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2 / 2)

“禮部呢?”朱翊鈞看向了萬士和問道。

“戚帥,為社稷之衛,不二心之臣,當世無兩,本應如此。”萬士和選擇了讚同,陛下本來想封鎮國公的,但萬士和勸阻了皇帝,改名為了奉國公。

也不是戚繼光的功績不配鎮國二字,實乃是武宗皇帝朱厚照,在應州之戰後,以軍功封了自己一個‘鎮國公’,朱厚照有個馬甲叫朱壽,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太師、鎮國公。

鎮國公到這一步,也算是隻能封給皇帝的一種特殊加爵,就像在大唐,李世民之後,再無天策上將。

奉國公這三個字還是萬士和給陛下了幾個名號,陛下選的。

奉天中興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左軍都督府左都督、京營總兵、征虜大將軍、奉國公戚繼光,是禮部確定的正式官名表述。

這很重要,這是確定戚繼光名分的大事,禮部沒有絲毫的馬虎。

功臣名號+散官號+勳+職官+差遣兼事官+爵+人名,算是確定了戚繼光的完整封號。

自張輔封英國公後,大明唯一一次封公是天順元年給奪門之變的石亨封公,那一次連個正式官名表述都沒有,草草了事,很快石亨就被明英宗給清算了。

萬士和也是從洪武、永樂年間的封公聖旨中,最終確定了正式官名表述。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故君子之名必正。

戚繼光封爵這件事,基本上已經完全確定了,隻等戚繼光凱旋之後,舉行典禮即可,朱翊鈞下旨印綬監製作公爵印綬和服飾,下旨禮部準備典禮諸事,算是徹底走完了廷議的流程。

廷議通過之後,六科廊和都察院言官,還能上諫封駁聖旨,但涉及到戚繼光,言官隻會避而不談。

打瞌睡的朱翊鏐忽然精神了起來,因為廷議正式開始廷議朱翊鏐大婚之事,朱翊鏐眉飛色舞,雖然沒有表態,但他真的很高興,大婚之後,萬國美人就可以吃了。

“太後懿旨潞王大婚,宮廷欲用金三千八百六十九兩,青紅寶石八千七百餘顆,銀十萬兩,珊瑚珍珠兩萬四千餘顆,鳳冠霞帔等物共計需要餘兩,累加冠、潞王府等,合計九十萬銀有餘,誠然國用稍足,然臣以為不可如此奢靡。”張居正拿出了大明會典,這是他作為總裁修的會典。

按照皇明祖訓,大明國初時,親王大婚,禦賜金五十兩,珍珠十兩即可。

張居正也沒彆的意思,陛下大婚的時候,用的是鎏金器,到了潞王光是黃金就3869兩,李太後還是過分寵溺潞王了,又對陛下過於嚴苛,張居正作為內閣輔臣,輔弼陛下,自然要說這件事。

“花的是宮裡的錢,外廷大臣就沒必要分說此事了。”馮保作為司禮監大璫,自然要反駁一句。

馮保能言會道,拿著儒家經典打儒學士不在話下,氣人經更是出神入化,隻是反駁一句,其實他也有點底氣不足,真的這麼乾,京師的珠寶都要被買空了!

“內帑充盈。”朱翊鈞平靜的說道,手握四百萬銀幣的皇室,就是如此的闊綽,李太後之所以要擺這麼大的場麵,和她出身有關,她跟著父親逃亡到了京師,而後入了裕王府做了宮婢,一步步爬到了現在尊號太後的位置。

李太後自己生活不算奢靡,把嚴厲給了朱翊鈞,把寵愛給了朱翊鏐,願意擺擺場,讓小兒子日子過得舒服點,也是為了麵子。

朱翊鈞想了想,也沒反對,她又不乾政。

“陛下。”王國光眉頭緊蹙的說道:“臣以為還是節儉為宜,陛下億兆瞻仰,萬民以為則而行之,潞王為陛下胞弟,如此奢靡,天下人如何看待潞王殿下?”

