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陰陽天定派’們怎樣上竄下跳,姚千枝都不可能奉姚天達和薑氏,做太上皇和太上皇後,那成什麼了?她是從這兩人手裡‘繼承’的皇位嗎?這說不清楚啊?
登基祭拜的時候,她都沒拜過宗祠祖宗,就是為了防著這手兒,那會兒就想到了,如今又哪會自個兒搬兩座大山過來,直接壓頭上啊?
她又不傻!
她家的富貴榮華,族裡的權勢赫赫,自需由她而始。
“家裡兄弟生的巧,都是各房長子,他們做世子理所應當,我煩心的,還是你們……”姚千枝伸手點指。
“我們?”姚千蔓挑了挑眉,“我們有什麼煩心的?該怎麼封就怎麼封唄。”
反正,自姚家軍起勢,她們做過什麼是一攬無疑,無論是看功績還是看血脈,姚家姐妹們,各頂各都是出色的啊。
這誰都不能否認!
“你是早有定論,肯定能得親王位的,我早選了幾個好封號,你到時候自個兒挑就是了,我煩心的,還是二姐姐。”姚千枝蹙了蹙眉。
“她,她怎麼了?”姚千蔓挑了挑眉。
姚千枝把兩手一攤,“她是庶出。”
白珍和姚天禮和離的時候,她是沒扶正了在離……於是,她的兩個孩子就都是庶出,按本朝例,庶出不能襲爵,二房的世子位置,是要留給姚千朵的。
跟姚明軒沒關係。
他想要爵位,得等下一批,因‘貴’封個次一等。
“二姐姐吧,她跟你不一樣,要說因功封,她沒有那麼大的,足夠封王爵的功勞……”能管理婆娜彎,是因為她的身份值得信任,方便過手銀錢,不是本事多大,非她不可。說真的,婆娜彎那點事兒,並不需什麼通天才乾,且姚千葉本身,確實不算多出色的人才。
姚千蔓能封親王,姚家姐妹裡排行第一,都跟姚千枝親爹持平了,那是因為她有能耐,有戰功,且還任職內閣首輔,說白了人家自個兒掙出來的,但是姚千葉就……“她沒掙出封王的功勞,本身還是庶出,我要封她,不是有點自打臉?”
大秦的國策——嫡長繼承製,那是不分男女的,像二房那邊的情況,姚明軒是男、姚千葉是長、姚千朵占個嫡字,她就能襲姚天禮的爵位,姚明軒隻能眼巴巴看著,等著次一等的宗爵,然而姚千葉……
封她吧,她功勞不夠,硬封自打臉,還容易破壞律法規矩。不封吧,人家是真挺努力,做的不比誰差,姐妹幾個都是郡王,就她差一頭,這影響團結啊!
“這,這……”姚千蔓抹了把臉,“哎喲,是有點頭疼。”
“疼吧?”姚千枝跟找著‘組織’似的抱怨,“說來,跟千朵和千蕊相比,二姐還要更勝她們一籌呢,她倆都是郡王,就單把二姐撇下,好說不好聽的……”
姚千朵和姚千蕊,礙於天賦有限,她倆確實不算出眾,姚千朵還好些,經曆過父母和離的波折,總有上進的心思,但是姚千蕊呢?人家教教書,育育人,真是就想過自個兒的小日子,且還尋了薑通那樣一個同沒什麼上進心的,夫妻倆一塊悠閒度日……
不過,礙著她是宗室女眷裡第一個招贅的人,算是起了領頭作用,姚千枝就沒虧待她,同樣是一個郡王虛爵。
她是嫡出,是姚千枝的親堂妹妹,招贅進門,爵位一樣會傳給她的子孫——姚姓宗室,便宜沒出外人,姚家自個兒的事,外人就不會太過反對。
“二妹這事兒……沒有辦法!嫡庶不能亂,這是根本,世子位置是千朵的,她就是次一等。”姚千蔓沉吟片刻,咬牙道:“這話我跟她透,如今不過一時,往後多拉她幾把,在拽上來就是了。”
“唉,隻能如此了。”姚千枝就歎了口氣。
姐妹倆一時沉默了。
好半晌,許是想起了什麼,姚千蔓突然問,“咱們家裡,你既都有了打算,那青椒呢?你想怎麼安排她?”
像姚家幾姐妹,如千朵、千葉……她們跟姚青椒還不一樣,到不是義女不義女的,那不重要。四房姚天賜還是養子呢,不是同樣什麼都有,色色不比人差嗎?
入了祖譜,那就是一家人了。
尤其,姚青椒還是姚千枝的‘親妹妹’,不像她們‘堂’字,按理,人家身份是要更尊貴一些的。
“青椒啊?就全了她的心願,做她的長公主唄。”姚千枝聳聳肩。
姚千蔓則皺眉,“不封王?”
“她是要嫁人的,日後孩子要姓南……這怎麼封王?”姚千枝攤手。
跟家裡定了要招贅入門的姐妹們不同,人家姚青椒早跟南寅商量好了,眼瞧就要成親。帶著個親王爵位進門,日後把王位傳給南姓孩子……那算什麼?異姓王啊?
