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荼荼:“想。”
她娘一笑,容顏更甚往常,豐腴美好的身段仰在圈椅上,唐荼荼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這還是娘在自己家時隨意了點,衣不重彩、不施脂粉的。唐荼荼竟想不到,娘出門跟人談生意時有多耀眼了。
華瓊的話,把她思路拉回來。
“進了我這道門,就得好好吃苦了。都說練武的人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咱們商家也差不多
,尤其是做生意的頭一兩年,要起早貪黑的,可彆三天就叫苦。”
“我知道。”唐荼荼不怕這個苦,早睡早起多做事的生物鐘她早已養成了。
華瓊放下二郎腿,換去旁邊一張太師椅,施施然地坐下,一抬下巴,“鞠個躬,叫我一聲師父吧。”
唐荼荼沒聽明白:“娘……”
“彆,彆叫我娘!”
華瓊蒲扇一扣,彎起眼睛笑:“要說天下豪商,我在裡邊估計排不上號。可在京城、尤其是這西市,我也算是人人都臉熟的大掌櫃了。在外邊你這麼喊我‘娘’,誰也不敢難為你,你還能學到什麼?”
——為什麼需要彆人為難我,才能學到東西?
唐荼荼迷惑不解,卻聽話地深深一躬,喊了聲“師父”。
這拜師禮寒酸,師父也不講究,等荼荼坐下,華瓊張嘴就講。
“從商,又叫做買賣,最簡單地把這倆字破開,一為買,二為賣。這買與賣不光是客人與店家的事兒,單單放到店家身上,貨源、原材、成本、鋪麵……全是買。”
“擇地生財、擇時賣貨,銷賣手段、留客本事……這是‘賣’的學問。”
“商之一道,下則富家,上則富國。老早以前都說商人是劣民、頑民,說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才是國本,巴不得一個農民攤一畝地,東家種麥西家種粟,各家收完佃後剩的糧食還不夠一年嚼頭——後來統田產了,讓擅長種地的去種地,商業大行其道,慢慢地不貶諷商人了。”
華瓊這師父當得不到家,自己聊興上來了,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講著。好幾句話的意思,唐荼荼還沒大想明白,她就已經換到下一句了。
片兒湯話滾了一圈,華瓊忽然停下來:“你記什麼呢?”
唐荼荼握著根竹管筆奮筆疾書,說:“記筆記呀。娘你說得太快,我理解不透,記下來回去慢慢看。”
華瓊無言。
家裡子侄輩的孩子多,大哥二哥忙著天南海北地跑生意,他們兩家的孩子從摸銅板
兒、抓算盤開始,幾乎全是華瓊一手教出來的。
她見過認真聽講的侄兒侄女,沒見過這樣拿個本子做筆記的。
華瓊:“快合上吧,咱們去街上溜達,坐在屋裡能學到什麼。”
葉三峰抻著筋骨站起來,打了個嗬欠,拖著兩條長腿跟上來了。
“葉先生睡醒了?”
華瓊客客氣氣與他說:“二丫頭不笨,就是學得慢,我這幾日忙,沒空一天十二個時辰帶著她,隻好勞煩先生點撥了。”
葉三峰笑道:“不麻煩,這幾年沒什麼有意思的事兒,人都憊懶了,也該鬆鬆筋骨了。”
他兩人說話雲遮霧繞的,唐荼荼瞧她娘對葉先生客客氣氣,不像是對著一個被她派去唐家盯梢的雇工,而像對著個身份等平的人物。
也不知道是什麼來頭。
她留了個心眼,跟著母親和葉先生出了門。
母女倆踱著步子在街上走。一路走,華瓊一路給她講。
這條街是華家最早買下來的那條街,華瓊在這裡生活了十多年,早已對各家店鋪如數家珍。
“西市上,數雜貨鋪子最多,雜貨沒多少講究,什麼零碎都有,從頭繩、皂角、米篩子、花盆、恭桶刷子,一家店裡都能叫你買齊了——這樣的雜貨鋪不需要動腦子經營,閉著眼睛進貨就行了,賣不出去也不怕,三年五載的總能賣出去。”
“但滯留在店裡的貨物,全是銀子買來的,這一滯留,就相當於是一大筆本該流通在外的錢,全抓在手裡沒用到;再換個說法,就好比你有一百兩銀子的本錢,隻十兩是有效流通的,剩下九十兩藏在鋪子裡成了死錢——走貨慢,銀子流通得慢,所以雜貨鋪子賺錢也最慢。”
“這樣的經營辦法,保本兒,也安全,但乾一輩子,也就是個賣雜貨的鋪子。要想賺快錢,賺大錢,就得避開這樣的經營辦法,得做緊俏貨、時興貨,充分調動錢去生錢。”
唐荼荼聽得連連點頭,這個她聽懂了。
“有特產的賣特產;有一技之長的,賣的就是這一技——你看句老爺他家做瓷器,賣得最好的薄胎瓷,是早年他家一位老祖宗從景德鎮偷師學來的,後人發揚光大,以一套五色釉彩破開了銷路,在北方一躍變成了有名的瓷家。”
“杭州還有個張小泉剪刀鋪,一個賣鐵剪的,鋪子開遍了江南十一府。鑄著他家名號的剪子,幾乎成了杭州府的一絕,往來商旅都要買上幾把帶回家鄉——這也是一技之長。”
沿著一條大街走了個來回,唐荼荼左邊望了右邊望,看過各種鋪麵,茶肆酒家、成衣布莊、香燭紙紮,連花鳥鋪子都進去瞧了一眼,她也沒想出自己有什麼一技之長。
“娘的一技之長是什麼?”唐荼荼問。
華瓊微怔,多少年了,還從被沒人這麼問過。
華瓊想了半晌,大笑:“娘擅長南貨北調,倒買倒賣。”
唐荼荼:“……噢。”
末世裡的“倒買倒賣”是違法的,與投機倒把是一個性質。可眼下不是那個時候了,物產也遠比末世豐富得多。唐荼荼把自己的刻板思路打散,記下這兩個詞,打算以後慢慢琢磨。
華瓊帶著她走了一圈,問:“想好賣什麼沒有?”
唐荼荼:“啊?”
華瓊折扇搭在她肩膀上,指著一路的鋪子:“這兩條街都是咱家的,師父也不為難你,你在這兩條街上挑一個自己喜歡的行當,進去做兩天的賣貨郎。”
作者有話要說: 小科普:明清時期的晉商為了防偽專門設計了微雕章,微雕內容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全篇三百多字,特彆是在雕刻時,還故意刻錯幾個字,能做出此印章者,恐怕當世無幾,這讓很多偽造銀票者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