錢的確不用國帑出,但是如此奢靡,潞王會被罵成什麼樣?

“潞王你的意思呢?”朱翊鈞看向了弟弟,詢問他的意見,大婚後就成丁了,他也要開始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

朱翊鏐那大眼睛珠子一轉,俯首說道:“以會典定策為宜。”

廷臣們都鬆了口氣,朱翊鏐不愧是跟著陛下身後長大的親王,如此的識大體,這樣一來,廷臣都不用被罵了,皇帝荒淫無度,廷臣有輔弼規勸之責,真的這樣大婚,恐怕會出現不利於皇室的風力輿論。

朱翊鏐多聰明,珠寶珊瑚這些玩意兒,又不能吃不能用,要來作甚?他真的不缺錢。

這些年,林林總總的賞賜,他自己小金庫都有二十多萬兩銀子,五分之二個先帝皇陵了。

這次大婚,對外排場小一些,陛下這邊的賞賜,反而會多一些。

落袋為安,能留在口袋裡的才是屬於自己的。

“那娘親那裡,你自己去說。”朱翊鈞點頭,算是從了廷臣們的意見,至於說服李太後的事兒,就交給朱翊鏐去撒嬌就是了。

朱翊鈞看向了馮保說道:“馮大伴,今歲大帆船到港,有三百金毛番、紅毛番抵達,沙阿買買提進獻了三十多名波斯美人,從中遴選十二人,賜潞王府。”

“謝陛下隆恩!”朱翊鏐聞言大喜!果然放棄了排場,得到了更多的裡子,他的萬國美人再次擴大了。

“看你那點兒出息。”朱翊鈞擺了擺手,示意繼續廷議就是。

在廷議結束之後,朱翊鈞單獨的留下了萬士和,主要是關於泰西特使利瑪竇之事,利瑪竇比曆史上早到了一年,按理說他現在應該前往印度,在第烏總督府傳教才對,但是他通過教廷,直接申請到大明傳教。

朱翊鈞對利瑪竇這個泰西的傳教士,反感的理由有二,第一個是他必然會傳教,朱翊鈞不喜歡異端,萬曆元年,黎牙實入京時,皇帝就直接了當禁止傳教,徐渭在長崎,更是把倭國的教區給揚了;

第二個就是利瑪竇這個人‘凡我國書籍無不讀,請先輩與訂音釋’,利瑪竇一生都在致力於翻譯大明書籍,而後通過耶蘇會傳回泰西。

大明現在有專門的遣泰西特使,高啟愚、徐璠、徐九皋等人,帶回了大量的書籍,大明在緊鑼密鼓的翻譯泰西的文書。

“這個利瑪竇,找個理由讓他哪來的回哪去吧。”朱翊鈞思索了一番,還是選擇了保守,而不是更加開放的將大明皇家格物院的所有成就,都給利瑪竇翻譯了去送回泰西,朱翊鈞真的沒那麼大方。

使者,是公開的間諜,這一點是自有了使者之後就有的職責。

“既然是傳教士,不如就讓他在京師,和龍虎山天師張國祥張提點,溝通一下道藏?”萬士和不認同陛下的做法,他低聲提醒道:“陛下,遣泰西特使徐璠也在搜集泰西文牘,咱們直接把人趕走了,恐怕徐特使在泰西難做。”

萬士和反對陛下趕人的想法,他提出了另外一個解決辦法,利瑪竇是傳教士,張國祥是龍虎天師,都是宗教人士,一定有很多話要說。

“還得是大宗伯啊。”朱翊鈞由衷的說道:“不愧是讀書人。”

既然泰西來的使者總是需要翻譯點什麼,不如翻譯道藏,夠利瑪竇研究一輩子了。

大明在開海,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和泰西進行溝通往來、商貿,那麼就應該讓這種交流可控,萬士和的辦法看起來更加溫和,但更加毒辣,以致於讓朱翊鈞也忍不住感慨,不愧是讀書人。