“若生兩子,分承父母姓氏呢?”姚千蔓輕聲。
本意裡,她是不怎麼想把公主和親王分的那麼清楚,仿佛一冠上‘公主’名聲,就徹底失去繼承權似的,這感覺,並不太好。
“我的親姐姐,我能把你們都封成親王、郡王,而不是公主、郡主,就已經要跟滿朝大臣用出吃奶的力氣了,就這還未必能徹底成功呢?一個出嫁的宗室女,哪怕是我親妹妹……還想襲親王爵?還想一家兩姓?哪有那麼容易啊?”姚千枝苦笑著,“我哪怕封了,得有人認算啊?”
“都不說她了,單說雲止,天天讓人‘娘娘、娘娘’的那麼叫著?他個大老爺們能不難受?為什麼不改?不就是因為‘男皇後’這稱呼簡單明白好理解,一提就知道他是乾什麼的嗎?”
“你們能封親王、郡王,最根本的基礎,是你們留在姚家了沒嫁人!百姓們一聽,哦,是皇家男爺們少,閨女能乾,留家裡守灶招贅進門了,那給你們跟小子一樣的待遇,他們都能理解,上形下效,慢慢就他們就能接受了,如今,青椒是要嫁人的,我一樣給她個王爵?”
“那閨女就不是能留著守家,跟小子一樣能乾,必要時候還能養老送終的‘繼承人’,而是分家產的了!”
古代和現代不一樣,百姓們生兒子就是防老,摔盆送終的。哦,給了閨女跟兒子一樣的繼承權,能分財產,能繼家業,結果……好嘛,一嫁人就成彆人家的了,給丈夫生兒育女,侍奉公婆,每年就初二回娘家一次,拎兩斤臘肉就算孝順……
那百姓們怎麼可能接受?
彆說百姓了,連王公大臣都不行啊!
封王還是封公主,有沒有繼承權,誰跟誰的姓?這都是次要的,姚千枝布下政令的目地,是讓治下百姓們能用最快時間理解,並願意接受和遵從她,否則,她這邊就是封了一千親王,一萬個公主,群臣和百姓們就不認,她能有什麼辦法?
都不說旁人了,姚家軍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底層士卒,他們同樣是貧民百姓出身,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受得上三綱五常的教育,養老一樣是他們的問題——招贅乃‘平等’底線,雖然姚千枝不是百分之百認同,但是,她狠狠抹了抹臉,輕聲道:“眼前這情況,就隻能如此。”
畢竟,這等局麵,會強烈反對出嫁女得一樣待遇的,不止是父係,母係一樣不會妥協。
養老——難道就單養親爹一個,生生把老娘撇開嗎?
送終——爹娘不得一人一口棺材,埋進同一個墳頭,哪有就埋親爹的道理?
除非大秦能製定妥善機構,讓百姓們不需兒子奉養就能安穩養老,又或者夫妻真正平等,共同贍養兩家老人,但……這些,連姚千枝身處的那個時代,都還沒有徹底解決呢,如今就更不可能了。
“我輩,任重而道遠啊。”姚千蔓長歎一聲。
姚千枝就答,“誰說不是呢。”
“不過……”兩人同時對望一眼,眸中閃爍起熊熊鬥誌。
姚家女子——從來沒有遇難事就退縮的習慣,大秦已經建立,皇帝都讓她們爭到手了,還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
絮絮叨叨,跟姚千蔓把各項事宜商量明白,次日,姚千枝朝上頭一件大事,就是招見了扶桑使國。
這是大秦建國——呃,一個多月——來,第一個前來投靠的附屬國,是姚千枝這位初初登基,還不曾徹底坐穩龍位的女皇帝的功績——連史書都要記一筆,給歌功頌德的那種。
當然要鄭重些了。
見了扶桑使者,受他們叩拜接了國禮,姚千枝態度挺溫和,還接見了自稱幕三兩‘忠仆’的,一個叫早紀的女子,聽她像‘頭號迷妹’般,眼裡直冒小星星的,把幕三兩從頭誇到尾,姚千枝就笑著聽,好半晌兒,足足得有兩刻鐘的功夫,早紀終於冷靜下來,遞出一封秘信。
姚千枝就接過展開,配合著早紀的補充,慢慢了解了幕三兩的‘這些年’……
相比大秦有姚家軍打底兒,扶桑對女子的態度更惡劣一些,幕三兩能做得女天皇,確實有五分努力、兩分天意、三分運氣,且,她底蘊沒姚千枝深——說白了就是手裡沒那麼多人——處境自然要艱難不少,能政令扶桑‘投效’,已然是周旋許久的結果,想更近一步……
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陛下的本意,是想讓扶桑並入大秦國地,做一州府地,並以此為點放眼海外的。然而,國內局勢紛雜,陛下登基乃是時勢運道所致,並非一帆風順,身邊許多掣肘,一時會兒的怕是不行,不過……”早紀恭敬的道:“陛下說了,請您暫且高坐,且等她的消息。”
作者有話要說:哎瑪兒,真是嚇死了qaq,我都有點不敢讓我們家緩之出現了……好不容易大婚,他有點存在感了,一下滅了半個月……
雲止!!你是災星嗎?都是你妨的我!!!