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 49 章[二合一](1 / 2)

盲妾如她 法采 18409 字 5個月前

【上章】

俞厲是該回虞城了。

原本他想與袁王兩位小王談上一談,但那兩位的意思都十分明擺,在秦地的王權上,非要爭出高下。

兩邊爭相拉攏俞厲,但俞厲從前隻效忠袁王和王世子,對這兩位還真就沒有明顯的傾向。

兩人見他猶豫不決,一邊派人勸說,一邊道,若是無法決定,乾脆誰也不占。

俞厲哭笑不得,這兩位,倒是不怕他大權在握掌控秦地。

但俞厲也決定暫時不定下此事,隻是給跟隨的大軍各自做主的權利,有人選了新君,也有人無法抉擇。

“俞將軍選誰咱們就選誰,是俞將軍救了咱們性命,誓死跟隨俞將軍!”

甚至俞厲還聽到了一些言論,表示,“俞將軍若是稱王,也是不錯之選擇!”

這話是衛澤言告訴他的,聽得俞厲甚是驚訝。

如今天下,雖然也有不少百姓起義,但都未能成,天下格局暫時定在四王造反之上,而今袁王已逝,還剩三王,有兩王遠在邊疆,眼下勢力最大的就是襄王了。

說白了,不論是哪位王,還都是趙家的血脈。

若是有人敢異姓稱王,那可是名不正言不順,要首當其衝的。

衛澤言瞧了他一眼,笑了一聲,“你可敢稱這王?”

俞厲哼了一聲,“這哪是敢不敢的事?這是能不能的事情。袁王托付我大軍,那兩位小王也敢讓我擁軍中立,我若稱王,豈不成了背信棄義的小人?”

他說完就擺了手,“可莫要再提此事。”

他不想提,衛澤言也就不說了,“那就班師回虞吧,年節在即,襄王又在作亂,虞城距離襄地並不遠,還有另幾座城池的守城將軍,等著咱們支援。早些回也好。”

俞厲說是,他現在帶著的兵馬幾乎是之前帶出來的三倍,這些人總要有個城池安頓,寒冬臘月,不能飄在路上。

幸而虞城是秦地能數得上的幾座大城,若是沒了虞城,彆的城不敢收留他們這麼多的兵馬,他們可就流離失所了。

俞厲道好,“儘快返回虞城。”

翌日,俞厲率大軍開拔,向虞城而去。

*

貿州。

俞姝聽聞俞厲返回,暗暗放心,隻要宋又雲也到了虞城,哥哥自然會給她想辦法。

她本來準備趁著周嬤嬤臥床,再去尋鄭醫婆,但鄭醫婆卻讓她再思索幾日。

俞姝無法,倒是各地戰事將停,五爺有了閒暇。

年節將近,城中各處張燈結彩,五爺便也讓人在這臨時宿下的宅院裡,置辦年貨,購置新燈,枝頭掛彩。

他在某日給俞姝帶了一套首飾。

俞姝打開那匣子,隱隱感覺有紅色的光亮出現在眼睛裡。

“是紅珊瑚的頭麵?”

五爺笑了起來,親自撿了一對耳環,替俞姝戴在了耳朵上。

“你眼睛越發恢複起來了,想來明年這會,應該就能瞧見了。”

俞姝的眼睛確實在好轉,之前楊太醫的湯劑加上如今的按摩功夫,她眼中約莫可辨事物影子。

五爺帶著她去後院走動,說話間就到了上次周嬤嬤劈了個叉的地方。

一到此處,薑蒲和薛薇兩個親眼目睹的人,就忍不住想笑。

俞姝踩在石板上,雖是看不見,但想到那場景也勾了嘴角。

五爺見她笑了,攬了她的肩頭,“當時動靜極大?”

俞姝點頭,“甚是突然。”

薛薇在旁補充,“是呢,五爺,奴婢都驚到了,嬤嬤當時那模樣,好像要唱戲一般,還下了半個腰!”