下午朱翊鈞從京營操閱軍馬回到通和宮,在通和宮召見了銅祥銅廠總辦陳成毅。

“九年已近期滿之日,朕以赤銅疏浚之功,賜你特賜恩科進士,同進士出身,陳總辦,是打算回腹地任事,還是仍在邊方?”朱翊鈞和陳成毅客套了一下,詢問了下他對自己的個人規劃。

陳成毅很能乾。

“陛下,呂宋最大的銅山在宿務島上,一萬斤礦料能出八十一斤赤銅,臣打算在呂宋繼續主持銅廠之事。”陳成毅當初去呂宋就是為了這個特賜恩科進士的出身,現在他得到了,反而不想回腹地了。

腹地實在是太卷了!

而且陳成毅有大活要乾,整個呂宋群島最好的銅山在宿務,呂宋總督府已經探明,陳成毅這次回去,就會去開這座銅山,連名字都取好了,名叫銅興鎮,呂宋諸島的銅山,都是以銅開頭。

和工部尚書汪道昆溝通之後,陳成毅發現,銅料對大明真的有大用,關乎新政成敗的大事。

大明白銀在繁榮地區堰塞、空轉,讓大明形成了極為明顯的貧富割裂,長期以往下去,大明必然會出大簍子,比如讓泰西霸主費利佩二世焦頭爛額的尼德蘭地區,現在都獨立建國了。

大明南衙獨立建國,是大明完全無法接受的。

“委屈你了。”朱翊鈞很清楚,呂宋的日子不好過,那是個隻能對著鱷魚齜牙的地方,陳成毅甚至不在馬尼拉而是前往宿務群島。

陳成毅本身就是廣州人,習慣了酷熱,而且他其實也不是那麼辛苦,比如他不會告訴陛下,他在呂宋有十八房小妾,還有兩個紅毛番這種事。

在大明腹地,四十歲無子才能合法納妾,雖然民間許多人違禁,但作為官吏,一旦被人點了,就是私德有虧,就是汙點。

朱翊鈞不知道,就是知道,他也無所謂,他十八房小妾,隻要他能忙得過來,就是陳成毅在呂宋納了八十八房,朱翊鈞也會視而不見,和開拓相比,這點私德問題,朱翊鈞不會在乎,隻要他能把差事辦好就行。

而且這有利於大明在呂宋的王化,也有利於大明在呂宋的統治。

“盈嘉公主在呂宋如何?”朱翊鈞問起了朱軒嫦的近況,這個女兒朱翊鈞都沒見過,周仃芷的義女,大明遼東軍兵之後,無論如何都應該過問。

“回陛下,殷部堂待公主視如己出,盈嘉公主已有身孕,等到後嗣出生,就和駙馬都尉殷宗信回京來看望陛下。”陳成毅好奇的心都快蓋不住了,他真的很想問問,殷正茂殷部堂和皇室的關係。

這個非血親的公主,嫁的實在是讓人浮想聯翩。

殷正茂沒有虧待公主,回到呂宋之後,殷正茂為公主修建了一個占地高達八十餘畝的公主府,可謂是金碧輝煌,比殷正茂的總督府還要闊氣。

“大司空和大司徒最近在研究什麼?搞得很是神秘,朕頗為疑惑。”朱翊鈞問起了汪道昆和王國光,汪道昆這幾日,找到王國光似乎在研究什麼問題,朱翊鈞還沒有收到奏疏。

“兩位明公在研究白銀究竟是什麼。”陳成毅麵色古怪的說道。

“白銀就是白銀,天然的貨幣,還能是什麼?”朱翊鈞也是一臉疑惑的問道。

陳成毅更加明確的說道:“明公在研究,白銀對大明意味著什麼。”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