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漣和左光鬥帶著聖旨、麒麟服等, 一路風塵仆仆地進了剛剛結束一場保衛戰的沈陽。
遼東出現這樣的危局,與大明朝廷對在遼東這塊土地上、生存繁衍的各部族的政策有關。明政府在遼東采取分化各部族勢力、打壓勢力較大的部族、扶植小部落與大部落廝殺的策略, 換言之就是誰也不要企圖做大,來保證大明在這裡的絕對霸主地位。
這個政策在二百年間很見效。直到建州女真出現了不可世出的英傑——□□哈赤兄弟倆,大明踢到了鐵板上。
□□哈赤兄弟倆的父祖,因為遼東鎮守總兵官李成梁的“故意”, 在征戰中執行李成梁的命令而亡。事後,明廷在愧疚之下將其父祖的土地和人馬送還給□□哈赤。出於朝廷的政策需要, □□哈赤兄弟倆得到扶植重建他們部族的機會。
之後李成梁被彈劾在家十年。十年後已經七十六歲的他再度披甲重震遼東。
李成梁再度出山,朝廷的政策也沒有改變。所以他繼續扶植小部落, 無償地為他們提供糧食、刀槍、盔甲, 征伐壯大起來的部族。□□哈赤就抓住這個時機統一了建州女真。但建州女真的實力壓根入不了李成梁的法眼,所以李成梁也未對□□哈赤有所動作。
他與□□哈赤兄弟做起馬匹、原木的生意。女真各部落為了換取糧食、布匹、鹽、鐵器等生活必需品, 與李成梁之間有了近十年的和諧共處。李成梁也因為遼東的安穩獲得太傅的嘉賞。
在□□哈赤兄弟倆壯大實力期間, 李成梁的生活越來越奢靡, 他和巡撫趙楫一麵與□□哈赤勾連走私糧食、武器等獲利,一麵私下裡與□□哈赤兄弟達成協議, 放棄了寬甸等六堡八百裡疆土給建州女真, 以大軍驅逼生活在那裡的六萬四千戶居民遷於內地,死傷無數。
然後他二人還以召回大批量的逃人有功,向朝廷邀賞。
兩年之後, 兵科都給事中宋一韓彈劾李成梁和趙楫, 認為放棄寬甸等地不是功勞, 要求朝廷進行勘核。適逢其時剛改授浙江道禦史的熊廷弼, 才到任又改為巡按遼東。
熊廷弼到任以後,立即踏遍遼東的山山水水,實地勘查與建州女真現存的地界與朝廷記載的差異,並走訪了大量的內遷遼民,確認放棄寬甸等八百裡土地、驅民內遷等事屬實。故熊廷弼以巡安禦史的身份彈劾李成梁和巡撫趙楫,指出趙楫、李成梁之罪,“可勝誅耶”。並同時彈劾前任巡按大臣何爾健、康丕揚勾結、包庇二人,應同論罪。
可惜他的奏章竟然被留中。因為李成梁雖然年老體衰,但其諸子仍然手握重兵,李氏家族在遼東的勢力和影響,使得朝廷投鼠忌器,僅僅將李成梁解職。
在此期間,作為遼東巡安的熊廷弼在遼東各地的勘察中,足跡“北抵黃龍,東抵鴨綠,南極於海,西至山海、錦義一帶,間關險阻,雖逼近虜穴、人跡罕到之處,無所不遍曆,無所不相度。”
有了對遼東的地理形勢、還有建州女真實情的了解,他提出了完整地保衛遼東的方略,並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
他認為:“西邊的蒙古族,雖強盛,然所欲不過搶掠財物,無遠誌”,而東邊的建州女真“城郭田廬飲食性情與遼同,所誌在我土地也”。因此,必須把鞏固遼東的重點放在防範□□哈赤的建州上。
為防範□□哈赤,他製定了“實內固外”,“以夷攻夷”的方略。把“屯田積儲”和“修邊並堡”聯係在一起。欲屯田先修邊。以高城深池來保衛屯田積儲,以屯田積儲來贍養軍隊,增強防衛。“虜來則拒,去則勿追,而一以生聚教訓為主”,即以守為戰。
“以夷攻夷”就是動員女真族的其他部落和蒙古族來反對□□哈赤。
熊廷弼任巡按期間,努力實現這一方略。他修建了自海州衛、蓋州衛、三岔河起,經遼陽、沈陽到開原、鐵嶺、北關止的七百餘裡的邊牆;增修了清河、靉陽、寬奠、大奠、長奠、草河、熊嶽等七座城池,並修墩台一百餘座。還建糧倉十七所,每所三五十間,三年之內積穀三十萬石。整頓了軍隊,革去貪汙、隱占等弊端,改變了風氣,充實了營伍。他與北關葉赫部、蒙族各部搞好關係,使努爾哈赤深感局勢對他不利,不得不采取退縮方針,歸還故地等,以求與大明重歸於好。
應該說熊廷弼做的這些才是拯救遼東的最佳措施。但是有才能的人通常比較桀驁。他那狗脾氣惹惱了朝中看他不順眼的人。再加上很多人沒意識到□□哈赤的危害,反而認為遼東危局是武將誇大,有的甚至主張“疏北關,親奴酋”的方針。
所以熊廷弼巡安遼東三年期滿後,朝廷將他改任為南直隸督學禦史。隨著他的離任,這些有獨到見解的衛遼方略也就荒廢了。
而熊廷弼的臭脾氣也令他在做督學禦史的時候闖了大禍,他因杖死生員芮永縉被彈劾回家等候勘察定罪。
這一等就是七年。
這七年間,□□哈赤兄弟逐步壯大,開始蠶食遼東。當大明朝廷不能坐視建州女真成為遼東的最大部族的時候,匆匆開始了對建奴的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