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2 / 2)

小夫郎 謝亦 7055 字 3個月前

他道:“就是壽康小郡王了。朕那七弟,每月一封書信謝朕教導之情,朕受之有愧。倒是安平侯爺,這幾年將這孩子帶在身邊言傳身教,管束嚴厲,朕見過幾回,確有不小的長進。想來,朕選了他,七弟總能安心些,安平侯爺也無異議。”

賀林軒點了點頭,心道,安平侯爺沒有異議,但想來安平侯世子心裡不會太痛快。

虞明博也有子嗣,長子乃是嫡出,和大殿下年紀相近,要說他沒有想法,是不大可能的。

賀林軒這麼想著,也這麼說了:“隻怕虞大人要失望了。”

天順帝淡淡一笑,“此事自有安平侯操勞,朕放心得很。”

自去年新糧種在大梁推行種植的成果報上來,糧食果然大豐收,政績斐然,虞明博這位工部尚書在朝中可謂是大出風頭,便是賀林軒也要避其鋒芒。

而這兩年,安平侯也陸續出手,為天順帝解決了許多暗地裡的麻煩。

賀林軒心如明鏡,深知天順帝對安平侯父子的信任和器重。

但明麵上,天順帝還是更重樂安侯府一脈,對安平侯府多賞賜,卻吝於稱讚,保持著曖昧不明的疏遠態度。

賀林軒心知,皇帝這是為了方便安平侯爺背地裡的動作。

若是人人都知道安平侯是天順帝的心腹,那他為天順帝疏通宗親貴族,就是出於私心,而非他一直標榜的公義了。

隻有皇帝與權戚對立,才能讓那些權貴因危機感而抱團,也讓安平侯這個隱形的領頭羊有更多操作的餘地。

因此天順帝能用安平侯,卻不能“信”安平侯。

所以,天順帝選擇身份敏感的壽康郡王世子作為太子伴讀,而非虞明博的嫡子,就是出於這樣的用心。

天順帝笑道:“江山代有才人出,轉眼孩子們都長大了,也該為他們的將來謀算了。若是長淵爭氣,朕也能早些歇口氣,享享清福。”

賀林軒沒有接這樣敏感的話題,天順帝現在正當盛年,再活個三十年肯定沒問題,誰知道他將來會否有如今豁達的心境呢?

他笑道:“說起人才,昨天微臣才聽府上的授棋先生請辭,說要出翰林院,外任北學教諭去了。陛下可記得此人?”

“你說婁不昧?”

天順帝倒是記得有這麼一回事,他道:“你府上出來的,彆的不說,教書育人定是一個好手,想來能做出好成績來。”

大梁近年糧食豐產,商業亨通,國庫豐盈。

天順帝在賀林軒的建議下,將餘錢投在修路修船和教育上了。

北學,便是有小國子監之稱的北地國學的簡稱,就建在賀林軒的老本營——東肅山水鎮上。

倒不是賀林軒或是何諺私心,才選了這塊風水寶地,而是因為四方來賀在山水鎮初建的緣故。

如今山水鎮文風盛行,可以說是北地學子心中一處文林聖地了。

北學建在那裡,是順應人心。

婁不昧,就是那位向賀林軒自薦入府做教棋先生的探花郎,在翰林院消磨了五年,來年又到了官職調任的時機,雖說他申請調任北學確實是聽取了賀林軒的建議,但要說這位探花郎和樂安侯府的關係有多緊密,卻就不見得了。

賀林軒哭笑不得地道:“怎麼就是我府上出來的了?隻是機緣巧合,給孩子們教了兩年棋而已。”

天順帝搖了搖頭,“他就罷了,朕卻記得在南揚舉報了三位貪瀆上官的林縣令,當初是你舉薦才外任去的。他倒是好膽色,你可知道,朕的案頭上攢了一摞的彈劾奏章,不說林縣令如何孤膽俠義,就說你賀林軒結黨營私。待這位婁教諭去了北地,你可勸他安生些,彆再有什麼壯舉,到頭來又要算在你頭上。”

他口中的林縣令,就是林瓊。

兩年前,這位林主簿想從京兆府尹調任到戶部,當時動靜不小,不少人都知道他對賀林軒的敬仰和想在戶部添磚加瓦的誌向。

後來果真讓他在戶部謀了一個缺,卻被賀林軒扣了下來。

這職缺雖在戶部,卻沒什麼前景,也乾不了什麼實事。賀林軒真心看好林瓊這個後輩,與之長談一番,為他謀算了在南揚一處富縣的縣官一職。

這番作為有心人都看在眼裡,自然將林瓊歸論為賀林軒的黨羽了。

賀林軒無奈道:“結黨營私?哪位大人想象力這麼豐富,我有這閒情,還不如在家給我兒子多做一碗雞蛋糕。”

天順帝聽得也不知道該氣還是該笑,沒好氣道:“是啊,賀大人是恨不得明天就辭官了才好呢。”

“這不是陛下舍不得我嘛。”

賀林軒也同他打趣起來。

二人正說笑,一陣腳步聲靠近。賀林軒耳朵一動,臉上便染上了溫柔的笑意,“言言這孩子,肯定又來告狀,說他阿兄的小話了。”

果然,在門外叫“阿父”的,可不正是言言麼。

賀林軒同天順帝告罪一聲,上前開門道:“言言怎麼了,跑這麼急,都流汗了。”

果然,才被賀林軒抱起來,言言就迫不及待地告狀道:“阿父,阿兄欺負阿爹,你可要給阿爹報仇哇。”

天順帝走過來就聽見這一句,頓時奇了:“這可不得了。言言,你快同阿伯說說,你阿兄怎麼欺負你阿爹了?”

作者有話要說:  早呀,補4號的,今天還有更新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