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卜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2 / 2)

反對也好,爭利也罷,都是內部鬥爭,兄弟鬩牆尚且外禦其辱,若是連這一條也違背了,那就不能怪他徐渭心狠手辣,下手無情了。

徐渭這個警告不是無的放矢的,其實這些在倭國走私的商賈,哪個不是跟令製國的大名眉來眼去,但是在眉來眼去的過程中,以損害大明利益、肥私門為目的,和倭人攪合在一起,就是死罪難逃了。

麻錦撇了撇嘴,讀書人的毒辣就毒辣在這裡,他們殺人,都是用的軟刀子,真刀真槍,麻錦從來不怕這些個文進士,可讀書人從來不真刀真槍,操弄政治,最後把武夫玩的團團轉,這個戲碼已經上演了六百多年了。

趙長林他進了唐館的門,完完整整的走出去,他趙長林和徐渭就沒什麼區彆了,畢竟說了什麼,誰都不知道,趙長林是完好無損的走出去的,那他就是朝廷的走狗鷹犬,是綠林的叛徒。

這就足夠了,不需要再做太多的事兒。

在新舊海商的利益衝突中,因為大明朝廷的支持,新人擁有絕對的優勢,隻需要時間,這些舊人,就會被時代的浪潮所淘汰。

比如說船,大明新的海商,手裡的船清一色的三桅夾板艦,載貨量更大、速度更快、水密性更好等等,這在海商中就擁有了巨大的優勢,而這些優勢,會在競爭中,逐漸擊敗這些舊有的走私商。

比如說舟師,鬆江海事學堂的舟師,牽星過洋的知識體係更加完整,而且手中的儀器比如六分儀、羅盤儀、鐘表等等,更加精密準確,在引航的時候,會更加快速的找到海路和港口,進而更快速的實現商品的交換。

比如海防巡檢的查驗,這些舊有的走私商賈,沒有船證,或者船乾脆就是兩桅帆船,就必須要避開海防巡檢浪裡白條的巡查,無形之間增加了更多的成本。

這些都是新人的優勢,隻需要一段時間,舊人就會被拍死在沙灘之上。

徐渭沒有必要下死手,此時激化這個矛盾,並不利於總督府在倭國的開拓,隻需要讓舊時代的殘黨互相猜忌,不能同心協力就足夠了。

“和咱們的室町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昭聯係上了嗎?”徐渭處理了趙長林的問題之後,開始處置之前跟朝廷許諾過的,聯合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昭,繼續裡挑外撅。

“他現在在毛利藩,備後國沼隈郡的鞆城,距離長崎不遠。”孫克毅笑著說道:“足利義昭跑到毛利藩跟毛利家督討飯,讓毛利家督非常的為難,正想著辦法送走這個瘟神,正好咱們跟足利義昭聯係,所以,毛利藩家督毛利輝元,打算禮送出境,把足利義昭送過來。”

“那就去接一下吧。”徐渭聽聞點頭說道:“畢竟是咱們大明的狗,這麼四處討飯,也不是個事兒。”

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昭,其一生的寫照,就兩個字——討飯。

他的哥哥是上一代幕府將軍,哥哥被叛臣所殺之後,足利義昭還俗,開始討飯,或者說振興室町幕府。

倭國有個習俗,那就是未能獲得嗣子地位的將軍之子,都要出家,足利義昭的哥哥獲得了幕府將軍的地位,足利義昭本人就隻能出家。

哥哥死了,足利義昭還俗,可是要繼承將軍之位,就要提刀上洛,也就是打敗所有反對者,提著刀進入京都,獲得天皇的任命,就是提刀上洛,和天皇痛陳利害。

足利義昭討飯,混了個討飯公方、貧乏公方的名號,討了幾年沒討出個名堂,直到討到了尾張國織田信長那裡,織田信長正好也要上洛,缺個名分,和足利義昭一拍即合,雙方開始合作。

足利義昭擁有名分,而且還有武家的名望,而織田信長則擁有武力,雙方合作緊密而充分,上洛的過程也十分的輕鬆,足利義昭成為了公認的幕府將軍。

但是足利義昭很快就跟織田信長鬨翻了。

鬨翻的原因很簡單,權力。

織田信長要做天下人,就是掌握倭國全部權力的人,天之下最有權勢的那個人,織田信長憑借強橫的武力,不斷增加對室町幕府的約束,掏空室町幕府的統治根基。

足利義昭不肯讓織田信長做天下人,他開始聯合與織田信長為敵的諸多大名和僧兵,對織田信長展開了圍剿,也就是第二次織田信長包圍網的建立。

足利義昭是有名分的,室町幕府是大明冊封過的倭國國王,而足利義昭還被天皇冊封。

作為武家的代表,足利義昭還是有很強的影響力。

武家起源於平氏和源氏,和公家相對,公家一般指的是天皇、朝廷、貴族等等,隨著幕府的建立,公家已經完全被武家架空。

大明如果要冊封足利義昭,就會叫他源昭,而足利義昭要自稱日本國王臣源昭等為抬頭。

第二次織田信長包圍網的破滅,討飯國王足利義昭被流放。

討飯公方再次開始了他的討飯之旅,相繼在河內、和泉、紀伊等各地流浪,在萬曆四年二月,足利義昭開始流浪到鞆城,這裡是毛利藩的地盤,家督叫毛利輝元。

毛利輝元麵對足利義昭也很為難。

一來是懼怕織田信長,織田信長這個尾張大傻瓜,在武力上反複的證明過了自己,誰接受了足利義昭就是和織田信長為敵;

二來是足利義昭是沒有任何照會的情況下,對近臣下達了緘口的命令,偷偷到了鞆城;

三來,則長州藩,也就是毛利藩,仍然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

足利義昭沒有打任何的招呼就來到了毛利藩,這種行為就逼著毛利輝元撕破和織田信長的盟約。

毛利輝元又不得不保護足利義昭,畢竟足利義昭在武家,也就是各個大名之間,還是有很強的號召力,就像三國的時候,漢獻帝無論跑到了哪方勢力,這一方諸侯,都得保證漢獻帝的安全。

<script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catch(ex){}<\/script>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