幾人說著,又都笑了,連五爺都忍俊不禁。

周嬤嬤正值恢複時期,讓喬茶陪她在外走動,不巧就在不遠處的竹林裡。

風吹來笑聲,周嬤嬤聽著,也曉得他們在笑什麼,當下兩手都攥了起來。

而石板路這邊,五爺倒是問了俞姝一句,“這是可當不得玩笑,幸虧是周嬤嬤探路,若是你走過去,摔了怎麼辦?”

俞姝在這話中斂了笑意。

她也想過要是她摔會怎樣,但思來想去終是罷了。

這風險著實太大,萬一摔不掉,可就給了周嬤嬤可乘之機。

俞姝低了低頭,“婢妾是個惜命的人,自是小心的。”

五爺握了她的手,說這樣最好。

但竹林裡的周嬤嬤聽了,卻抿著嘴、皺起眉頭來。

五爺帶著俞姝從石板路上轉了一圈,找了這府邸的管事過來,讓管事把俞姝常走的路都檢查一遍,順便把其餘道路,也都該清理清理,該打掃打掃。

周嬤嬤默默聽著,暗覺這待遇,快比得上正妻了。

她轉身回去的時候,就叫了喬茶,“我讓你留意的人選怎麼樣了?”

喬茶說在這裡人生地不熟,“兒媳還在打聽,沒有特彆合意的。”

周嬤嬤瞥了她一眼,喬茶不敢說話,周嬤嬤卻在這時,突然想到了一個人。

“有個姑娘,你幫我去打聽一下。”

*

沒兩日,商路疏通,宋又雲也要準備出城了。

俞姝帶著薛薇出了門。

薛薇這個丫鬟是個機靈的,辦事利索不多問,俞姝讓她在茶館等著,自己披了個男子的大氅,包了頭,轉身跟姚北去了城門口。

宋又雲也是喬裝打扮成了男人,世道這般亂,男子的身份比女子還是好使的多。

她見了俞姝便笑了,“姨娘與我打扮倒無二致。”

俞姝笑著點頭,但從懷裡拿出來一物遞了過去,竟然是一包鹽。

諸王造反之後,用鹽方麵變得艱難,尤其秦地長期供不應求,少不得需要私鹽販子偷偷賣過來。不少私鹽販子成了正經營生,頗受造反地的歡迎。

俞姝讓宋又雲扮成私鹽販子,“撒些鹽在衣衫上,更像一些。”

宋又雲連聲道好。帶著俞姝的鹽準備出城去往虞城。

送君千裡終須一彆,俞姝一直將她送到出城的隊伍末尾。

“多多保重,等以後我也回了虞城,咱們再見。”

宋又雲點頭,又問她,“還有什麼要同你哥哥說得嗎?”

俞姝說倒也沒什麼了,“隻盼哥哥惜命,我亦惜命,兄妹終有團聚之日。”

宋又雲記下,離了去。

城外的北風凜冽,她迎著風向北麵看去。

遠在京城的孩子她一個都瞧不到,但她想到了俞姝的話。

她也該惜命,也許與孩子還有團聚之日。

還有林驍,不知他在何處......

*

俞姝返回茶館,剛走了沒多遠,身後的城門處便傳來一陣喧囂。

有官兵押著人進了城。

俞姝叫了姚北避到了一旁的包子鋪裡。

聽到那群官兵道是捉拿了細作,有人同捉拿的官兵爭辯,說此人不是細作。

捉人的官兵直問,“不是細作,她放什麼孔明燈?還每三天來放一次,每次放十五個,這不是傳信?!”

俞姝聽著挑了挑眉。

孔明燈?

然後她便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

鄧迎兒急急開口,“我真不是細作!我在這放孔明燈都兩年了!”

不少人也跟著附和。

一群人喧鬨,將從大營返城的一隊兵馬吸引了過來。

俞姝聽著馬蹄聲便心下一跳,越發往包子鋪裡麵藏了過去。

沒人發現她的動靜,而她聽到了男人低沉的聲音。

“何事在此喧鬨?”

