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1 / 2)

小夫郎 謝亦 7093 字 3個月前

第七十三章

不到成王敗寇見分曉的時候, 北地的仗就打不完?

賀林軒時常語出驚人,三人總有跟不上他思路的時候。

兄弟二人已經習以為常, 沉住性子開始深思他話中深意。

張河就沒有這麼好的耐性了,追問道:“林軒,你此話何意?難道北地這仗有大凶險?”

他雖出身軍伍世家,但畢竟是哥兒,行兵打仗的事也是一知半解。

但在他心目中, 論打仗沒有人是他阿父的對手。

不見北邊的蠻人,這些年都被他阿父打老實了嗎?

大梁內地這些駐軍要不是仗著人多勢眾,北疆軍士打起來就和砍瓜切菜一樣容易。

所以張河對這場戰鬥的勝負完全不擔心,他隻憂心阿父要背負的罪責和正在受的苦難。

可賀林軒卻說這仗沒那麼容易打完, 又是什麼意思?

聞言, 李文斌兄弟乾脆也停下毫無頭緒的思考,看向賀林軒。

賀林軒起身, 說他先去拿件東西讓他們稍安勿躁。

李文斌見他出去了,想起來要給兄嫂倒茶驅寒,也忙跟了上去。

賀林軒取來的是一卷地圖——除了軍方,大梁地圖隻在皇宮禦書房才有保存。

賀林軒手裡這卷, 是他自己從各州地方誌的小地圖裡拚湊出來的,畫得非常詳儘。

雖免不了和實情有一定的出入,但卻也是一個難得的參照物。

李文武一見這圖,就知道賀林軒這段時間沒少琢磨局勢,心中定已經有章程,心就先安定了一分。

又拍著張河的手讓他先喝口茶冷靜一下, 仔細聽弟婿說話。

賀林軒把地圖在桌子上鋪開,另拿出紙筆,遞給李文斌。

他道:“這段時間北邊和南邊的消息陸續傳來,有些事情我一直摸不著頭腦,可是現在我大概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了。”

賀林軒此人最擅長抽絲剝繭,骨子裡又沒有天地君親師的通病,敢想常人所不敢想。

再則,他通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曆史。

就算從前隻在商場裡小打小鬨,沒有成為翻手為雲覆手雨的陰謀家,可多少也能猜出那些野心家的想法,預測他們的行動。

“咱們從頭說起來,這第一件,就是北地的旱災。”

賀林軒讓李文斌在紙上做些記錄——這是為了張河考慮。以李家兄弟的頭腦能很快跟上他的思路,張河就有些吃力了。

“近幾年,北地九州,從咱們南麵的東海州,到最北麵的北漠城,收成都不景氣。”

賀林軒邊說邊用手指在地圖上比劃。

“尤其是這三年,幾乎到了顆粒無收的地步,去年就是災情最重的一年。

還有南邊,幾乎每年都有水澇之患,去年也是最嚴重的時候。堤壩都垮了,淹沒了十數村莊。

聽王山信上說,到現在,重建的堤壩都沒開始動工。

但是,物極必反。

從今年就能看出來,天象已經在好轉,想來不會比去年的年景更糟糕了。

正所謂天災**,百姓顛沛流離,人心浮動。

天時,地利,人和。

這三點幾乎都湊足了,正是起兵的好時機。

所以,他們會在這一兩年內動手,我一點都不意外。”

李文斌邊寫下第一點,邊點頭,李文武夫夫也是一臉讚同。

賀林軒接著說:“第二件,就是奇石示警。”

“雖然警示

語中有指明昏君當道,天地不容的意思,生出不少議論。但有皇帝和陳黨一力壓著,這件事起不了大風浪。所以這塊石頭最大的用處,在於拋磚引玉。”

李文武頷首道:“那石頭上的字,應落在君不孝這三個字,要引出的是先皇遺詔……可是,又一直沒聽說關於遺詔的風聲,這卻是為何?”

“我們沒聽說,不代表事情沒有發生。”

賀林軒說:“本來我也想不明白,可是現在北地起兵,我就想通了。這就要從第三件事,北齊北燕兩州州牧去南陵告禦狀說起了。”

那兩位州牧在朝廷哭訴了一番自己無能,治理不了百姓,請求辭官。

這件事已經不是什麼新聞。

而他們轉頭就被下大獄,罪名是他們監管不力,致使賑災銀糧失蹤。

誰都知道這是朝廷自欺欺人,可貪汙的罪名要是查下去,牽扯的人不知道要有多少,陳氏黨羽必定傷經動骨。

所以,當然沒人出麵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