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1 / 2)

小夫郎 謝亦 8156 字 3個月前

第一百一十一章

“建梁徐氏, 諱春和,投第一項目, 計白銀七十萬;投第三項目,計白銀九十萬;投第十九項目,計白銀……”

“南揚秦氏,諱文林,投第二項目, 計白銀八十萬;投第五項目,計白銀……”

“東肅趙氏,諱崢,投第六項目……“

“南陵鄭氏, 諱花明, 投……”

“西涼劉氏……”

一個接著一個唱標過去,堂內的人全都緊繃著, 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所有人正襟危坐,豎起耳朵聽。

聽到自己投標的項目和他人重合時,莫不是握緊拳頭,咬緊牙關;

聽到他人的標底高過自己, 當時就有涕淚俱下或是癱軟在椅子裡掩麵強忍,不敢發出聲音的;

聽到自己的標底高過其他人的,卻也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放鬆,反而神色更加凝重,生怕被後來人比下去……

等一百四十二份標書全部唱畢,眾商有的麵露狂喜, 有的麵露灰敗,但都做了同一個動作——抬袖子擦汗。

原來他們都出了一身的汗,隻因過度緊張,這才後知後覺。

賀林軒慢條斯理地將杯蓋放回茶盞上,放下茶盞後,抬手道:“各位的誠心本官感受到了。標的已定,白紙黑字,諸位也親耳聽了。可有錯漏之處?”

“沒有,大人。”

眾人連忙應道。

“既如此,”賀林軒看向負責記錄的人,後者點頭表示一切妥當,他接著道:“公布中標名單吧。念到的各位站出來,讓本官與在座其他人看一看風采才好。”

此話一出,喜形於色的商賈們連忙收起招人嫉恨的得色,整了整自己的衣冠。

剛才唱標的人接過記錄官遞過來的結果,揚聲宣布。

“第一項目房建權,南陵鄭花明,投一百一十萬兩白銀;第二項目酒,南揚薑樓,投九十五萬兩白銀;第三項目瓷,建梁徐春和,投九十萬兩白銀;第四項目衣,南陵董麟,投……”

唱說人聲音洪亮,吐字清楚,隔間等待結果的眾人聽得眼睛放光。

再沒有人坐得住了,他們都朝裝著傳聲筒的牆麵走近,恨不得將耳朵貼上去。屏息凝神細聽,誰都不肯錯過一個字眼。

等到三十九個標的唱完,外堂傳來交相恭賀的話,屋中才恢複交談。

“竟沒有低於八十萬兩的!”

張浩海以拳擊掌,哈哈笑道:“我還是頭一次知道,咱大梁有錢人真的這麼有錢!”

眾人聽了大笑。

何諺當下就道:“恭喜陛下!單隻這些加起來少說有二三千萬數白銀了,陛下,您這下該擔心國庫裝不下它們啦。”

其他人也忙來賀喜。

天順帝哈哈笑道:“遠豐可說錯了,這標數裡隻有一成之數交予朝廷,是為承包費。其餘,還是各家所有,用以經營。”

李文斌對數理有獨到的敏銳,此時細細說來。

“剛才所有銀數加起來,共計三千七百零五萬兩,一成之數,也有三百七十萬五千兩。再加上林軒前日從各部追討回來的數目,當不下四百五十萬之數。再加上今秋的秋稅……今年收支相平,綽綽有餘。”

聞言,天順帝的笑聲更為暢懷。

誰能想到幾天前他還在為一二百萬的銀錢寢食難安,如今賀林軒不僅為他翻了兩翻,此後數年的商稅,也十分可觀。

隻要天公賞臉,充盈國庫,就不是一句空話。

堂內,賀林軒也正交代這些標銀的用處。

他道:“中標的三十九位大商,今日便去我戶部領牌子,戶部自有人為各位特彆造冊。其後,朝廷將為各位特製匾額,將由陛下親筆題字,授匾。”

說著,賀林軒看著堂內三十九位商賈,笑道:“爾等從此後,就是皇商了。”

“皇商?”

“皇商!!”

反應慢了一拍的人在一聲聲驚喜的呼聲中,瞬間明白皇商二字的貴重。

登時,中標者再也忍不住麵露狂喜,而落標者臉上的苦意更甚。

“不錯。”

賀林軒肯定地點了點頭,溫聲道:“皇商者,朝廷自有恩待。戶部將特批通行文書,皇商往來各州,不必再付過路費,各地駐防也會給予方便。但有不法之徒在爾等行商路上,行強盜之事,朝廷必究。”

僅僅這一個好處,就讓三十九名新晉的皇商喜得不成樣子,更不說,賀林軒還道:“還有種種好處,本官就不在這裡一一說了,各位去戶部辦文書時,自有專人為各位說明。”

三十九皇商皆拜下稱謝,恨不能現在就飛去戶部才好。

賀林軒這才道:“至於各位投遞的標銀,其中一成,需繳與朝廷,作為承包費。”

“這一成,用於買斷朝廷交與各位的工藝與配方。剩下的,你們自己拿著,怎麼花用你們自己看著辦。

但是,每一筆銀子用在什麼地方,必須單獨立賬。

三年內,每隔一季度,將賬本上呈戶部。

若是投入的銀錢多了,你們自己承擔,若是投入比標數少,三年後,沒有花用的部分必須返還戶部。”

說著,賀林軒微微一笑,“相信各位也聽出來了。你們不是得了皇商身份就能高枕無憂了,朝廷予各位諸多方便,但不是沒有條件的。你們隻有三年時間,三年之後,朝廷自會檢閱各位的經營成效。若是做的不好……自古以來,寶山也是能者據之,你們可明白?”

三十九人渾身一凜,都正色應道:“小人明白!”

賀林軒看向其他人道:“各位也不必灰心。皇商之位,朝廷也將如考校官署一般慎重,三年一選,大家都有機會。”

且不管那三十九人如何如芒在背,其他落選的人當場眼中都重燃光彩。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隻要自己爭氣,總有出人頭地的時日不是麼。

吃下賀林軒畫的這塊大餅,眾人離開的時候情緒都還算穩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