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墟海瑤花2(2 / 2)

長久以來,斬蛟成名成為萬千仙修的夢想,吸引成千上萬的仙修從四麵八方紛至遝來,可惜全都屍骨無歸。久而久之,這裡也便再無人問津。

本來這惡蛟雖為禍一方,也隻在海邊城鎮,沒有引起太大範圍的影響,各大仙門便也都放手不再管。

偏偏清徽宗有門規在,凡是天下蒼生有所求,有求則必應。這海邊居民求遍了其他門派無人願管惡蛟,便上了七洲延陵望虛山求清徽宗派人出麵。。

清徽宗前宗主蘇齊雲有六位親傳弟子,修真界尊為“蘇門六君”。大師兄和三師兄早年斬妖時不幸隕落,五師弟蘇子瑜三年前身死道消,六師弟雲寒琰幾乎瘋了,二師兄高天澤長年在外,師尊蘇齊雲三年前便退居幕後。偌大的修真界第一門派清徽宗,竟隻剩芷華君蕭子蘭一身撐持。

時逢末世,道法陵缺,而君子不易其節。岸邊這位攜弟子誅惡蛟的藍衣仙人,正是蘇門六君排行第四,清徽宗人稱溫如蘭芷的芷華君。

蕭子蘭文強武弱,雖精通道經典籍,對斬妖除魔卻無甚實戰經驗。收到九瓊墟海邊百姓的請求,也隻能率領弟子儘力而為。

一擊不中,蕭子蘭收回長劍,當機立斷:“齊攻鱗骨相接之處!”

眾弟子聞令,紛紛接住自己的長劍,依照蕭子蘭所言,望那惡蛟的鱗甲與骨架相接之處刺去。

“吼!”被刺中軟肋,通體鱗骨漆黑的蛟龍霎時暴怒,渾身鱗片都如傘張開,堅硬的鱗甲將身|下的海水都削成一片片鋒利的碟狀,望岸上的眾人飛出去。

蕭子蘭與眾弟子連忙收劍抵擋鋒利如同兵刃一般襲來的的水碟,海中巨龍一聲咆哮,猛然張開血盆大口,露出兩道森然如鐵的尖銳獠牙,望岸上的人撲來。

“小心!”蕭子蘭隻對眾位弟子大喊了一聲,然而與眾弟子抵擋水碟已經自顧不暇,哪裡還有力氣騰出手去抵擋那惡蛟的獠牙。

眼看離海岸最近的兩名弟子就要被那惡蛟尖銳的獠牙刺穿,空中忽然飛來一道輕柔纖細、嫋若遊絲的柳條,向那巨龍頭頂襲去。

巨龍似乎察覺到了偷襲,將頭一轉,猛得向那道柳條咬過去。

那道柔韌的柳條卻是一轉攻勢,“啪”一聲抽在了惡蛟的脖子上。

這隻是一道普通的柳條,抽在這樣堅硬無比的龐然巨物身上本該半點不痛不癢。然而這一根看似極其纖細柔弱的柳條,在有些人手裡卻能發揮出致命的殺傷力!

這一道本應纖弱不堪的尋常柳條挾著一股精純無比劍意,生生劃開那惡蛟脖頸上堅硬的鱗片,在漆黑的骨架上留下了一道不淺的痕跡。

蘇子瑜身體沒有恢複,加上這柳條是剛才路上隨手折來的普通樹枝,眼下頂多隻能做到這個程度了。若是換作以前,這種妖獸他根本就不放在眼裡。

那惡蛟仰頭怒吼一聲,卻沒有向蘇子瑜再次發難,而是突然受了誰的命令一般,突然把身體一沉,直接沉下了水底。

“真是好厲害的一頭妖獸!”一名好不容易得救的白衣少年蹙眉抱怨了一句,轉而對蘇子瑜拱手行禮,十分禮貌地謝道,“多謝這位前輩出手相助!”

剩下的幾位少年也連忙紛紛道:“多謝前輩!”

蘇子瑜微微一笑,道:“舉手之勞,客氣。”

看到蘇子瑜身邊站的人以後,幾位少年都瞪大了眼睛,不禁驚呼道:“溯玄君!”

太神奇了,瘋了三年破出梅林禁地之後就大殺四方到處砸人門派、清徽宗名義上真正的宗主溯玄君此刻竟然會出現在這裡。他不知所蹤這幾個月,清徽宗已經不知道為他賠了多少錢了。

看到這位簡直隻是傳說中才存在的宗主,幾位少年都不知道自己心裡該是一番什麼樣的心情。

雲寒琰隻淡淡地看了他們一眼,不冷不熱地“嗯”了一聲。

蕭子蘭對付完那惡蛟飛出的水碟後,方才轉頭向蘇子瑜那邊望去,看見他的一刹,不禁微微一怔,半晌才道:“多謝這位道友。”

蘇子瑜尋聲看去,看到蕭子蘭的一瞬,腦海裡竟猛然浮現出一本在九華山下陵陽城裡的地攤上匆匆瞥了一眼的小雜書:清儀仙師三戲芷華君。

芷華君本人此刻就在自己麵前,雖然未必能認出自己,蘇子瑜心裡頓時覺得有點不太自在,隻是和他微微點了點頭。

蕭子蘭也點頭示意,轉而看向雲寒琰,道:“師弟。”

雲寒琰隻看了蕭子蘭一眼,連“嗯”都沒有,反而像避什麼極其嫌棄的東西一般避開了他的目光。

蘇子瑜不知道他們發生了什麼,隻覺得手腕一緊,某人竟然悄悄拉住了自己的手,還往自己身邊靠近了幾分。

蕭子蘭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微笑了笑,道:“師弟大概是不認識我了。”

也是,雲寒琰失憶了。蘇子瑜心中思索道,雲寒琰雖然失憶了,當時一眼就能判斷出他認識自己,怎麼同為同門師兄的蕭子蘭,他卻一點也不認識,甚至還十分排斥?

大概雲寒琰對自己,就是傳說中的——“恨得刻骨銘心”!

蘇子瑜不動聲色地輕輕推開了雲寒琰的手。

“暫時潛伏下去了,不知何時還會上來。”蕭子蘭轉頭對眾弟子道,“小心防備,都不可掉以輕心。”

“是!”眾弟子得了命令,都回身整齊排好麵對著海麵,按著手中的劍不敢鬆懈。

支使開眾弟子後,蕭子蘭忽然靠近兩步,在蘇子瑜耳邊以隻能兩人聽清的音量輕聲道:“子瑜。”

“!!!”蘇子瑜一驚,頓時僵在了原地。

“放心。”蕭子蘭柔聲道,“我什麼也不會說,更不會像他們一樣要取你的性命。我隻是想問你一個問題。”

————

[1]本句引自佛教經典《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