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1 / 2)

小夫郎 謝亦 8414 字 3個月前

第八十八章

從皇宮回旋, 已近日落。

用過晚飯,一家人坐在庭院乘涼消食, 難免說起今日的皇宮之行。

李文斌便道:“還好三殿下不記仇,今天都被諾兒弄哭好幾回了……林軒,你回頭可得說說他,往後收斂著點。”

雖然都是孩子,但那畢竟是皇子, 還是要有分寸些才好。

不等賀林軒說話,張河就擺手道:“哪就有這麼嚴重了。”

“我看三殿下最喜歡諾兒,哭完還第一個找他玩呢。這點倒是隨了陛下。勉之,你還記得麼?你小時候闖禍, 每回都是你阿兄和陛下替你背黑鍋, 抄書抄得手都腫了,也從不記仇呢。”

李文斌早不記得有這回事了。

他正要追問, 李文武咳了一聲,打斷道:“孩子的事倒沒什麼要緊。不過,今日我瞧著,皇後殿下的身體確實有些不妥。可彆真的像外頭傳的那樣, 否則,南陵城又要不安生了。”

說起此事,賀林軒三人都是一靜。

張河麵露唏噓,道:“看著是不大好。”

“聽我阿爹說,殿下以前身子骨比男兒還要好,是因懷著三殿下的時候受了傷, 這才……”

說著,他壓低了聲音:“本來,陛下是想將這一胎作罷,好讓他好好休養。但殿下舍不得。後來生育的時候難產,幾乎喪命,雖保全下來,卻也落下病根。哎,高阿伯家裡隻剩他一支血脈,若真到了那一步,可怎麼是好?”

張河想想便覺憂心,提議道:“勉之,林軒,你們說亞龍肉能不能治這個?要不回頭我們送一些過去?”

天順帝的皇後不是彆人。

他的父親就是當年一箭刺穿太皇太後大陳氏、力挽狂瀾的禁軍統領高將軍。

當年,為免陳家報複,高將軍的親眷在行事前都被送出京城,輾轉到了北地。

兩位兄長相繼戰死後,高皇後不顧張家人的阻攔投身戰場,便是後來同天順帝成婚生子,也未曾放棄戎馬。

這樣英烈的哥兒,不說李家和高家的故舊情誼,單隻他的為人就值得敬佩。

隻因懷上三殿下時未能及時察覺,發生這樣變故,讓人心疼。

李文斌說:“再送些人參和藥膳方子過去。高阿伯是阿父的救命恩人,無論如何我們應當儘一份心意。”

張河點頭讚同,“可不是呢。外邊那些人,心肝也是黑透了!一個個的,巴不得皇後殿下出個好歹,好讓他們家的哥兒取而代——”

“咳!”

李文武重重地咳了一聲,“彆胡說。”

張河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拍了下自己的嘴,隻是還是有些不甘心。

“你們是不知道,奏疏陛下擴充後宮的人,就屬安平侯和鎮南王府跳的最歡!

當年出事的時候,他們兩家第一個撇清乾係,這些年隻管在南陵享福。

現在好了!

陛下費儘周折把陳家鬥下去,他們上趕著來獻媚便罷,竟還不知羞恥地討好處,套近乎。真是不要臉!”

“事情哪有這麼簡單。”

李文武無奈地看著義憤填膺的夫郎,頗有些頭疼。

張河看了看表情如出一轍的三人,疑惑道:“我也就跟你們說兩句,哪裡會在外頭多嘴。不過,看你們這樣似乎另有內情?快同我說說!”

三人對視一眼,賀林軒道:“阿嫂,這種事兒大家都有大家的不得已,不是隻有單純的好壞。我想不論是皇上還是皇後,對今後的局麵應該都早有準備。”

雖然有秦老

擁護,但天順帝的根基主要還是在軍方,文治上少了幾分火候。

地方吏治便不說了,亂得一塌糊塗。

如今南陵城中,除了皇帝這些年招攬的人才,大多都是保持中立的勳貴和臣屬,還有原本黨附陳氏、天順帝南下後倒戈的牆頭草。

新帝登基後,第一把火就把陳氏燒了乾淨,行事可謂殺伐決斷,雷厲風行。

他們唯恐皇帝記恨他們曾經的不作為和罪過,第二把火要燒到自己頭上來,自然有所行動。

而安平侯府和鎮南王府,就是他們推出的代表。

一言一行與其說是倚老賣老逼迫皇帝,不如說是試探和投誠。

而將陳氏一族連根拔起,朝堂已是動蕩,經不起第二起風波。所以為了安定百官的心,皇帝也必會有所回應。

聯姻,無疑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辦法。

“……照這麼說來,陛下真的會迎娶安平侯府或是鎮南侯府的哥兒做後君?”

張河聽罷,心裡很不是滋味,張了張口還是忍不住道:“看來,當皇帝,也不是一件痛快的事啊。”

李文武哭笑不得,“在其位,謀其政。這些都是九五之尊必須要背負的,你就彆瞎操心了。”

張河乖乖點頭,末了還是長歎一聲:“這一波剛平一波又起,我看,在南陵城就過不了幾天安生日子。”

翌日一早,張河和李文斌將他們從北地帶來的行囊收拾出來,張羅了不少好東西,著人送入宮中。

天順帝聽說,詫異地挑了挑眉,“百年蛇肉?千年人參?”

老太監點頭,“奴才去看過,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東西呢。”

皇帝朱筆未停,將一封奏折批閱畢,收筆後,對老太監笑道:“師兄有心了。”

“你遣人將這些東西送去正陽宮,讓太醫一並過去,看看得不得用。還有,替朕擬一份禮,送去樂安侯府。昨日也沒給兩個孩子一份正經的見麵禮,正好補上。”

老太監答應下來,又道:“陛下,聽說侯爺一家今日到秦府去了。也不知道情形如何,可彆真的挨板子才好。”

天順帝一聽便笑了。

秦老這次動了真肝火——事情的始末前後聯想起來,當日在山水鎮上李文武夫夫為何避而不見,一目了然。

雖慶幸小輩們過得好,可想起來秦老還是心裡堵得慌。

那日李文武和張河送靈回京,秦老和天順帝前後腳到李府祭奠,隻給了李文武夫夫一聲哼,而後坐在靈堂給李家阿父阿爹燒了足足半個時辰的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