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一大串,口舌都說乾了。
士子連忙追問,“下麵呢?”
說故事的百姓道了一聲晦氣。
“下麵沒了呀。”
故事剛講到最吸引人的地方,偏偏下麵沒了,無怪百姓怨氣會這麼重。
“沒了?”
百姓撇了撇嘴,話語間帶著幾分怒火,他抬手指了指屋子裡的說書人,“沒聽裡頭那個混賬老兒說了?下一章還沒寫出來呢,不過按照一貫習俗,趙忝這無恥小人,定然沒有好結局。”
士子聽了這話,怒氣飆漲,他憤然道,“區區平民,誰給你這麼大膽子妄議士子?”
趙忝,這不是他的名字?
眼前的平頭百姓當著他的麵,說他不會有好下場,趙忝能忍下這口氣?
趙忝毫無預兆地發火,百姓嚇了一跳。
緩過神,那個百姓也冒出點火氣。
他道,“慣例就是這樣,誰敢觸犯這一行的規矩?除非寫書的香蕈居士不想在丸州混了。”
衛慈扶持家的目的在於掌控輿論,他作為發起者,有權利為行業製定完善規則。
除了先前說的那幾條,衛慈還規定的精神必須積極向上。
什麼叫積極向上?
故事內容不得涉及低俗銀穢、主旋律必須三觀端正。
前一條好容易理解,後一條就繁瑣了。
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一旦沾碰,決不能有圓滿結局,包括但不僅限於恩將仇報、拋妻棄子、寵妾滅妻、停妻另娶、嫡庶不分、父母不慈、兒女愚孝、為老不尊、幼兒不仁等情況。
根據情節輕重,角色要遭受程度不同的挫折。
故事中的趙忝已經犯了好幾條,按照行業規矩,趙忝的結局好不了。
百姓連續追更數日,他們對趙忝的感官已經厭惡到頂點,隨著劇情的發展,樹妖和柳大儒也因為趙忝的陷害陷入危機。他們聽得正爽,接下來該惡人得到花式報應,偏偏下麵沒了。
現實版的趙忝氣得火冒三丈,什麼勞什子香蕈居士,竟然敢用他的名諱寫這等下九流!
若是巧合重名也就罷了,偏偏不是。
故事中的趙忝明明有家室,仍舊撒謊說沒有成婚,哄騙清白單純的樹妖交托真心。
現實中的趙忝也有家室,他聽說丸州有金鱗閣,萬分向往,將一雙老父老母丟給已經成婚的童養媳照顧,路上借著才學哄騙了無知的山野村姑,一夜風流之後便卷走人家錢財逃跑。
故事中的趙忝出身泥匠之家,用父母的血汗錢偽裝富二代,不顧老父瘸腿,老母瞎眼。
現實中的趙忝出身農村富戶,父母賣了六個姐姐供他讀書,他在友人麵前冒充富紳之子。
故事中的趙忝借了大儒的書才有機會進一步深造,最後卻倒打一耙,欲至大儒於死地。
現實中的趙忝享受金鱗閣的福利,征辟不就之後汙蔑辱罵柳州牧,試圖踩著人家揚名天下。
有這麼多雷同的地方,趙忝如何不在意?
哪裡是話本故事,分明是故意影射他,甚至連名字都照搬上去了。
普通百姓不知道,天天在金鱗閣泡著的學子文士會不知道?
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