住建奴的。”

“崔卿,那遼東的幾百萬百姓,二十九衛就丟了不要了?”

崔景榮哪裡敢應承這樣的問話,“陛下,待得大明兵強馬壯了,定能取回努兒乾都司。”

朱由校搖頭歎息,“現在遼陽城裡就不少大戶為建奴內奸作祟,要是建奴得了沈陽京營兩年,咱們還能像現在這樣信賴沈陽的百姓嗎?”

沈陽的百姓要是聽到這話,一定會啐一口的。從建奴圍城,官府就不準百姓上街。不逛街是可以,但是家裡有人生病、要生孩子,得請大夫和穩婆?

幸好周永春最後網開一麵,允許百姓出門請郎中、穩婆,但是也劃定了區域,不準滿沈陽城亂竄。

崔景榮作為兵部尚書還不能不答天子的問話,他輕咳一聲說道:“陛下想穩住遼東的民心,想親征的想法好。但是薩爾滸之戰,咱們大明集結了十萬人馬,朝鮮還出了三萬多人,都未能成功克製建奴。現在禁軍的隻夠拱衛京師的,從各衛抽調不出太多的軍卒。還有抽調過來的軍卒,也要訓練後才能夠得上出征的軍卒使用。”

朱由校點點頭,轉頭問英國公。

“英國公,京師禁軍能戰的軍卒有多少?老幼病殘、勳貴子弟充數的都不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