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 84 章(1 / 2)

在被圍困的日子裡,魏王不知道召開了多少次會議,能想的辦法都想了,他們現在隻需要等三國聯軍來救就可以了,所以朝臣們上朝的表情都是麻木的。直到魏王命宮人將秦王的通傳念出來後,才在朝堂上激起千層浪。

郎中令是最先發言的,他沉穩的說,“今秦兵圍我,久攻不下必然心急,再過數月便是春耕,耕作甚重,秦軍本就不會久留。而我等已求援於諸國,聯軍不日便會來救我,隻待那時秦軍將士心憂春耕,即使不退兵也難做到令行禁止,我等與援軍兩麵夾擊、裡應外合便可破其鋒芒。若援軍不能到,也可拖至來年春天。”

“今秦王本就無法再從魏獲利,隻不過是疑我等不明真相才如此誑騙。王上必不能被秦所騙啊!”

郎中令的意思大概就是,就算我們不割地,他們也會退兵。現在就是懷疑我們不知道城外的情況,想著能騙多少是多少。魏王你不要上當啊!

不過魏王沒用對他的建議表示讚同,而是放棄思考般問自己的丞相道,“丞相覺得如何?”他不是不想說出些挽救的方法,心裡也早有決斷,但常年麵對朝中這些蠅營狗苟之輩讓他分外疲倦。距離他的老師信陵君去世已經過去近十年,他深刻地理解了自己老師當初憂鬱而終時的心情。

不論他們再怎麼挽救,這魏國是守不住了啊!

明白王上心思的丞相田氏在心裡哀歎了一聲,麵上平靜甚至詭異的帶著些許期待地說,“能棄之弗能用之,能死之弗能棄之,此人之大過也(1)。臣認為......”土地被攻下就是死地,毫無用處了。放棄手裡的土地等著被秦攻下,不如用這些土地去賄/賂秦國。不這樣做,才是人的過錯啊!

“棄其地不如用之易也,死其地不如棄之易也。丞相如此說,意在使王上降秦?”一個尖細的聲音插嘴道,他是魏太仆,同樣為朝中重臣,他略帶諂媚的說,“既然丞相如此說,那王上為何要賄秦而不降秦?聞韓王投降後依然可保留宗廟土地,子孫降等襲爵,可見秦的意圖並不在趕儘殺絕,王上若是如此賄秦來日必喪失所有土地,還不如就此投降已保留宗廟。”

“某看是太仆想要保留職位吧!”郎中令不客氣的說,然後也不管魏太仆的辯解轉而對王上說,“王上定要深思啊!如今並沒用到非要賄秦棄地的地步!若是投降,那韓王宗族就是我等日後的下場!”韓國宗室的大範圍死亡並不是沒用人懷疑,很多有識之士都感受到了陰謀的味道。

“二位肱骨,讓某說完行嗎?”丞相皺著眉頭厲聲道,“郎中令所言確實不錯,但如今亡地數千裡,國患依然未解,實乃王之棄其地,而未用之也。若是再僵持下去,來年秦定破我大梁,滅我等宗廟——”

“丞相糊塗!”

“應直接投降——”

兩個完全不同的聲音同時響起,被田丞相一一瞪過去,然後他繼續說,“秦強而我魏羸弱,如臣所言,虧地不足以傷國,卑體不足以苦身。(2)”

魏王假擺擺手,讓其他完全不在狀態的朝臣退下,然後對郎中令說,“丞相所言極是,郎中令不必多言。便按秦王的要求辦吧!”

郎中令瞪大了眼睛,不顧禮節的看向自己的君主,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什麼都說不出來,最後在太仆的嘻笑中震袖轉身離開,在走到殿門口時他回頭對著丞相和魏王說,“臣等著大梁血流千裡,萬家哀鳴的時候。”說罷就離開了。

太仆見郎中令都走了,自己也連忙行禮離開。

望著太仆離開的身影,丞相對魏王說,“這太仆恐是受秦恩惠了啊!”

“罷了。”魏王吐了口濁氣,伸手扶了一下身邊的青銅鶴悶悶的說,“寡人不欲直接投降,不過是不願落個諂媚失尊的名聲,想保全我姬魏百年基業的尊容。”就算國滅也要是戰死的,“但事到臨頭,寡人竟然有些貪生怕死,想要將我等性命留的更久些,這才讓丞相為難了。”其實他知道朝中有不少朝臣都收到了秦國的賄賂,但他已經累了不想管了。

田丞相知道魏王糾結的內心,既已經接受魏國將要滅國的未來,又不願接受自己會身死的結果,所以他總是在投降和賄秦之間搖擺。這次不過又是一次拖延生命的抉擇罷了。至於魏王找的那些什麼不願失尊的借口,在他看來根本立不住腳,割地和投降都差不多。

魏太仆抿著嘴像是很生氣的回到自己府中,但當他到書房的時候卻變了嘴臉。他是魏國太仆不錯,但同樣也是如今在秦國的魏繚的同鄉。

“哎呀,那繚也真是有同鄉情,自己飛黃騰達也不忘提攜我。”他喜滋滋的想著。去年有秦商帶琉璃、精鹽的箱子來府裡推銷,說是他的故人所托來送貨。他見了那商人一麵,結果秦商帶來的是魏繚的親筆信和整整十箱的財寶。他們不求他投奔秦國,隻求他能勸魏王不與秦為敵便好。

如今一年過去,雖然沒有讓魏王投降,但也成功說服魏王割地給秦。他自認為做到了承諾,正喜滋滋的想著秦王會如何封賞自己。

同樣的事情在趙國也在發生,隻不過商討的內容是要不要撤兵。

在三位秦將決定按照嬴政的命令執行時,他們不知道的因素改變了局勢。

在鹹陽城,顧衍在接到來自大梁的消息時正在和已經可以稱為國尉的魏繚對弈。在魏繚成為秦國國尉後就被大家叫做尉繚,正好與那個大名頂頂的尉繚子同名。

“這次,多謝國尉了。”顧衍笑著將尉太仆邀功的信遞給他,然後讚歎道,“國尉此舉可保我大秦一統六國,再無阻礙。”六國深諳唇亡齒寒的道理,互相爭鬥,又互相保護,秦滅一國便會遭到其他諸國的聯合征討,他們互相幫助保證不被滅國。而尉繚在和嬴政見了幾次後,就獻出了分化他們的計策。

剛開始尉繚見嬴政麵相不好,有殘暴之相意圖逃跑,但顧衍在鹹陽城門口將他攔住。他們站在鹹陽門口徹夜長談,尉繚最後被他說服,留下了幫助嬴政。

隻是,沒想到的是尉繚在被封為國尉後第一件事就是向嬴政要三十萬金。嬴政更是在朝堂上眼睛都沒眨一下就答應了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