話音落地,眾兵皆行禮拜見。

有當頭的人上前回稟,道是抓了個放孔明燈的細作。

眾百姓又連道不是,“她就是個做燈籠家的女兒,放孔明燈就是給咱們看個景兒的。”

官兵存疑,五爺翻身下馬,穆行州也再一旁,立刻讓官兵、百姓和鄧迎兒各自說來。

各自把情況都說了,五爺又問,“可還有剩下未放的孔明燈?”

鄧迎兒著急忙慌地拿了出來。

五爺翻看了一番,問了幾句鄧迎兒家世,讓官兵放了人。

“她不是細作,放了吧。”

鄧迎兒本被五花大綁,眼下終於鬆綁了去。

她連忙跪下給五爺磕頭,“多謝爺!多謝多謝!”

五爺沒說話,倒是穆行州道,“這位是國公爺。”

鄧迎兒哪見過什麼國公爺,但也是聽聞過這位爺的名號的,聽說天下兵馬都在他一人掌握之中。

鄧迎兒連連磕頭。

五爺道罷了,“起身吧。”

隻是鄧迎兒起身抬頭的時候,五爺瞧了她一眼,瞧住了。

直到穆行州叫了他一聲,“五爺?”

他才回了神。

男人沒再說什麼,打馬離去了。

鄧迎兒被放了,俞姝也不再多事,返回茶館之後,換下衣裳回了府邸。

府邸另一邊。

喬茶過來給周嬤嬤回話了。

“娘,兒媳問了你說的那個姑娘,是做燈籠的人家,那家有四個兒子一個姑娘,姑娘喚作迎兒,今歲十五,尚未成親。”

周嬤嬤聽著,眼前就浮現出鄧迎兒康健的身形。

她笑了起來,連聲道好。

若能讓五爺納了此女,豈不是好?

她正想著,喬茶便把鄧迎兒險些被當做細作的事情說了。

周嬤嬤訝然,“不是細作?確認了?”

喬茶說確認了,“五爺親自問了之後放人的。”

這就令周嬤嬤更驚訝了。

“沒想到五爺已經提前見過人了,難道說這就是緣分?”

周嬤嬤心下愉悅起來。

她能送一個韓姨娘給五爺,就能再送個鄧姨娘到五爺身前。

她倒是看看韓姨娘,是個什麼滋味?

【下章】

周嬤嬤是這麼想的,但是喬茶嘀咕了一句。

“這姑娘這麼大年歲了,按理說也該許了人家了,眼下還沒有的,也不知是不是有什麼隱情?”

周嬤嬤擺擺手,“人我瞧見了,約莫沒什麼大事,眼下就看五爺喜不喜歡了。”

喬茶苦笑,“五爺喜不喜歡,咱們也沒法知道啊。”

周嬤嬤嫌棄地皺了眉,“你去把那個鄧迎兒叫過來,往五爺麵前一送,喜不喜歡不就知道了?”

從前在京城,給五爺納妾,就是這樣的。

五爺不喜歡的自然都攆走了,單單中意韓姨娘,便把人留了下來。

喬茶明白了,周嬤嬤又教她,讓她去告訴鄧迎兒,來國公府裡給五爺磕頭道謝。

那樣的小民,在權貴的言語下必然會來的,屆時就看五爺的態度了。

翌日,鄧迎兒來之前,周嬤嬤去給五爺打了個招呼。

彼時,五爺剛從外麵回來,準備去俞姝院中,在院門口被周嬤嬤攔了。

周嬤嬤行禮,把話說了。

“老奴見您這些日忙碌,便沒跟您說。夫人從京城遞了信兒過來,怕韓姨娘伺候不好您,讓老奴再給您尋一妾室。好叫五爺知道,是個做燈籠家的姑娘。”

五爺一聽,就皺了眉。

他剛要說什麼,眼角就瞧見俞姝從廂房走到了庭院裡。

她向來耳朵聰靈,五爺怕說下去被她聽見了不好,就同周嬤嬤擺了擺手。

“不必,嬤嬤回去養腿吧。”

周嬤嬤還要再說,五爺抬腳進了俞姝的院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